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1章 重建水营(1/2)

太平军自长沙撤军后,一路疾进,向益阳方向进发。

12月1日,前锋抵宁乡县。

清宁乡知县齐德五不战而降。

太平军轻取宁乡,秋毫无犯。

2日,太平军经宁乡趋益阳。

清钦差大臣徐广缙调兵遣将,试图以三万人合围宁乡。

但清军各部畏敌怯战,迟钝迁延,唯向荣、江忠源、张国梁等派兵急追。

太平军进军神速,行踪不定。

清军只能望尘莫及。

3日,太平军先锋进抵益阳南岸。

原本守城的铜仁协都司、益阳知县均不战而逃。

太平军兵不血刃进入益阳。

杨秀清密嘱罗大纲、吴捷,令二人率军沿资江搜罗船只,准备重建水营。

杨秀清本人坐镇益阳阻击清军。

4日,向荣轻敌冒进。

杨秀清抓住机会,主动进攻向荣,歼敌近千人。

至此,向荣胆寒,再也不敢迫近太平军。

他只得像其他清将那样,远远地跟在太平军后面,保持一到两天的距离,决不主动进击。

却说罗大纲、吴捷二人接受杨秀清密令,连益阳城就没进,就开始沿江搜罗船只。

益阳城外本就停了不少船只,约有近百艘船。

原来,长沙之战正酣时,清朝方面害怕太平军西进,早已令益阳、岳州等地官员于江面隘口设置木桩,堵塞江面。

江忠源曾在全州城外的蓑衣渡堵塞湘江,使太平军损兵折将,不得不改走陆路。

清妖故伎重演,试图阻塞资江,防止太平军沿资江进入湘江,进而进入洞庭湖、长江。

资江阻塞,不少船只航行受阻,只能停泊在益阳城下。

这些船民对清军恨之入骨。

船民是指生活在船只上的老百姓。

船民以船为家,随波逐流,通常靠打鱼、航运养活自己。

打鱼的叫渔民,搞航运的叫船户。

雍正朝以前,他们还属于“贱民”

,子孙不得上岸居住,亦不得与其他阶层百姓通婚。

雍正皇上废除了“贱籍”

制度,船民也不再属于“贱民”



可老百姓仍然歧视船民、排斥船民,官府也盘剥他们,向他们收取重税。

鸦片战争以后,华夏贸易中心从广州移向上海,货物改从长江集散。

不少船户本在洞庭湖流域从事航运,把从广州进口的货物运往内地。

如今,他们失业了,而官府依然向他们收取重税。

这些船户无奈,收入每况愈下,一家人连温饱也解决不了了。

有的船户改行打鱼,却夺了渔民的饭碗,双方冲突不断。

如今,官府又阻塞了江面,害得他们无路可去,他们如何不恨官府?

罗大纲与吴捷率四千人沿资江北进。

为罗大纲和吴捷带路的,是一个叫做晏仲武的船民。

他已经加入了拜上帝会,对益阳、岳州一带的水路十分熟悉。

晏仲武在船户中颇具威信,在他的带领下,船户纷纷响应,自愿加入太平军。

太平军走到西林港,遇到渔勇。

渔勇在此设立水卡,妄图抵抗太平军。

所谓渔勇,是官府从渔民中招募的团勇。

对付船民,官府的策略是拉拢渔民,打击船户。

晏仲武对罗、吴二人说:“两位大人,请听小人一言。

船户与渔民有仇,这些渔民自恃有官府撑腰,一向和船户作对。

小人以为,大人既然已经收编船户,就不要再收编渔民了,以免再出现争斗。”

罗大纲和吴捷相视一笑,自然明白晏仲武的意思。

罗大纲说:“这是当然的。

渔勇为虎作伥,替清妖办事,肯定不能原谅他们。

否则,岂不是引狼入室?”

晏仲武大喜,狡黠地说:“有大人这句话,我们船户也就安心了。”

吴捷盯住晏仲武,仿佛要看穿他的心底似的,说: “你们既然加入了天军,大家从此便是兄弟。

渔勇是你们的仇人,便是天军的仇人,天军替你们出气。

这些渔勇不自量力,竟敢再这螳臂当车。

“吃了午饭,咱们就出击,打垮这些渔勇。

只是我要和你约法三章,此番只杀渔勇,不要杀普通渔民,以免滥杀无辜。”

晏仲武被吴捷看得发毛,连忙说道:“大人请放心。

我们船户既已加入天军,自然会谨守天军纪律,绝不敢妄杀一人。”

晏仲武应答得体,做人也乖巧,怪不得能当上船户的首领。

罗大纲十分满意,继续问道: “拿下西林港不成问题。

只是,我听斥候讲,再往前走是临资口。

清妖在临资口用沉船装载巨石,堵塞了江面,你有法子清除这些障碍物吗?”

临资口是资江与湘江交汇处,也是一处港口,水运繁忙。

太平岁月,资江流域的船只下湘江、入洞庭湖,都要经过临资口。

正因为临资口比较重要,官军在此设置水卡,阻塞江面,试图阻止太平军北上。

晏仲武拍拍胸脯,说:“大人请放心,小人自小在船上长大,在船民当中小有威望。

别说船户听咱的话,就连渔民里,也有不少人和咱暗中交好。

那临资口有上千艘民船,小的只需借助天军大名,在临资口船民、两岸村庄中广为号召,必能召募上万民夫。

“清理这些沉船、障碍,外人看来难上加难。

不是小的吹牛,对于我们船户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小的们只需一天功夫,就能把江面清理干净。

唯独有一点……”

说到这,晏仲武停了下来,小心瞄了眼罗大纲和吴捷。

罗大纲连忙问道:“唯独什么?

不要婆婆妈妈的。”

晏仲武放开胆子说道:“小的听说有一大队清妖正在朝临资口进发……”

原来他是担心这个。

吴捷心想,晏仲武没有经历长沙之战,自然不知道太平军的厉害,岂会害怕这股清妖?

不过他能侦知清军来袭的情报,可见他有自己的渠道,此人不可小觑。

只见罗大纲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清妖何足挂齿?

我们十万天军,打清妖还不易如反掌?

你只管召集民夫,只要你能清理干净江面,我一定大大有赏。”

晏仲武大喜,说道:“大人放心,一切包在小人身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