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2/2)

&1t;

/p>

我看了看众人,“咱们要不要下去看看?”

&1t;

/p>

元宵皱着眉头看了我一眼,“废话!

要想离开这个鬼地方,耗子洞咱也得钻!”

一边说着, 元宵已经一步迈了进去。

我们立刻跟上去,走进了这个漆黑的洞口。

&1t;

/p>

起初这个洞口通过起来有些狭小,元宵都是稍微挪动了一下身子才挤进去的,但是到了里面就宽敞了很多,台阶十分的宽大,并肩走两个人都没有问题。

&1t;

/p>

我往下走了一段,抬头看了看上方的洞口,尽管我不知道沿着这些石阶最终能不能走出去,但是至少我们有了新的希望。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走在路上不甘心后退,可当真的走到进退两难的绝境的时候,又难免后悔。

如果这时现了新的方向,就会不顾一切的走下去,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t;

/p>

上方的洞口已经离我们远去,而下面的台阶还在一直延伸,根本看不到头,我不知道这些石阶的尽头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1t;

/p>

尽管这里的台阶宽度足够,但我们还是习惯性的紧贴右边的石壁,鱼贯而行。

由于这里情况比较简单,大家又是一个接一个点的行进,所以为了节约光源,我们关闭了各自的手电,只留下了队和队尾的两只,这样虽然看上去光线比较暗,但其实已经足以为我们的行进提供照明。

&1t;

/p>

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前,我并没有长期处于黑暗中的经历,对于人类眼睛感光的敏感度,我并没有一个深切的体会。

那个时候,关于人类眼睛的感光度自动调节,我只知道如果从明亮的地方去黑暗的地方, 眼睛需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楚周围的东西。

但是在经历了这几次的事情之后,我现其实人类对于黑暗中光线的敏感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的多,只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

&1t;

/p>

经过这么多天的地下生活,我们的眼睛都更加适应了黑暗的环境,现在只要不是特殊的情况,我们只需要借助一些非常暗淡的光线,就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近距离的视野效果。

&1t;

/p>

另外,为了安全起见,大家一致认为元宵走在最前面不太安全,这是我们和袁家众人少有的意见统一的时候。

于是,我们不顾元宵的抗议,强行把他拖到了后面,这样元宵后面的文墨就成了队,这种情况应该是众望所归,没有人再有异议。

&1t;

/p>

走在石阶上,我时不时的就会在旁边的石壁上看到一些缝隙,小的差不多有一指多宽,大的则差不多有一尺左右,我只知道这藤门山内部裂缝很多,纵横交错,只是没想到竟然多到这种程度。

与此同时,我还能偶尔听到水流的声音,以及水滴打在岩石上的“啪嗒”

声。

&1t;

/p>

这藤门山内部水量蕴藏丰富,在很多年之前可能更甚,这些山体中的缝隙,可能多半就是因为千万年水流的腐蚀冲刷而成的。

&1t;

/p>

这里极为安静,而且被黑暗包围,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的尽量降低自己所能出的任何声音,好像生怕会惊动什么一样。

&1t;

/p>

走着走着,一直没说话的元宵,终于不甘寂寞,他压低了声音说道:“这里怎么这么多裂缝呢!

你们说,这里面不会藏着什么东西吗?”

&1t;

/p>

我被他一说,本来就有些担忧的心,突然就是一紧,我没好气的说道:“闭上你的乌鸦嘴!”

&1t;

/p>

可是元宵似乎不以为然,“你怕什么,我要是说话这么灵就好了,那我就盼着咱们走着走着就走出去了,怎么样,这么说够吉利了吧!”

&1t;

/p>

我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可忽然间,我竟然感受到了一阵风吹了过来。

再这样的环境中,忽然被一阵吹到,还没感觉出是不是冷,我就立刻打了一个寒颤。

&1t;

/p>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突然出现的异常,于是就停下了脚步,田老四打开手电左右看了看,好奇的说道:“奇怪,这里位于地下,哪来的风呢?”

&1t;

/p>

元宵笑了笑,“有风,说明这里和外界是联通的。

怎么样,还真被我说着了,没准咱们走着走着还真就走出去了!”

&1t;

/p>

我摇了摇头,“别扯淡了,你没现咱们一直是在往下走吗。

怎么走出去?

难不成是穿过地心从地球的另一边走出去!”

&1t;

/p>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