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濮阳城破、(1/2)
“董卓会有这么好心,还给了一天的休整时间?”
军帐中,接到信使的回报,刘风有些惊讶。?
?
w?
w w?
.?
b?
i q?
u?
g?
e .cn 董卓可不是什么好人,能干出挖人祖坟之事的人,都不会是什么好人,包括曹操也是一样。
不同的是,曹操的魅力够强,而且最后成就很大,而董卓这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不相信归不相信,他还是要去面见董卓,听从其安排。
历史上,董卓是直接接替卢植攻打广宗城,被张角击败而免官。
但是游戏中,张曼成太过强横,后来又去了个彭脱,不但秦颉没办法,就连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一起上,到现在还是没攻下来。
如此,董卓被调来平定东郡的卜已,卢植得以继续围困广宗。
若是卢植知道自己还能带兵是托了张曼成的福,不知会作何感想。
刘风和刘备是在天黑扎营之后被董卓派人叫过去的,在熊熊火光之下,刘风第一次见到董卓。
董卓是个胖子,当然现在的董卓还没有堕落,不至于像小说中写得那样,胖的坐一会就要躺下,依旧开的了弓,上的了马,在战场上依旧是一员猛将,大汉的栋梁之一。
见礼之后,董卓打量了刘风和刘备一番,率先开口。
“两位刘司马,一个来自东南会稽,一个北疆涿郡,相聚数万里,却能一起来支援本官,倒是缘分。”
现在的董卓还不像几年后那么跋扈,说话很客气,当然,这份客气,是看在百万精兵能给他带来助力的份上。
“下官身为异人,能认识玄德,确是下官的福分。
不过能面见威名远著的董大人,更是下官的荣幸。”
刘风说道。
“不错,董大人在西域威名赫赫,使羌人不敢犯边,有董大人在,确是我大汉的福分。
今次再击败黄巾,大人的威名将传遍天下。”
拍起马屁来,刘备毫不逊色。
“两位在盛赞本官可不敢接受,不说别的,在这里踟蹰数月,连个卜已都拿不下来,本官实在汗颜。
后天的攻城,还要仰仗而为啊!”
董卓摆手道。
“董大人谦虚了,既然董大人对下官们有了安排,想必已经有破敌的妙计,就算没有我们,想必卜已也嚣张不了多久了。”
刘风察言观色,试探道。
“本官是有攻城的计划,但还需两位司马配合。
明日两位可以修整一天,也可以看看本官攻城,但是后天的战争一开始,你们就必须全力以赴,从东门强攻濮阳。
本官不下撤退的命令,就不允许停止,除非全部战死。”
董卓突然冷冷道。
“下官愿意领命,但是却无可奈何。”
刘风在董卓说完之后,接话道,“董大人知道,下官和玄德长途跋涉,没有什么像样的攻城器械,只有简单的小型云梯,想要攻击有六七丈高城墙的濮阳城,也不现实啊!”
“这个无需担心,本官给你们每人调拨2o辆投石车,,1oo架大型云梯,这样可以了吧!”
董卓说道。
“没有攻城车和井栏吗?”
刘风又问道。
“得寸进尺。”
董卓瞪了刘风一眼,吓得刘风赶紧低头,这游戏的感觉太真实了,面对董卓,刘风就觉得像是面对一个真正的高官。
“将作监制造的那些攻城器械,全都送到冀州和南阳去了,若是稍微分润一点到本官这里,濮阳早就破了。”
刘风正担心董卓怒呢,却没想到听见了董卓的吐槽。
看来董卓讨厌皇甫嵩和卢植,不是没有缘由的,梁子早在这时就结下了。
二人离开,董卓依旧端坐,一动不动,直到李儒从大帐之后进来。
“怎么样?
观察过了,感觉如何?”
董卓突然开口问道。
“一个无比圆滑,一个看似木讷,却是什么都藏在心里的主,都是人才。”
李儒说道,“不过暂时不用理会,至少几年内没有什么大展,顶多也就一个县令的成就。
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收归我们所用。”
“哼,在这个地方实在窝火,若是将我的西凉军带来,再多带几个将领,或是带上1万飞熊军,早就拿下卜已了,还需要费这么大劲,挖什么地道,每天伪装的累死人,尤其是要防着那些无孔不入的异人。”
董卓忽然间就怒了。
“岳父大人不必动怒,”
李儒劝道,“西凉军是我们的根本,才初步形成规模,万不可在这个时候损失太重。
照眼下的情势看,大汉朝江河日下,危机四起,将来就是我们关西武人登台的时候。
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要西凉军在手,就算大汉朝被推翻了,我等也能活的自在从容。”
“而且,若是不将朝廷的实力削弱到极致,又怎么会有我们的机会呢?
若是岳父大人轻易就获得胜利,那些朝堂上的公卿们感觉不到压力,又怎么显出岳父大人的重要性来。”
李儒淡淡道。
平淡的一席话,透漏出的信息可不少,听的董卓高兴起来。
“文忧,你说的这些,能实现吗?”
董卓略带紧张的问。
“当然,岳父大人耐心等待便是,不出十年,天下必将大乱,张角的作乱只是个开始而已。”
李儒说道,“所以这次征战,岳父大人只拿卜已的功劳就好,之后北上冀州,一定不能胜利,最好将朝廷最精锐的北军葬送在广宗城下,即便免官也无妨,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复起的。”
“好,那就依文忧的计划来。”
董卓顿时豪情万丈,“明日进行最后的准备,后天一战下濮阳,斩卜已。”
天可怜见,原本一个老老实实、甚至有些内向的青年,在玩了几个月的游戏之后,竟然成了别人口中的圆滑之辈。
如果刘风知道李儒对他的评价,一定会大呼冤枉。
他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吗!
董卓一生戎马生涯,实力不是盖的。
看了半天董卓的攻城,白建得出一个结论:董卓的统军能力远在他之上。
白建的统率已经是5阶,岂不是说董卓至少是6阶的统将。
其实在战场上,最让人恐惧的不是力敌千军的猛将,而是这种统御力强的将领。
他们或许名不见经传,但绝对是攻城略地的最佳人才。
智谋之士的计划制定的再好,也需要有人去完成,而在一个统御力极高的武将的带领下,远比一群武力群的人完成的好。
正面战场上,同等条件下,一个统将可能击败比他高1阶的武将,而三五个低一阶的武将则未必。
董卓出的时候,何进给了他1oo万人,后来他又请求从之前的驻地河东调来1oo万人,加上一直以来不断的从郡国募兵,战争展到现在,还剩下35o万人左右,却将5倍于己的卜已困在城中,足以说明董卓的能力了。
南门2oo万,东门15o万,这是董卓的军力分配。
没有井栏,董卓只好堆土为山,在东门和南门之外,都筑起了数十丈长的土山,以压制城里的弓兵。
至于说投石车,太平盛世的,要投石车干嘛?
濮阳城没有,黄巾军自然就没有,只能被董卓的几百台投石车疯砸,卜已几次派人出城想要摧毁投石车,都被李儒设计伏击了,后来再也不敢出城。
董卓还非常狠,落在他手里的黄巾军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濮阳城里的黄巾军对董卓是又恨又怕,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死守。
这种情绪,就算卜已打着“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