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改革之始(1/2)
为了让史今“王姐归来”
,许三多现在如今依然保持着拼命三郎的架势。
虽然这次没了活捉史今的名场面,但是他现在依然被七连的战友们接纳。
三班因为史今离开的战斗力空缺也被许三多给顶上,甚至现在的许三多的素质比同期的史今更强!
他现在的成绩竟然比伍六一还要高一线!
这主要是伍六一上了岁数,年近三十了,而许三多才没到二十的原因。
许三多的身体巅峰还没到来,而伍六一却在渐渐走下坡路。
所以许三多的黑马姿态是无人可挡的,他终于实现了对杨鸿儒的诺言--成为全连最强。
他也曾找过杨鸿儒聊过关于史今的问题,杨鸿儒的回答让他很满意。
“史今已经被我送进大学了!
明年或者后年,他就会以大学生军官的身份重新入伍···三多!
你一定要转士官!
不然你根本等不到史班长回来!”
杨鸿儒嘱咐道。
许三多现在的自信心爆棚,七连连他都转不了士官,那还能把谁留下呢?
这一次,他又要代表七连去师里搞夜间射击示范和夜间射击表演赛。
许三多去师部的同时,团长也去了师部开会。
而会议的议题就是关于新时代军队的结构化改革。
“今天会议的议题大家都知道了吧?
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一直在改,一直在触及筋骨,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
现在呢?
又从机械化进入了信息化!
短短的两个年代!”
副师长道: “我想各位大多数都经历过这段历程,坦白的说···不轻松,但最不轻松的是人走和人留。
我们送走了很多光荣的老部队,从情感上来讲,我们确实舍不得他们离开,但是从部队未来的发展考虑,从部队未来的发展和需要,从宏观来讲···必须要这么做!”
然后,副师长开始点名:“王团长!”
“到!”
坐姿从会议开始就不太端正的王庆瑞起身道。
“大势所趋!”
副师长道:“师档尾决定把七零二团作为试点单位!”
王团长深吸一口气:“责无旁贷!”
“有什么困难,可以直说!”
副师长说道。
王团长冷冷地道:“最大的困难,你已经说过了!”
“能克服吗?”
副师长问道。
“能克服!”
王团长是强忍着把话说完的。
“好!”
副师长鼓励道:“希望七零二团尽快拿出部队重整的方案。”
“这个方案不是针对我一个人!
也不是一群人!
他是针对着一支部队!”
王团长深吸一口气:“我需要时间!”
“我提醒大家!
我们的干部要有时间观念!”
副师长严肃地道:“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一个月!
给我一个月的时间!”
王团长要求道。
“要具体到个人!”
副师长要求道。
“是!
要具体到···个人!”
王团长不敢说下去了。
副师长向王团长敬了个礼,王团长强忍着泪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副师长敬礼敬了个寂寞,然后尴尬地把手收了回去,转身回到自己位置上。
回到宿舍,王团长披着军装开始进行决策。
这一宿相当费烟···团长在师部呆了足足一个月,这一个月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拿出一套改革方案--精确到个人。
不过这次,钢七连虽然伤筋动骨。
但是骨干力量依然留存!
上一次对抗演习当中的钢七连是七零二团唯一打出亮眼战绩的部队。
王团长对杨鸿儒上交的战后总结以及对部队未来的展望非常感兴趣。
在文章当中,杨鸿儒开创性的遇见了电子化改革之后的下一次改革趋势--那就是专业化!
不仅特种兵部队要专业化!
基层连队也要专业化!
根据杨鸿儒描述--军要有属于自己的快反大队,师旅要有自己的快反中队!
团级要有自己的快速反应小队!
而这一个小队就要从基层选拔全团最优秀的士兵,经过最专业的训练,配备最专业的设备整合而成。
而这个思路和钢七连其实别无二致!
所以钢七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精兵简政,把这个连的枝枝蔓蔓全都砍掉,只留下最核心的主干。
钢七连只需要保留侦查职能单和快速反应作战职能。
现在这种全面却不顶尖的情况要进行改变!
七连可以保留战车,但是重武器、反器材等职能可以砍掉或者匀给兄弟部队!
七连可以转化为最顶尖的侦察连也可以被称作快速反应连。
七连今后的职能将会是为全团提供情报支持,重点打击、渗透敌人的重要目标--总而言之,七连今后将会向七零二自己的特种部队进行转型。
但是这种转型是需要保留骨干的!
技术骨干、训练骨干都需要留下,但是重火力模块都要砍掉。
在杨鸿儒的七连未来改编计划当中,甚至还提到了全地形车行车小队和空中三蹦子小队。
七连的机动力会变得更强,装甲车去不了的地方七连可以到,更能适合全地形作战,满足全面备战的要求。
王团长对杨鸿儒的这份七连改革刍议非常感兴趣,甚至认真研究过这里边的可行性。
王庆瑞激动地发现--杨鸿儒提出的所有条目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七连如果完全变成一支技术部队,虽然能满足当下的电子化改革大趋势,但是七连曾经引以为豪的战斗力将彻底丧失。
所以七连必须要留!
而且不能伤筋动骨!
于是在杨鸿儒为期一年的布局之后,改革的刀刃终于从高城、从钢七连头顶悄悄滑走砍向了其他部队。
如果那位副师长要反对···会有更高一层的人来和他谈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