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1章 擎画蓝图(1/2)

夕阳落入远方的地平线,将最后一抹金光洒向人间。

长江仿佛一条玉带,江面波光粼粼。

远处的蒸汽商船停锚在长江中,渺小得像一只蚂蚁。

一向繁忙不休的长江航道,因受战乱影响,此刻只有寥寥数只船帆。

江水滔滔东下,焦山耸立沉默。

不管人世间如何变幻,长江的流水一刻也不停休。

吴捷带着众人登临吸江楼。

吸江楼位于焦山东峰绝顶,登楼远眺,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但见江北阡陌纵横,江南苍翠青山。

此楼通江南北,视野广阔,气象万千,登临此处,令人精神一爽。

早有亲兵在吸江楼二楼摆下一桌酒席。

众人分宾主坐下,落座的有吴捷、康可铨、邹世安、张允华、冯桂芳、唐约翰、马沙利、麦都思、王瀚九人。

事涉机密,吴捷、唐约翰把各自随从一律支走,只留李雲一人。

她仍作书童,侍立在吴捷旁,为众人殷勤斟酒。

吴捷是东道主,首先敬酒,说道:“诸位,吴某有幸做东道主,第一杯,先敬大家一杯感谢酒。

感谢诸位不辞辛苦,亲来镇江拜访左七军。

我们左七军上下深感荣幸。

来,我们干一杯酒。”

唐约翰坐吴捷左侧,连忙说道:“不不不,我们得感谢吴大帅才对。

吴大帅不仅慷慨送还敝人洋行的船只、雇员,还殷勤招待我们。

我们荣幸至极。”

众人哈哈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吴捷考虑到大家都是文化人,便以江南黄酒招待大家。

黄酒度数低,以大米酿成,在华夏士大夫阶层十分流行。

当时,白酒度数高、味道烈、价格便宜,只有底层市井才喜欢喝。

太平军高层都出身社会底层,故喜欢喝白酒。

麦都思是个虔诚的清教徒,以茶带酒。

其他人都喝黄酒,一入口,便感觉此酒柔中带甘,别有一种风味。

冯桂芳得意地说:“酿此酒得需东泠泉的泉水,此泉水一年四季冷冽甘甜。

这东泠泉乃东汉名士焦光炼丹取水之井,大有来历。”

众人知道这多是后人附会之说,还是感叹不已。

吴捷接着敬酒,说:“这第二杯酒,乃是友谊酒。

唐先生是米国商人,麦先生是不列颠传教士,马先生是米国专使,兰瀛兄是江南士子。

诸位都是当世俊杰,我们几个都倾慕不已,也希望和诸位交上好朋友。

为了我们左七军与诸位的友谊,咱们干了这杯友谊酒。”

黄酒度数低,刚开始喝并无感觉,过上一个时辰才有后劲。

唐约翰和马沙利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也不想在华人面前丢了面子,对吴捷的敬酒来者不拒。

华夏规矩,吃酒要先过三巡,然后才许“自由行动”



众人吃了几口菜,吴捷又要敬第三杯酒了。

只听他说: “第三杯酒,乃是一杯希望酒。

我们左七军衷心希望能与诸位建立深厚的友谊,希望能与唐先生开展平等的贸易往来,希望能与米国、不列颠国建立互信合作基础,希望能与麦先生、王先生开展深入的文化学术交流,也希望诸位能够常来左七军看看。

吴某不自量力,不揣冒昧,也代表左七军,衷心期望各方人才加入。”

这话逐渐说到主题了。

众人都笑笑,把第三杯酒一干而尽。

集体喝完三杯酒,众人便能自由吃菜,自由敬酒了。

按照计划,吴捷主攻唐约翰,康可铨、邹世安和张允华主攻主攻麦都思和马沙利,冯桂芳主攻王瀚。

酒席座位正是按此排序。

李雲则负责观察酒席,来回斟酒,掌控酒席动态。

唐约翰等人都是重量级人物,若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将对复兴会的事业大有帮助。

吴捷一收到唐约翰的来信,立马便开始准备起来,小到浏览路线、酒菜、座席,都亲自一一审定。

如今,唐约翰正坐在他身边,脸上渐渐泛起了一丝红晕。

吴捷趁机说道: “唐先生,贵国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工商业为立国之本。

华夏内忧外患,要想振兴,必须学习贵国,兴办工厂,鼓励工商业。

到时,还需唐先生鼎力支持呀。”

唐约翰有些惊讶。

他原来,吴捷只是一个太平军大将。

即便仁和洋行和左七军合作,也仅仅是开展军火上的生意往来。

想不到,吴捷竟有如此大志,竟有如此见识。

他虽然地位不高,仅是一个太平军地方守将,目光却如此长远,竟考虑到发展工商业的层面上来。

假以时日,此人不可限量。

不过,华夏中已有知识分子也有类似的意见。

例如随行的王瀚,便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这个吴捷,会不会是看了一些闲书,就在洋人面前吹牛,好赢得洋人好感呢?

想到这,唐约翰说道:“吴大帅识见恢宏,目光长远,实非我等所能及。

但华夏历来都是个农业国家,朝廷历来坚持重农抑商。

依大帅高见,如果贵军将来鼎定天下,该如何发展工商业呢?”

这个问题,吴捷思考已久,他说道:“吴某有些粗浅意见,不妨在唐先生面前班门弄斧。

工业、商业乃是相辅相成的,工业为基础,商业为辅助。

我先讲下工业。

“工业可分为重工业、轻工业。

造船、炼铁、机械、采矿、铁路等,可称为重工业。

纺织、食品、油盐等,可称之为轻工业。

重工业投资大、见效慢、地位重要、技术复杂,主要由国家主导。

轻工业则与之相反,交给私人主导。

这是大的原则。

“重工业以国家资本为主,由国家筹集资本。

轻工业以私人资本为主,由私人自负盈亏,国家不进行过度干预。

为促进工业良序发展,各产业不分轻重,均应引进西方公司制度,尤其以股份制公司为佳。

“为促进华夏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应首先实施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要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对于地主的田产损失,则以公司股票的形式补助地主,使地主支持土地改革,转而致力于工商业。

“另外,我们也欢迎外国资本进入华夏,帮助我们实行工业化。

例如唐先生的仁和洋行,可以在我国投资设厂,譬如建立纺织厂。

洋行可收购我国生丝,就近在江南办厂,就地生产衣服,就地销售。

华夏人本成本极低,贵洋行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商业,我国历来都有商业传统。

只不过,商人往往托庇于官员,靠官府垄断利润,囤积居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