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铁牛舰首战立功(1/2)
11月11日,湘军塔齐布部进犯湖北大冶。
大冶有五千名太平军,他们主动出战,设伏于城外。
塔齐布轻敌冒进,中伏。
太平军猛烈出击,刺伤塔齐布的战马。
亲兵拼死救护,方救出塔齐布。
太平军武器简陋,要是有几件堪用的火器,塔齐布性命难保。
塔齐布虽是满人,却对曾国藩惟命是从。
半年前,塔齐布在湘潭大败林绍璋的两万太平军,清廷将塔齐布提拔为湖南提督。
塔齐布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官在曾国藩之上。
他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升官全拜曾国藩所赐,对曾国藩十分敬服。
自从升任提督,塔齐布更加悍勇。
他在手臂上纹上“精忠报国”
四字,每战都一马当先,背负火枪,携带弓箭,并让亲兵手持长矛、套马竿,紧随其后。
武昌之战时,石凤魁派兵佯攻洪山,堵击塔齐布。
这波太平军自然打不过湘军,塔齐布率军将太平军围困在沙湖塘。
太平军士卒争相跳水而死,以童子军居多。
塔齐布见投水的多是儿童,痛苦流涕,命人救出数百人。
太平军见塔齐布如此仁义,有七百多人向他投降。
塔齐布将其中悍勇之人杀死,其余全部释放。
相比于曾国荃、鲍超等湘军将领的残暴,塔齐布可谓仁勇矣。
塔齐布这样的人,与彭玉麟相似,既讲忠义,又有良知,是复兴会的潜在统战对象。
吴捷已经开列出一张名单,要政工部敌工处着意收集情报,视情策反这些潜在的统战对象。
这些人才干优长,头脑灵活,不会盲目忠君。
只要机缘巧合,他们还是有可能加入复兴会的,如彭玉麟、塔齐布、左宗棠、杨载福、刘蓉、李秀成、林启荣、陈玉成等。
譬如左宗棠,前半年郁郁不得志,差点被咸丰砍头。
再如李秀成,后期颇被洪秀全猜忌,又与吴捷有着不浅的交情。
甚至一些才高于德的人,也有统战价值,有可能加入复兴会。
如曾国荃、鲍超、韦俊、杨辅清、李世贤、张乐行等。
曾国荃、鲍超唯利是图,曾怂恿曾国藩称帝。
韦俊虽能征善战,却被哥哥韦昌辉牵连,日后走投无路,投降了清军。
当然,这些人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精,又在清朝、太平天国担任要职,不可能轻易就范。
但陈承镕尚能看出复兴会的巨大潜力,假如因缘巧合,复兴会还是有可能争取到这些人的。
忠勇如塔齐布者,在历史上的九江城外顿足不前,忧愤而死。
若复兴会将其俘虏了,激以大义,还是有可能争取到他的。
却说塔齐布率南路湘军在大冶中伏,次日便疯狂反扑。
太平军久败之师,挡不住塔齐布的虎狼之师,伤亡惨重。
他们只得弃守大冶,向兴国、瑞昌撤去。
罗泽南正在猛攻兴国州。
但湘军兵马不多,不足以封锁道路。
太平军逐渐后撤,在半壁山一带收拢部队,准备依靠半壁山阻击湘军。
至此,湘军攻陷兴国、大冶,扫清了通往半壁山之路。
11月9日,湘军水师驶抵蕲州江面。
蕲州由陈玉成、曾凤传镇守,两人都是检点。
陈玉成虽然才十九岁,但名声、功劳、才干都过于曾凤传,故蕲州战事由陈玉成负责。
陈玉成手下有三百艘师船,其实都是由普通民船改装而来。
太平军在长江流域活动,每到一地,都要四处劫掠民船,充为水师战船。
这三百艘师船战斗力聊胜于无。
但陈玉成有件杀手锏武器:一艘排水量三百吨的蒸汽战船。
这艘蒸汽战船,本是吴捷卖给林启荣的田家镇守军的,一共卖了两艘。
秦日纲配了一艘船给陈玉成,留了一艘自己用。
因田家镇江面铁索拦江,这两艘战船已经被铁索分隔开。
陈玉成那艘战船已被铁索阻断退路,只能在蕲州一带巡游。
水师极为烧钱。
当时,陆军装备还比较简陋,大宗装备主要是火炮、火枪、战马。
火枪、战马价格有限,火炮就贵多了。
但与昂贵的水师战船相比,火炮根本不值一提。
吴捷以姑塘造船厂的名义卖给林启荣战船,一艘战船就要五万两银子。
想当年,曾国藩私自截留四万两广东解饷,在衡阳创办了一整支的湘军水师。
一艘蒸汽战船,吴捷就敢问林启荣要五万两银子。
这种蒸汽战船成本大概在一万五千两银子,但有价无市。
林启荣只得含泪买下,还得万般感谢吴捷。
买了战船,就得买装备战船的铁炮,就得雇佣水手,就得储备燃煤。
燃煤稍微便宜,但铁炮、水手,又是一大笔费用。
历来水师作战,单独一艘战船单打独斗是绝对不行的。
正常情况下,秦日纲应该把两艘蒸汽战船都调拨给陈玉成,好让两艘蒸汽战船互相支援。
因为铁索拦江,秦日纲不舍得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出一艘战船放在田家镇。
陈玉成只得凭借这一艘战船,配以普通民船,迎战如狼似虎的湘军水师。
湘军水师战船主要分为快蟹、长龙、三版。
当年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从广东招募工匠,又向中下级官员成名标、褚汝航虚心学习,创造出这三种战船。
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力求武器精良,三种战船均装备有先进的洋铁炮。
长龙头炮2尊,重800-1000斤,边炮4尊,各重700斤,梢炮1尊重700斤。
快蟹船炮与长龙相同。
三版船炮,头炮一尊,重700-800斤,梢炮1尊,重600-700斤,腰炮转珠2尊,重40-50斤。
曾国藩认为,人力胜于风浪,故在湘军水师战船上配以大量的划桨手。
例如湘军战船中最为轻便的三版船,编制浆手10名、头工1名、舵工1名、炮手2名,共14名。
浆手占一船水兵的大半。
湘军水师战船平时可用风帆作动力,战时则靠划桨手奋力划桨,速度可与蒸汽战船争快慢。
总体上,长龙、快蟹笨重,火力较强。
三版轻便灵活,火力弱。
长龙、快蟹、三版相互配合,非常契合长江流域的战场环境。
清军正规军水师,主要是绿营水师,战船主要为艨艟巨舸和铜甲船,笨重昂贵,并不适合在长江流域作战。
一时间,湘军水师所向无敌,成为太平军水师挥之不去的梦靥。
却说陈玉成见湘军水师来袭,当即命令蒸汽战船上前迎敌。
太平军称蒸汽战船为“铁牛”
舰。
这艘“铁牛”
非常凶猛,虽是逆水行船,船速丝毫不受影响。
在蕲州以西江面,太平军“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