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3章 乌烟瘴气(1/2)

蒙得恩感觉口渴,端起身旁的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

由于喝茶动作太大,他把茶叶也喝到了嘴里。

他吞也不是,嚼也不是,干脆把茶叶吐到了地上。

吴捷本就对他没好感,见他动作不雅,不觉更加厌恶。

大概是从益阳开始,太平军处境改善,高层也开始模仿满清官员,喝起了茶水。

不过,他们都是泥腿子出身,虽然用上了上好的茶叶和茶具,却总不是学不像,有些暴发户的感觉。

亲兵王杉见蒙得恩口渴,便又为他续了杯茶。

蒙得恩看着热气腾腾的茶水,说道:“天王是天父之子、耶稣之弟,天王所说的话,自然就是天意。

咱们做臣下的,本该秉承上意,天王说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有些不安分的臣下,总喜欢妄自揣测上意。

“当然,吴大人对天王是忠心的,才加入天军不久,就立功无数,可见吴大人深得天父眷顾。

至于蒙某,有幸侍奉天王,对天王十分了解。

这就斗胆向大人阐述一下天王谕旨的深意。”

蒙得恩自恃深得洪秀全宠信,一向在众将面前作威作福。

见吴捷对他不冷不热的,蒙得恩以为自己从吴捷手中夺了汉口,惹吴捷不高兴。

他有心在吴捷面前卖弄,好结交这个崭露头角的年轻大将。

他说: “咱先说禁止儒教这件事。

咱们拜上帝会只敬奉上帝一人,天王说得很清楚,孔子、释迦牟尼、张天师都是妖头。

天军要消灭一切妖头,自然就要禁毁儒教了。”

吴捷忍不住就要反驳他,说道:“儒教虽有诸多不足,但毕竟已在华夏流行两千年,儒家观念已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天王要禁绝孔庙,岂不引起百姓不满?”

蒙得恩的小眼睛骨碌碌地转起来,说道:“吴大人,你新加入天军不久,不知道咱拜上帝会创业的艰难。

早期,老百姓首鼠两端,官府强时,他们就相信儒教,拜上帝会强时,他们就倒向拜上帝会。

“华夏四万万百姓,为什么民变四起?

为什么民心不齐?

全在老百姓信教不专。

只有禁绝儒教,让百姓专信拜上帝会,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才会真心敬奉上帝,才会真心跟着天王走。”

这话未免强词夺理。

信仰是要发自内心的,洪秀全逼迫百姓改信拜上帝会,他们能真心信才怪呢!

吴捷懒得和蒙得恩辩论,可又忍不住说道:“欲得天下,必先得人才,必先得读书人。

天王这样对待儒教,读书人还敢过来投奔吗?”

“嗨!”

蒙得恩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他一向瞧不起读书人。

不过,他也知道东王杨秀清主张留用儒教,而吴捷又是东王的人。

为慎重起见,他还是耐心解释道: “吴大人有所不知。

华夏的读书人,多数都是些书呆子,满脑子都是仁义道德,顽固透顶。

有功名的,肯定不会加入天军。

没功名的,也想方设法捐个官做。

让读书人加入天军,可能性微乎其微。

与其低声下气求他们,还不如干脆禁绝了儒学,断了他们的上进之路!”

虽说这话经不起推敲,却也有几分歪理。

这个问题就到这儿吧。

吴捷心想,反正自己也不能阻止洪秀全胡来,干脆探探蒙得恩的口风,说不定还能套出点秘密来。

他打定主意,问道: “男女别营是天军制度。

蒙大人到汉口设置营馆,果真要拆散百姓家庭,把汉口变作一个大军营?”

根据拜上帝会,太平天国禁绝私有财产,一切财产归公,全部收入“圣库”



城市内,以二十五人为一馆,男女分住,每馆设一头目,全权管理一馆。

一馆人员的生活开销全部从“圣库”

中支取。

除了男馆、女馆,还有老人馆、残疾人馆、未成年人馆、工匠馆。

平时,一馆人一齐生活,便于统一管理。

战时,一馆即为一两,头目即为两司马。

洪秀全和杨秀清都坚持在汉口设置营馆,准备在此积累经验,待打下金陵后再全面实施。

男女别营制度拆散百姓家庭,实行“斯巴达”

式全民皆兵,实在是倒行逆施,违背人伦。

洪秀全能想出这种制度,脑袋绝对不正常。

杨秀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试图实行这种制度,脑袋也不正常。

却见蒙得恩侃侃而谈道:“男女别营表面上看骇人听闻,实则另有深意。

愿意加入太平军者,多为生计无着的社会底层。

天军设置营馆,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衣食住所,他们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些家境殷实者,也准其不入营馆。

只需每人五十两银子,即免入营。

吴大人算一算,这一着,能让多少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吃上饭?

又能从富户中筹集多少银子?”

这蒙得恩打得一手好算盘,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不过,这种违背人伦、硬生生拆散夫妻家庭的做法是肯定不得人心的。

但洪杨他们在乎人心吗?

想到自己竟然要为洪杨这种货色卖命,吴捷不禁心寒。

他暗下决心,待到自己实力强大,一定要摆脱洪杨,拨乱反正。

吴捷意识到蒙得恩正盯着自己,也许正在等待自己附和他呢。

吴捷偏偏不置可否,反而继续问道: “天王此次在汉口选采娘娘,不知要多少人?”

蒙得恩脸上堆出一丝猥琐的笑容,伸出两个指头,说道:“二十个。

实不相瞒,天王准备在汉阳、汉口各选二十个娘娘,待打下了武昌,再在武昌选采四十个,一共是八十个。”

好家伙,这洪秀全的妃嫔,算上现有的,再加上这八十个,得有一百多个了。

他吃得消吗?

吴捷假装感兴趣,问道:“天王选采娘娘,以什么为标准?”

一谈到选美,蒙得恩来了兴趣,说道: “嗨!

吴大人可要尽快入乡随俗,学一学其他大将,时不时向天王进献个美女,以博天王一笑。

天王一高兴,还不给吴大人加官升爵?

至于说选美标准嘛,里面还真有些门道。

蒙某敬吴大人是个好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到这,蒙得恩故意停顿下来。

吴捷会意,亲自为他续茶。

蒙得恩才继续说道: “这待选的娘娘,论出身,得是大户人家的千金,还得是个处女,年龄不能超过二十。

论才情,得是个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论长相,要肤白貌美,万里挑一。

“蒙某不妨告诉吴大人,这娘娘个子要高,身高五尺以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