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4章 饥渴(2/2)

饥渴的群聚效应被刘永挥的淋漓尽致。

自从刘永设了胭脂水粉摊儿,梅花街中央那老汉的胭脂水粉可就卖不动了,他的生意本来就不好,这次算是彻底的绝望了。

一天,当刘永收摊后,老汉就在路边截住了刘永,和刘永诉苦。

但这是买卖,刘永有什么办法呢?

对老汉解释了半晌,最后把老汉的摊子的货收了,又多给了他一些钱让他摆个别的摊子。

刘永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那还是看到老汉可怜的情况下。

但刘永脑中的意识却在告诉他,商场如战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今后的商场之路还长着呢,意味着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

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切记,切记。

做生意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刘永也牢牢的记下了这一点。

不过,生意好就会遭人嫉妒。

梅花街上的一些心眼儿不正的人就勾搭一些闲汉瞄准了刘永的摊子。

关键刘永是个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是闲汉们最好的猎物。

这些闲汉整天无所事事,游街逛店,没事总想找机会碰瓷儿讹点儿钱花。

而刘永却不知道,虽然他也存有警惕的心思,毕竟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所大意的地方是他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站街摆摊儿小生意人。

赚的是小钱,不会招来什么麻烦的。

所以几天一过,警惕心也就放松了。

掐指一算,刘永摆摊儿也有八天了。

这天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英英还在睡觉。

今天如果出摊儿,他不打算带上英英了,昨天就没带她。

因为客栈里暂时住进了一对儿母女,女儿大概八九岁的样子。

英英好容易碰到了一个同龄的孩子,二人玩儿的热火朝天的,也就不想和刘永去上街。

刘永也乐的轻松。

反正自己不到中午就能回来。

这天早上,他洗了脸,简单的吃了早饭。

现在他对吃食不是很在意,他心里清楚,今后赚到钱,天天下酒楼都可以。

过苦日子就要有过苦日子样儿。

穿上象征外国人的袍子,刘永在屋里来回的踱起步来,俊秀的脸上若有所思。

忽然又到床边,在床底下掏出一个钱袋子,哗啦啦把里面的钱倾倒在床上,数起来。

一共是六贯钱。

八天挣了六贯,这样的战果已经不错了,平均起来每天七百多文钱,算来也有二百多块钱了。

放到现代也算是不错的小买卖了。

即便是每天赚一贯,那半年不吃不喝也只有三百贯,根本就还不上那五百多贯钱。

而且这样的小买卖,没有长远的展前景。

而且还会时好时坏的,因为毕竟不是大量使用的消耗品。

一盒胭脂足够用半年的了,也只有稍有些钱财的女子才会使用。

根本就不能保证每天的销售量。

要想赚到来到大宋的第一桶金,必须要另辟蹊径。

虽然钱不多,但也要攒一些,刘永又把钱重新放好就叫醒了英英,问他是跟着上街还和小姐姐玩耍。

英英选择了后者,毕竟孩子的玩儿心重,每日上街,时间长了也会腻的慌。

刘永锁好房门,把英英交给了房东老婆婆,让她给英英弄饭吃,等新来的小女孩下楼就让她们一起玩儿。

刘永挣了钱,就给了四百文的伙食费,为了能让英英吃的好些。

房东婆婆也很尽心,每次做饭都要先问问英英喜欢吃什么再去买或者做。

安顿好英英,刘永推着小车,顶着黑压压的乌云往梅花街去了…… (请收藏下,赏张票票,少倾感激不尽。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