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大发展时期(2/2)

杨鸿儒主外,赵刚主内。

这个独立团大管家在内政方面的能力相当靠谱,带他一起来绝对是杨鸿儒做得最正确的选择!

45年到47年两年间,杨鸿儒在苏门答腊岛上已经成了声名赫赫的大商人。

他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属于杨鸿儒的产业不少--铁矿开采、石油化工、钢铁冶炼、船舶制造、农业种植、军工生产...

除了明面上的产业,他还扶植独立团的兄弟们去创业。

带来的二百多号兄弟,有一百多人都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工厂主。

在海外站稳脚跟的杨鸿儒,当然第一时间派船把远在华夏的杨家人和赵家人接来。

华夏那边已经打起来了,华北这块地方烽烟缭绕,实在不是一块人间乐土。

在杨鸿儒的地盘,甭管谁来了你都得低头--他那片地方在当地被称为但三不管地区。

大鹰管不了、何兰管不了、印泥地方正府也管不了。

他在苏门答腊这一块还真有点土皇帝的意思--要枪有枪,要炮有炮,他现在还虚谁?

经过两年发展,他手下有“治安警戒民兵”

一万五千多人。

武器全都是当世最先进的突击步枪,除了突击步枪之外,这支民兵还有自己的炮兵和装甲部队。

别问坦克哪来的!

问就是拖拉机改的!

这两年杨鸿儒没少给解放军输送武器和弹药,尤其是李云龙部所在的中野获益最多。

李云龙的警卫连现在鸟枪换炮用的都是“美(印)国(泥)造”

冲锋枪!

也正是这种“土豪”

让李云龙被惦记上了。

他帮着华野打了一次阻击之后就被老首长从中野调到了华野--不是调人,而是把整个部队的作战序列给划过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