1090.悠悠岁月(107)三合一(2/4)
老爷子是个很和气的人,起身叫两口子坐了,又叫史可:“去柜子顶上,把那个青花的小瓶子拿出来……”
“我爸珍藏的茶叶,等闲不给人喝。”严厉就笑。
四爷就说:“那可偏了您的好东西了。”
史可拿了茶叶罐子出来,老太太瞧见了,就从屋里出来,“说你是贼你还不认。这不是我陪嫁的古董?”
严厉赶紧起身:“妈,这是啥古董?您的古董当年不是都被砸了吗?”
老太太疑惑:“有吗?”
老爷子叹气:“是!有呢。家里有客人呢,你先歇着去。”
老太太就朝这边看,见是四爷和林雨桐,马上就笑,又认出来了,“你们俩今儿没课?你奶奶人呢?老婶子可是个好人,那么大年纪了腿脚可利索了。你家那小子叫什么来着……我这记性记不住了……会走了吗?”
当年在省城的时候,两人都上研究生呢,小老太是在的,清远也小,这都没记错。
可时间线却混乱的很。
这不是一点征兆,这是特别厉害。
林雨桐一声一声回答,说您的记性可好了,今儿没课,我奶挺好的,孩子能满地跑了。
老太太一拍大腿,“哟!孩子快放学了吧。得给孩子做饭了。”
也不知道说的孩子是哪个孩子。
老爷子就说:“之前应该也有点征兆,没当回事。
现在想想,应该是从去年就非常明显了,可谁能想到这是病呢。
健忘,有时候说过的话转脸就忘了……还有点抑郁,啥事都往坏了想……被害妄想症,尤其是严格在家的时候,谁想接近孩子都不行。
那时候我也以为是孩子高考,本来就是跳级折腾的基础不扎实,他奶奶管的严一些也是应该的。
可如今返回去想,压根就不是。
那就是病了,错眼不见孩子,心脏病就犯了。
孩子往电话机跟前一坐,她就趴在电话上听……还有我之前不知道的,孩子上学去,她偷偷跟着,搬个小马扎坐到教室门口。
附中的校长是我的老伙计了,人家也不说她,就着她坐……现在想想,孩子都跟着受苦了。
可都没把这往病上想。”
关键是老太太就是这么一个性子的人。
然后那天跟儿媳妇打电话,说了高洁那孩子的事。当时哭了一场,可半夜不行了,不睡觉,老想着高洁是要害自家孙子,然后心脏病又犯了,住了医院,医生一听这情况,就说叫查查,闹不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
这一查,还真是。
大儿子大媳妇不叫进家门,说是大儿媳妇盼着她死了,要害她。
小闺女小姑爷不能来,反正看见她闺女端杯水都得骂女婿,说女婿对她闺女不好。
这么个人自己也弄不聊,不把二儿子叫回来都不行。
这不,两口子刚回来,儿媳妇到家没半天功夫,就说媳妇是家贼,偷她的饰往娘家搬。盯儿媳妇盯的可紧了。这不,取一罐子茶叶都不行,说人家偷她的嫁妆。
这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也不适合说话。上门拜访,把礼数做到了就行了。
出了门,跟严厉两口子说留步。
史可就不好意思的跟林雨桐说:“叫你看笑话了……”
林雨桐摆手:“……你也不容易……这样的老人,比养三个孩子还费心劳神……”
谁叫咱遇上了呢。
清宁也很诧异:“这么重了?”也对!这种病还有猝型的。说不准的多了。
她就说:“像是我老太那种老法,真是一辈子的福气了……”
到死脑子都清清楚楚的。
又问说:“这病没治吗?”
有吧,只是不明显罢了。
反正以现在这医疗条件,一旦检查出来,就算是治疗,再加上精心照看,也就是五到十年的生存期了。再过些年,医疗条件好了,许是十年二十年都能撑下来。
但是以现在来看,十年都是个奢望。
更何况到了后期,会慢慢的丧失语言能力,记忆力基本算是丧失殆尽,也差不多就只能依靠轮椅,自己都不能动了,也没那个意识。吃喝拉撒都得人伺候。
那才是受罪。
史可原来还想着自己去上班,如今也不说那话了。骂她是家贼她也得伺候。不看僧面看佛面,伺候了婆婆,男人得跟待娘娘似的对待她。
何况她是医生,犯个心脏病啥的,也有人在身边嘛。
严格打来电话之后,清宁就跟严格把这事说了,又说:“你还是抽空多给你家打电话吧……”
有一瞬间,严格觉得这姑娘真是又傻又善。
“我知道了。”严格笑的人能抖三斤鸡皮疙瘩下来,又问她收到信了没有,“我看信上说在忙着那什么网吧的事,我这里还有些闲钱,要是用的话,你都拿去吧。”
“不用!”她直接这么说,说完又觉得太着急了,就道:“你那个职业吧……在外面还是干净点好,反正家里也不缺你的钱,你在外面折腾……”
“干干净净的挣钱怎么了?”严格觉得这不是事,就说:“男人怎么能没钱呢?我想给你买件衣服,是不是还得伸手从我妈要?”
他这么说,清宁就呸他,“我三伯给我的衣服三年我都穿不完。”我自己都不买,还要你买?
脸上红就急道:“挂了挂了,给你家打吧。”
电话虽然挂断了,但他还是握着电话笑了半天。
听清宁的话给家里打了电话,想给奶奶说会子话呢,结果奶奶那边跟审贼似的。你说你是我孙子,我孙子叫什么啊,多大了,几岁不尿床了,屁股上长啥胎记了?
反正说了一串,也没能自证,自己就是她的孙子。
心里挺不好受的。
去食堂,去跟老班长说说话。
老班长就说:“谁家没老人?我一战友,当年跟我一块参加过战,当时人在战场呢,接到家里的信,老爹出门被车给撞死了,结果人拉回来,家里的奶奶受不了,当即就过去了。一天埋了母子两个。当时是个啥心情啊?仗还得打是不是?谁叫咱身上穿着一身军装呢?就是再记挂,有啥用呢?”
严格切菜的手一顿,脑子里什么东西一滑而过,等这边帮厨完了要走的时候,他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班长啊,当年跟您一样的这些人,复员之后都干啥了?”
复员之后啊!
老班长就叹气:“回家种地去了呗。还能咋?”
严格撒丫子往出跑,继续排队,该给徐强去个电话。
徐强在宿舍呢,其他的几头牲口都春了,出去找机会去了。他呢?刚刚给清平打了电话。正想着该干点啥呢,徐强的电话来了,他就说:“你要是再迟打一分钟,我就出门了。怎么想起给我打了?要我给清宁捎点啥?”
不是这个事。
严格就说:“我记得金叔那个果园就用的是复员兵?”
嗯呢。
“怎么了?”徐强问了一句,“你想推荐人过去?”
“不是!”严格就说,“这个思路不错。我的意思是,你说咱弄一家运输公司怎么样?实再不行,保安公司?还是不行的话,老兵饭庄怎么样?”
这些玩意吧,不是不行,是都行。
问题是:木有钱!
徐强挠头,“你这一上来就是这么一串,你得容我想想怎么操作。别着急,这不是着急的事。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为老兵做点什么,又不想再手朝上要钱了呗。是这个意思吧?”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就知道了。”徐强就说,“你先安心上你的课,我寻思寻思,这事具体的该怎么干。”
挂了电话,徐强琢磨,关键是钱的事呢。现在手里的这点钱,撒进去一点水花都冒不起来。去银行贷款?拿刚入手的房子做抵押?
这倒是行。
只是这样一来,最多能弄个不大的饭馆出来。
估计饭馆赚的还没房价涨的多。
这是个笨办法。
他先给清宁打电话,问说:“你在哪呢?”
“创业大厦这边,电脑弄来了,你要不要来看看。”清宁这么问。
徐强就放心了,“不去了。就是顺嘴问问。”
既然她不在家,那就给金叔打个电话。自家老爸其实就是替这位四叔管下面的产业的,咱家就是靠人家吃饭的。这没啥可丢人的。
去找长辈拿个主意,在他看来,也是表示亲近的一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