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粮食储备、赣江铁路大桥(1/2)
在复兴会治下,政府依托左七军建立,故称为军政府。
随着复兴会占领区的扩大,随着战事规模的扩大,军政府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例如,依托左七军组建军政府,很多左七军军官得以在军政府兼职,权势更大,大量资源向左七军倾斜。
作为水师的右二军,经费需求更大,作战风险更大,军官们却缺少在地方政府任职的机会,在资源占有上不如左七军。
再如,左七军官兵在军政府兼职,遇有战事,官兵难以迅速出征。
官兵出征后,一些重要岗位出现空缺,又会影响政府职能,甚至使某些部门瘫痪。
因此,南昌之战一结束,吴捷便开始在江西全境推行军政分离。
具体来说,就是左七军退出地方政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从此之后,江西军政府改称江西省政府。
省政府实行省-市-县-乡四级政制。
市一级大概相当于满清时期的府、州,管辖若干个县。
左七军则把全部精力集中到练兵备战上。
军队纪律性强,军政府自然会忠诚于复兴会。
左七军退出地方政府后,如何保证复兴会对政府的领导呢?
吴捷的对策是在各级成立复兴委员会,成员由五至九人组成,统一领导辖区党、政、军、工、学、农等各类事务。
委员会设主任一人,成员通常有政府行政长官、驻军首长、工商联主任、法院院长、咨议局局长等。
咨议局是地方立法机构,负责对复兴会制定的法律进行细化、完善,对政府提出施政建议,督促政府官员廉洁奉公。
驻军首长方面,内陆地区一般由左七军方面担任,沿江沿湖地区可增补一名右二军首长。
江西省政府设在南昌,江西省复兴委员会也设在南昌。
复兴委员会主任为复兴会的第二号人物、左七军复兴委员邹世安。
正是夏天上午十时,难得是个阴天,天气并不十分火热。
邹世安等人在赣江码头边等候已久。
自5月以来,江西全境很少下雨。
本该是丰水期的赣江,却像枯水期一样,江面狭窄,两岸裸露出干涸的河床。
此处码头距离南昌西门最近,仅有三四百米距离。
因为水陆两便,这里一直都是处繁华的地方。
南昌之战时,吴捷特意避开这处地方,选择在城西北方向攻城,百姓至今感念他的恩德。
虽然赣江水位变浅,江上的行船却更加忙碌。
码头附近亦聚集了不少粮船。
因长江流域大旱,中兴公司以北美钢铁子公司所炼钢铁为交换,从北美进口了二十万吨粮食。
粮食漂洋过海,运费不菲。
吴捷留给上海、天京、皖南各一万吨粮食,剩下十七万吨粮食全部运抵江江西。
上海的一万吨粮食交给上海支部霍恩,以争取上海士绅、洋人的好感。
天京的一万吨粮食直接送给东王杨秀清。
皖南的一万吨粮食一半留给驻守此地的太平军罗大纲。
满清只允许洋船在通商的五座城市驻泊。
来自北美的粮船只能在上海停船,由中兴公司方面派船接收粮食,再分发至各地。
南昌是个重要的集散地,故赣江码头边聚集了不少粮船。
执委会粮食部遵照吴捷指示,着手建设粮食储备制度。
他们在码头附近建有粮仓,平时有警察驻守。
因吴捷要造访南昌,邹世安等人已经驱散了码头附近的闲人。
十时半,两艘汽轮准时抵达。
邹世安看了眼身后的江西大员、南昌士绅,提醒大家振奋精神。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吴捷带着妻子、女儿走在了前列。
复兴会一贯主张男女平等,鼓励妇女出来工作。
但妇女在体力、集体生活、战斗方面存在诸多弱点,男女平等难以有效落到实处。
那些南昌士绅从小受到理学、封建礼教的熏染,对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十分反感。
吴捷是复兴会长,他们自然不敢说什么,心里却甚是不以为然。
他们低头查看李雲的脚,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是个大脚。
大脚女人,在外抛头露面,与洋人有何不同?
难道吴捷真的不在意?
难道他真的要以夷变夏?
满清方面也在攻击复兴会,极尽污蔑之能事。
其中传播最广者,就是攻击复兴会要以夷变夏。
他们认为,吴捷重用洋人,引进机器,建设电报网,会破坏华夏龙脉、风水。
久而久之,龙气委泄,地脉隔断,华夏也将变得和洋人一样,野蛮不知诗书礼仪。
这种论调在北方尤其盛行,满清在那里统治根基相对牢固。
李雲身上有喜,肚子微隆。
有些士绅眼尖看了出来,更是摇头不已。
吴越看见人多,仿佛知道这是个重大的场合,变得文静了许多。
吴捷见南昌士绅眼色不好看,心里便有几分不喜。
他先是和邹世安握手致意,然后问道:“嫂子怎么没来?”
邹世安笑道:“九江有幼儿园,她们母子还留在九江。”
九江城内开设了幼儿园,但只有寥寥数所,主要招收重要人物的子女。
吴捷笑道:“你如今主管江西大小事务,可以先在南昌建所幼儿园,先把嫂子接过来。”
两人尽谈些家庭琐事,大出南昌士绅们的意外。
之后,吴捷也不进城,问起粮食储备的问题。
江西省长由朱启明担任。
他本就是江西本地人,原是秘密会党红钱会会长,后任复兴会民政部副部长。
当初吴捷移防九江,朱启明很大。
现在,江西红钱会已经解散,朱启明改任江西省省长。
他说: “粮食方面问题不大。
中兴公司从北美进口的粮食大部分为小麦,小部分为大米,这些都是细粮。
除去中兴公司、左七军、右二军各自留用两万吨,江西省尚有十一万吨余量。
“粗粮方面,自1853年起,农业讲习所便开始推广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杂粮的新式培植技术。
到1855年,即便左七军尚未占领赣东、赣南,杂粮培植、存储、粗加工等新技术已逐渐传播至整个江西。
“这次旱情,这些耐旱杂粮受影响相对较小。
前期水利部长黄冕兴修水利,也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
而且,赣南受旱情影响小,粮食产量几乎不受影响。
我们估计,江西省可以挺过此次难关。”
吴捷环顾众人,说道:“咱们复兴会刚光复江西,江西就来了场大旱。
老天爷这是要考验我们呀。
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我们复兴会能够向老天爷交副合格的答卷。
“另外,中兴公司已经对外宣布,今后出售商品时,优先接受粮食,以物易物。
此举亦能筹得粮食,减轻江西旱情压力。
“粮食部正在着手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今后,粮食部将在江西全境建立若干个粮库,丰年收购粮食,荒年缓解粮荒。
粮仓内的粮食将定期更换,一来平抑粮价,二来做好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