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1章 逢迎北王(1/2)

太平军后卫军由北王韦昌辉统率。

他本人坐镇水营战船,走水路。

长江两岸各有陆师夹江而过,护卫水营。

太平军行军规矩,凡是沿大江大河行军,则兵分三路,以水营运送辎重,另有两路陆营夹江而行,水陆并下,互相支援。

韦昌辉是北王六千岁,地位尊贵。

他路过九江,吴捷照例要到江边迎接,邀请他下船歇息。

也许是后卫军并不急着行军,也许是在船上坐久了,韦昌辉下令在九江停船休息。

吴捷见状,只好迎接韦昌辉下船,准备好生招待。

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颇为投机,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因此跻身高位。

当时,韦家是广西桂平县的客家地主,刚刚暴发不久,又极为吝啬,为当地官绅所不容,几乎不能立足。

与洪秀全一样,韦昌辉读过书,屡试不第。

韦家有钱,韦父便为他捐了个监生,韦昌辉得与官绅往来。

为庆贺此事,韦家在大门前挂了个“成均进士”

的门匾。

“成均”

指满清最高学府国子监。

“成均进士”

泛指为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人,也即“监生”

,是捐纳监生的遮羞称呼。

仇家乘夜将“成均”

二字削去,诬告韦昌辉僭称“进士”

,这在当时可是大罪。

韦昌辉下了大狱,受尽折磨,再无脸面在当地立足。

恰巧南王冯云山路过金田村借宿,乘机说服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

韦昌辉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入了拜上帝会,倾尽家财支持拜上帝会。

当时拜上帝会一穷二白,韦昌辉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拜上帝会的发展。

拜上帝会以金田村韦家为总部,在韦家秘密打造武器。

太平军金田起义,便是在韦家发动起来的。

因着这个缘故,韦昌辉获封北王六千岁。

随着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的先后战死,首义五王只剩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韦昌辉也成为太平天国第三号人物,地位仅在杨秀清之下。

石达开年纪太小,又嗜好领兵打仗,没有什么政治野心。

但韦昌辉一向阴柔奸诈,家族兄弟众多,甚为杨秀清所忌。

他虽然灵活机变,却不善于打仗,没什么大的本事。

加之杨秀清猜忌他,便让他负责全军后勤,不给他机会打仗立功。

此番从武昌至金陵,前卫军主帅为石达开,韦昌辉反而担任后卫军主帅,便能看出韦昌辉的尴尬地位。

日后,天京事变,韦昌辉正是罪魁祸首。

韦昌辉借洪秀全密诏,屠杀杨秀清及东殿党羽两万多人,又杀了石达开全家,自己也落得被杀的悲惨下场。

吴捷恭迎韦昌辉下船,便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生怕被这个阴险之人拿住把柄。

韦昌辉看到吴捷为他准备的八抬大轿,脸上便露出一丝嫌弃。

吴捷见状,赶紧说道:“北王殿下,九江地方简陋,这便是九江城最好的轿子了,还请北王屈尊将就。”

满清礼制,地方官三品以上才可以乘坐八抬大轿。

偌大一个九江城,只有九江镇总兵是个正二品武官。

这顶轿子,便是九江镇总兵的官轿。

韦昌辉马上换上一副笑脸,说道:“还是咱太平军威风,本王可以乘坐二十四抬大轿,比清妖头咸丰还要威风。”

确实,满清皇上的轿子为十六抬大轿。

既然轿子简陋,韦昌辉也就不坐了,对吴捷说:“咱们到江边随便走走吧。”

吴捷心里暗舒一口气,向邹世安使了个眼色。

邹世安会意,赶忙安排人手设置大帐,准备美味佳肴,预备在江边招待韦昌辉一行人。

吴捷陪韦昌辉在江边转了转,远远望了下清军向荣部的营垒,就近看了下左七军新练成的骑兵营。

韦昌辉言语不多,只是随口问东问西,并不发表言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他左右都是亲信,多是年轻彪悍之人,吴捷大都不认识。

过了半个时辰,韦昌辉终于疲倦,说要回船歇息,准备扬帆启程。

吴捷趁机说道:“北王殿下,我已准备了一桌美味佳肴,请北王屈尊品尝。

另有几十桌好菜好肉,何不请兄弟们饱餐一顿?”

韦昌辉笑笑,说道:“亏你想得周到。

也罢,既然下来了,就让兄弟们吃点东西吧。”

于是,吴捷带韦昌辉等人进了大帐,将韦昌辉迎上主位。

大帐内正烧着炭火,把帐内烘得暖洋洋的。

众人从寒冷的户外来到帐内,瞬间变得暖和舒服起来,气氛也似乎融洽了许多。

吴捷这边有邹世安和康可铨作陪。

韦昌辉那边都是陌生人,经过韦昌辉介绍,才知道他们是北王弟弟韦俊、侄子韦以德、侍卫张子朋。

这三人既是北王亲信,也是北殿大将。

韦俊谋略双全,韦以德作战勇猛,张子朋心狠手辣。

既然宴请韦昌辉,少不了要准备美酒。

吴捷从食盒里摸出一坛白酒,说道: “北王殿下,卑职不揣冒昧,斗胆向您敬献一坛美酒,不知……”

说到这,吴捷停住了,笑着看向北王。

两人并不熟悉,吴捷却不顾天王禁酒令,贸然搬出一坛美酒,确实需要十分的勇气。

若韦昌辉摆清高,不按套路出牌,也可以指责吴捷不遵天王法令。

不过,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



况且,吴捷还是东王杨秀清殿下的大将呢。

韦昌辉愣了一下,很快便满脸笑意,说道:“老弟美意,本王就受之不恭了。”

看样子,韦昌辉也是好酒之人,大概坐船已久,长时间不闻酒香了。

此人年轻时也是个浪荡子,早年赴府城考试时,一时手痒参与赌局,最后把身上的长衫都输掉了。

如今,韦昌辉时年二十七岁,身处太平军高层,他逐渐变得阴险、奸诈,喜怒不形于色。

可年轻时的好赌、贪婪、投机等恶习仍然深植在他的心底,并将在天京事变时集中暴发出来。

于是大家喝起酒来。

与太平军其他领导人不同,韦昌辉出身地主家庭,不曾吃过苦,因而生得面目白皙,眉清目秀。

只是他颧骨很高,双眼内陷,是典型的阴险、刻薄之相。

喝过酒后,韦昌辉面目绯红,话也多了起来。

他说: “此番我作后卫军主帅,得吴老弟守卫九江,再无后顾之忧。

别看清妖头向荣手下有上万大军,即也只能龟缩不前,眼睁睁看着我们东进金陵。”

张子朋马上附和他,说:“北王殿下威名远播,清妖听说北王过来,还敢过来撒野?”

韦家人丁兴盛,仅近系亲族就有几百口。

韦昌辉并非韦家长子,年纪轻轻便成为韦家族长,确有过人之处。

他打仗很勇猛,但不太讲究策略,往往牺牲很大。

论军事才能,韦昌辉大概在秦日纲之上、石达开之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