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章 试放火器(1/2)

当晚,吴捷令太平军在荷叶坪扎营休息。

官逼民反,各红药作坊连夜收拾行囊,打包器械,预备次日随太平军撤往永兴。

清前线总兵和春得知荷叶坪的马龙部被歼,既不敢派兵支援,也不敢组织兵力反攻荷叶坪。

清军无所作为,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在荷叶坪从容休整。

次日一大早,太平军放火焚烧红药作坊,带着数百名药工返回永兴。

吴捷十分高兴,令郑光聪从药工中挑选了一百名精壮,组成火器营,以郑光聪为旅帅。

剩下还有两三百名药工,吴捷打算把他们分给罗大纲一部分,剩下的再献给杨秀清。

另外,太平军还抓到八百名清军俘虏。

在处置俘虏问题上,众将争论不休。

罗琼树主张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太平军老兵憎恨清军,多持这种观点。

徐琛则认为,历来杀俘不祥,杀俘者皆不得善终。

他主张在俘虏脸上刺上刺青,强迫他们为太平军效力。

康可铨则认为,清军纪律败坏,士卒多有烟瘾,临阵往往不战而溃。

如果收编他们,他们只会成为太平军的累赘,白白浪费军粮。

干脆,给他们一条生路,剪去他们的辫子,让他们自行回乡吧。

郑家深受清军祸害,对清军恨之入骨。

听说康可铨主张释放俘虏,郑光聪极力反对。

他和罗琼树一样,主张杀俘,即便不杀他们,也要把他们弄成残废,防止他们祸害民间。

最后,还是吴捷力排众议,决定善待俘虏。

他命令众将甄别俘虏,将其中的健壮者、质朴者编入军中,将稍次者充作随军杂役,将朽弱年迈者释放。

看见郑光聪因此有些闷闷不乐,吴捷在撤回永兴的路上,特意把他叫至跟前,和他并辔而行。

吴捷开导他说: “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天军欲成大事,必须海纳百川,吸收俘虏入伍,可是事在必行的。

“再说了,这些兵卒多是身不由己,必须听从清妖官长的话。

可清妖官长也有理由,缺饷缺粮,上峰又逼得紧。

追根到底,还是朝廷腐败无能,官吏贪污横行。

“咱们要想过上好日子,杀俘虏是不管用的。

只有彻底打败清妖,建立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有福同享的新社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郑光聪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军帅大人,这些道理小人也懂。

但眼见家人被清妖欺负成那样,小的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

想起郑家的遭遇,吴捷脸上露出关切之情,问道:“令尊安葬好了吗?

家人都还好吧?”

郑光聪心生感动,说道:“谢军帅大人关心。

小人昨夜连夜将父亲遗体安葬在后山上,家人都很好。

我们郑家族人、连同红药作坊里的伙计,全都随小人加入了天军。”

郑家族人加入太平军,难免又要带来不少妇孺老幼。

根据太平军的制度,这些妇孺老幼都要分类编营。

妇女编入女营,从事纺织、挖掘壕沟、烧饭、担运粮草、站岗放哨等粗活。

吴捷在永明县吸收客家人入伍时,客家人的女眷已经加入了太平军。

这些客家妇女都不缠足,吃苦耐劳,很快便能适应太平军的生活。

郑家是荷叶坪的大族,妇女从不在外抛头露面,也不参与作坊事务。

他们能够适应太平军的生活吗?

男人中,除精壮者编为正式太平军士卒,也即“牌面”

外,其他年少者、年老者都要编为“牌尾”

,从事后勤杂务。

这些妇孺老幼难免要影响太平军的战斗力。

只有日后有了根据地,才能安置下这许多妇孺老幼。

这也是洪秀全、杨秀清急于进攻长沙的一大原因。

眼下,吴捷也顾不上这些问题。

问候过郑家的族人,吴捷言归正传,问道: “光聪,你们家世代制作爆竹鞭炮,近年来又兼为官军制作火药。

天军一直缺少优良火器,你们此番加入天军,正当其时,必能建功立业。

本帅想问问你,你们作坊能制作哪些火器?”

这个问题搔到了郑光聪的痒处。

他侃侃而谈道: “我们郑家世代制作爆竹鞭炮。

但近年来民生凋敝,内乱不已,老百姓哪还有余钱买鞭炮?

我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制作红药上。

郑家红药远近闻名,像我家这个作坊,一月可产红药一万斤,一半卖给附近的煤矿,一半买给清妖绿营。”

郑光聪说得得意洋洋,吴捷内心却颇有些不以为然。

一万斤火药仅重五吨,放在现代战争中根本不值一提。

况且,郑家火药只是一种土制火药,由木炭、硫磺、硝配制而成,比起近代的tnt可要差远了。

吴捷不好说破郑光聪,且听他继续夸卖道:“去年以来,南方天地会、天军起义不断,清妖也开始向我家订购火器。

除了制作火药之外,我家也开始制作火器,主要有‘滚地雷’、‘雷公铳’、‘窜天猴’、‘火神瓮’四个品类。”

说到紧要处,郑光聪故意停住。

不等吴捷催促,他的侍卫王杉忍不住插话道:“大人,你倒是继续说呀,不要停呀。”

郑光聪呵呵一笑,继续说:“这‘滚地雷’外表滚圆,如拳头般大小,重约一斤。

使用时,先拔去外面的机括,再奋力掷向敌人。

倏忽之间,‘滚地雷’就会爆炸,陶壳、铁片飞溅,敌人碰到非死即伤。”

我去,这不就是简易版的“手榴弹”

吗?

还是个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脏弹”



郑光聪见王杉听得目瞪口呆,继续说:“再说这‘雷公铳’,乃是近战的利器。

长约二尺,前面有六孔,每孔放一铅弹。

点燃引信后,六颗子弹先后飞出,能撂倒一大片敌人。

然后,火铳手可以继续使用铁铳,将受伤的敌人有砸伤砸死。”

看来,郑光聪确实本事不小,这‘雷公铳’在模仿前人火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威力大增。

只听他接着说:“这‘窜天猴’与火箭相似,只是前面绑了个火药坛子。

待‘窜天猴’飞出后,落在敌人中间爆炸,把他们炸得人仰马翻。”

这是简易导弹?

吴捷心里好笑,这‘火神瓮’只听名字就知道了,大概是个酒坛子,里面装满了炸药,可以充作简易地雷。

果然,郑光聪说道:“‘火神瓮’乃是在坛中装满火药,设置机括,事先埋在敌人必经之道路、桥梁、险隘上。

待敌人通过时,触动机括,引爆‘火神瓮’。”

王杉听得如痴如醉,惹得吴捷一阵大笑。

刚好到了中午,吴捷下令休息吃饭。

吴捷特意留郑光聪在一旁吃饭,以示格外恩宠。

饭菜十分简单,都是早上提前烧好的。

军帅的午餐比普通士卒的多了两菜一汤。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