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远交近攻(2/3)
如今,富楚南渡,强秦独立,文齐,于乱世中摇摆不定。
抱着取经的心态,萧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求见孔衍良,反倒收敛了修为,混入了稷下学宫。
反正稷下学宫有学士数万,多他一个不多…… 才一走进稷下学宫,萧勉便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路上行人,尽皆论道,街边修士,系数谈经。
整个稷下学宫,便是一台庞大的机器。
数万稷下学士,便是这台机器中的零部件。
每个零部件,都在高速运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突然,前方传来一声呼喊,众人趋之若鹜而去。
萧勉看得奇怪,便随着人流,汹涌而去。
稷下学宫最中心处,有一处大礼堂,礼堂整个浑圆,高有九重,宛如天穹,礼堂内足可容纳数万人之多。
换言之,就算整个稷下学宫的所有学士都赶过来,这个大礼堂也能坐得下——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
进入大礼堂,萧勉看着满满当当的稷下学士。
目光一扫,人数破万。
这还不包括正在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学士,显然,今天这大礼堂中,正有大事发生,萧勉正好适逢其会。
随意地找个座位落座,萧勉扫视着大礼堂全景。
他要将大礼堂的信息都印在脑海里,等来日回转南越,他要在南越选择风水宝地,起一座大礼堂。
渐渐地,不断涌入大礼堂的人越来越少。
最终,大礼堂中心处的高台上,出现了两人。
一人,典型的儒生扮相,身穿长衫,头顶方巾,浓眉大眼,此人名唤孟生,乃是儒家代表。
另一人,衣衫不整,虽不说蓬头垢面,但也是不修边幅,此人名唤庞焕,乃是法家代表。
今日稷下学宫万人空巷,聚集在这大礼堂中,便是因为儒家孟生和法家庞焕的一场辩论——王霸之辩!
台上两人,一番论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简而言之,王道讲究以德服人,霸道追求以力服人。
按照孟生的说法,德大过天,仁胜于人,唯有遵循德和仁,成就王道,才是名正言顺,长治而久安。
庞焕对此,嗤之以鼻。
按照庞焕的说法:天下最大的正义,便是拳头!
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话语权,谁有话语权谁就是正义。
两人站在台上,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又想推翻对方的观点。
到了最后,台下的双方学士也不甘寂寞,纷纷帮腔。
一来二去,整个大礼堂中,人声鼎沸…… 一派,是王道卫士。
一派,是霸道信徒。
双方互不相让,眼看着便要爆发冲突。
却在这时,又有一人走上高台。
“诸位学长学弟!
肃静!”
开口之人,乃是稷下学宫道家荀匡,眼见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自己身上,荀匡这才言道:“儒家和法家的论调,太绝对了。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此乃辩论大忌!
依我看:咱还是无为而治吧!”
“哼!
你们道家就知道清静无为,什么都不做!”
“非也!
非也!
清静无为,可不是什么都不做!”
摇头晃脑,荀匡续道:“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强而止于强,必不能保其强;霸而止于霸,必不能保其霸也。
王道或者霸道,不过是一种存在形式!”
有了荀匡横插一杠,孟生和庞焕再难专心。
何况数万稷下学士参合进来了,哪里还能平心静气?
最终,大礼堂开始赶人…… 数万稷下学士,走出大礼堂犹自不肯罢休,将未尽的辩论传播向稷下学宫的其他地方。
堪称是——全民辩论!
端坐在大礼堂中,萧勉不动如山。
直到,稷下学宫大祭酒孔衍良,亲自到场。
“晚辈萧勉!
拜见孔前辈!”
“萧道友折煞老朽了!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啊!”
言辞间,孔衍良已经托住了萧勉下拜的双手,转而言道:“萧道友日理万机的,来稷下学宫,不知有何见教啊?”
笑容满面,实则,孔衍良想哭的心都有了。
近日,萧勉一人灭了五毒山庄满门一事,不胫而走。
全天下都在强烈谴责萧勉的冷血行径,便是孔衍良,也不得不公开表示一二,不曾想,萧勉就到了稷下学宫。
这小子——该不会大开杀戒吧?
目光一扫,将孔衍良的担惊受怕尽收眼底,萧勉道破了来意,他想来稷下学宫领取开学授课的经验。
听闻此事,孔衍良松一口气。
只要不是来杀人,一切都好说!
当下,孔衍良将稷下学宫中一众祭酒讲师系数召集到大礼堂,当面给萧勉讲解稷下学宫的一应规章制度。
萧勉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临末了,萧勉朝着众人大礼参拜。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果不其然!”
躬身一礼,不等众人客套,萧勉话锋一转:“我欲在南越开书院、立文教,想从稷下学宫请几位祭酒回去,不知可否?”
萧勉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便是孔衍良也一脸为难——齐郡,好不容易超然于都天峰和南越州之外,若是冒然派人前往南越,扶持教育,都天峰方面可不好交代!
却有三人,对望一眼,越众而出。
“在下墨家鲁胜!”
“在下道家荀匡!”
“在下阴阳家邹玉!”
三人朝着萧勉躬身一礼,异口同声:“愿往南越!”
萧勉目光扫视过三人,最终,落在孔衍良身上。
那意思——您老看着办!
“三位!
值此多事之秋,三位想明白了?”
“我等深思熟虑!”
“好!
三位有心教化南越,实乃我稷下学宫典范!
然则为了稷下学宫,老朽不得不将三位——革职除籍!”
革职除籍,便相当于是逐出师门!
从此后,这三人便不再是稷下学宫的祭酒,日后他们做什么事,都是私事,和稷下学宫,再无瓜葛。
孔衍良这一手,不可谓不高明。
那三人倒也豁达,朝着孔衍良拱手为礼,又朝其他祭酒行礼道别,便结伴去收拾家当,准备前往南越。
下一刻,诸祭酒退出了大礼堂。
大礼堂中,又只剩下了萧勉和孔衍良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