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秦日纲造访九江(1/2)
9月15日,湘军进驻湖北金口镇。
金口为武昌上游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
石凤魁命太平军反攻金口,失利。
因天京方面告急,杨秀清抽调西征军回援。
石凤魁与湘军连战皆败,战心全无,令太平军撤出汉川、孝感、黄陂等县,集中兵力防卫武昌。
湖北军事渐成糜烂,杨秀清改令秦日纲巡视长江河道,整合西征军事。
他又令石达开出京,担任西征军统帅,坐镇安庆。
石达开与秦日纲都是广西贵县人,但矛盾很深,几乎势不两立。
金田起义时,秦日纲率两千矿工入伙,石达开率石氏宗族、天地会党共五千人入伙。
石达开人多,故被封为翼王。
秦日纲人少,仅被封为天官正丞相。
但矿工组织纪律性远胜天地会武装,故秦日纲十分不服。
秦日纲身上也有光环:他是洪秀全的亲信。
洪秀全虽然创立了拜上帝会,但将其发扬光大的人是南王冯云山。
别的不说,就早期元老而言,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曾天养等人,都是冯云山拉着入会的。
唯独秦日纲,是由洪秀全拉着入会的。
李秀成兵败被俘后,评论秦日纲“并无才情”
,但“忠勇信义”
,故被洪秀全引为心腹。
去年,石达开首次主持西征,在安徽颇得民心。
杨秀清十分忌惮,改令秦日纲接替石达开担任西征军统帅。
石达开、秦日纲再生芥蒂。
历史上,天京事变中,韦昌辉知道石、秦二人矛盾重重,指使秦日纲屠杀石达开全家。
石达开率军逼宫,逼迫洪秀全诛杀秦日纲。
两人的恩怨,最终以如此惨烈的结局收场。
却说石达开再次出京,担任西征军统帅。
杨秀清不放心,又令秦日纲巡视长江河道,担任事实上的前敌统帅。
石达开不想与秦日纲共事,把精力放在安徽战事上。
他指挥罗大纲、胡以晄等大将,一边坚守庐州,攻略皖北,一边克复皖南,改善天京上游防御形势。
此时,清朝已经调集大军,对武昌志在必得。
参与武汉会战的清军,除了曾国藩的湘军,还有荆州将军官文的荆州兵、湖广总督杨霈的襄阳兵等,人马多于太平军。
国宗提督军务石凤魁负责总理湖北军务。
他是石达开的族兄,志大才疏,一见清军大军来袭,便主动放弃鄂北、鄂东南等重镇,收缩兵力至武汉三镇。
武昌城外有很多险要,若能据险防守,必能层层阻击湘军。
石凤魁擅自弃守险要,把重兵调入武昌城中。
这种消极防御,实在是自取败亡。
秦日纲明知石凤魁举措失当,但因为石凤魁是石达开的族兄,不便当面指摘石凤魁,反而等着看石凤魁的笑话。
是时,清军进攻武昌下游重镇蕲州。
秦日纲谕令蕲州守将陈玉成坚守营盘,巩固武汉下游江防。
对于石凤魁守武昌,秦日纲依然不管不问。
秦日纲坐镇湖口,坐看武昌战事逐渐糜烂。
这天,秦日纲来到九江,吴捷不敢怠慢。
他已受封燕王,与洪秀全、韦昌辉关系密切,又是西征军前敌统帅。
在名义上,吴捷需要接受秦日纲的领导。
秦日纲也明白,吴捷是杨秀清的亲信,就像石凤魁是石达开的族兄一样,各自背后都有靠山。
燕王府“牧马人事件”
的教训犹在眼前,秦日纲十分低调,排场不大。
虽然吴捷极力遮掩,秦日纲还是发现九江城内出现了许多新名堂。
公学、银行、报社等新事物,秦日纲闻所未闻。
商户照常开铺营业,部队施行新式队列,更令秦日纲疑惑。
他不禁疑问道:“老弟这九江城,不仅固若金汤,而且焕发了勃勃生机呀!”
秦日纲出身于穷苦矿工,本没读过什么诗书。
吴捷见他一句话连用两个成语,颇显文化水平,不禁有些意外,对秦日纲多瞧了一眼。
他才三十四岁,却颇显衰老,显然在年轻时吃了不少苦。
表面看来,秦日纲像个乡间的佃农。
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他那平静的小眼睛下,隐藏着精明与果敢。
秦日纲虽然加入拜上帝会很晚,却是洪秀全亲自发展来的,被洪秀全引为心腹。
洪秀全欲立江山,此为极度机密之事,除了首义五王外,只有秦日纲一人参与机密大事。
但秦日纲才能一般,长处在于执行能力强,对洪秀全忠心耿耿,指挥打仗并不在行,更无统揽全局的本领。
杨秀清令秦日纲为前敌统帅,指挥石达开的嫡系石凤魁,明显是不怀好意。
九江城内一片新气象,颇令秦日纲起疑。
吴捷笑道:“燕王过奖了。
不过,东王认为九江乃长江重镇,上保武昌,下护安庆,乃鄂、皖、赣三省之锁钥。
九江太过重要,东王令我以守城为第一要务,许我灵活机变,大展拳脚,不必受许多约束。
是故,九江城中有许多新事物,请燕王不要见怪。”
吴捷搬出杨秀清这块金字招牌,秦日纲哑口无言。
倒是他旁边有个洋人卫士,操一口生硬的汉语问道:“听说九江有许多洋兄弟,办了许多西式工厂,大帅能带我们过去看看吗?”
说话的人名叫肯能,是个爱尔兰人,充任秦日纲的卫士。
吴捷冷冷扫视了肯能一眼,说道:“洋兄弟都是美法中兴公司的人,我可管他们不着。
若肯能兄弟有兴趣,不妨自行过去碰碰运气。
不过,中兴公司一向防范甚紧,人家不一定肯接待肯能先生。”
吴捷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那肯能却很不识相,向秦日纲请假,又请吴捷为他开路凭,对中兴公司显露出浓厚的兴趣。
太平军制度,探访外地均要持有路凭。
否则,将被视为敌军奸细,一经发现,可以先斩后奏。
吴捷态度冷淡,也不管秦日纲态度如何,直接回绝了肯能的请求。
秦日纲见状,把肯能斥退,又询问起九江的防务来。
吴捷侃侃而谈,说自己正积极备战,已将九江防御前沿推进至湖北黄梅县、兴国州,江西义宁州、武宁县。
秦日纲赞赏道:“老弟文武双全,实乃我天国栋梁。
有老弟镇守九江,我九江城必将固若金汤,敌人休想越雷池一步。
前面,我听说老弟曾在建昌大败清妖,又率天军兵临南昌。
以老弟之大才,料想也不难攻下南昌,怎么不试试强攻呢?”
吴捷顿生警惕,听秦日纲的话,似乎已对他佯攻南昌之事起了疑心。
他小心说道: “不敢隐瞒燕王。
南昌城高墙厚,清妖云集,易守难攻。
赖国舅、国宗石祥祯曾以数万大军围攻南昌无果,我何德何能,又能超过赖国舅?
况且,当时,湘北战事已经崩坏,湘军咄咄逼人。
“我必须分兵占据湖北兴国州,江西义宁州、武宁县,改善九江防御态势,无力再进攻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