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五十五章(3/4)
叫丫头泡了茶上来。
薛元珊笑着说:“方才倒是四妹在定国公老夫人面前露脸了呢。”
“露面又有何用,庶房出的就是庶房出的。”
薛元珏轻声说,“爹也只是个养马的罢了。”
薛元珍只是笑着听,倒没有说一句话。
对她而言,薛元瑾父亲官位太低,母亲家世上不得台面,与她一个天一个地,她根本不想把自己和薛元瑾相提并论。
她们说话也并没有避及元瑾,所以元瑾听得清清楚楚。
薛元珏之所以说她父亲是养马的,那是因为她这父亲是地方苑马寺寺丞,管的就是并州的军马供养。
元瑾对这种小女孩般的斗嘴并不感兴趣,所以并不搭腔。
倒是旁薛元珠哼了声:“五姐这话说的,要不是有四叔这个养马的,二叔如今这官位还得不来,你还能坐在这里喝茶么!”
薛元珏瞪了瞪眼,无话可说地转过身。
薛元珠说的这事,元瑾也知道。
听说当初,是二叔偷偷拿了自己父亲的文章,得了当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许大人的赏识,因此平步青云,如今在外做知州。
后来大家知道这事,却也没什么说的了,人的命途难测,这也是各自的命罢了。
但二房却的确因此对不起四房。
“多谢六妹了。”
元瑾低声对旁边的薛元珠说。
薛元珠却把头扭到一边说:“我就是和她不对付,跟你没关系!”
元瑾一笑:“那我也要谢你啊!”
说着揉了揉元珠的包包头。
元珠还梳着丫髻。
元珠因此红了脸,有些结巴:“你做什么摸我的头发!”
说着还不解气,“你这人真是的!”
元瑾一笑不说话。
元珠却坐到了她的身边来,过了好久才说:“我这次就勉为其难,不怪你了。”
“好啊。”
元瑾答应了她,元珠这性格还挺可爱的。
几人说完话不久,来的石子路那边就传来了喧哗声,隐隐是少年说话的声音。
凉亭中的各家娘子们自然窃窃私语,不知道这是谁在定国公府的院子里,也不知道该不该避。
但看她们微红的面颊,就知道是根本不想避开,只张望着等着看是谁来了。
嬷嬷也笑了笑:“娘子们不必避开,进国公府的都是亲眷,与在座娘子也算是亲戚了。
继续吃茶吧。”
自然是娘子们的几声笑声。
随后那些人越来越近,大家都张望起来,看向石子路的方向。
几个少年结伴而来,为首的是个面如冠玉,清秀的少年,穿一身蓝色衣袍。
见着此人,有个娘子说:“这不是卫三公子卫衡么!”
卫家听说也跟定国公府是亲戚关系,而且比薛家更近。
这卫三公子是家中年轻后生的佼佼者,身份非常尊贵。
见着是她,小娘子们更是好奇,眼睛水亮,脸颊微红。
毕竟这卫三公子也是个难得的美男子。
“原是咱们四妹妹喜欢的卫三公子么!”
薛元珊笑着看向元瑾,“四妹妹,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元瑾则是一头雾水。
薛元珊……说什么?
“上次在家宴上一见,四妹便对人家一见倾心。”
薛元珊道,“还几次偷偷想见人家,却是一片痴心,只是可惜人家未曾理会四妹。”
元瑾嘴唇微抿,颇有些无言。
她之前,喜欢过卫衡么。
怎么这四房一家子都净做些……蠢事。
卫衡那边,旁边的少年正好捅了捅他的手肘:“卫三你看,那不就是之前喜欢你的女子吗!”
卫衡本来没注意的,朝这边一看,这才看到了正在吃茶的薛元瑾。
他差点没认出来,是因为之前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穿得大红大紫。
今儿只穿了件粉色褙子,更是半点发饰也没有,只留青丝垂在肩头。
显出少女姣美明净的一张脸,雪白中带着一丝稚气。
气质似乎……也有些不一样。
原她虽长得好看,却不知怎的并不让人惊艳。
如今配上这样冷淡的神情,玉白的脸,莫名让人有容色摄人之感。
“你上次不是说,是个样貌普通的姑娘吗。”
旁边少年又说,“这也叫普通,卫三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该不会是听到你来,所以也来参加游园会吧?”
有人打趣他,“可惜没有这样貌美的姑娘喜欢我,卫三你好福气啊。”
卫衡皱了皱眉,轻声道:“别胡说了!”
他迈开步,向亭子这边走了过来。
他们本来就是准备在亭子里吟诗作对的。
只是他们要去的亭子,会经过元瑾所在的亭子。
元瑾看到他们朝这边走来,便有些头疼,她根本不想面对这样的事。
而旁边薛元珏已经露出了兴致盎然的表情。
枣儿委屈地哦了一声,不再好奇了。
杏儿只想赶紧把茶叶装回去交差,旋好盖子,带着拿了月例银子的枣儿回了西厢房。
“娘子,茶叶和银子都拿回来了。”
杏儿把茶叶罐和红纸包的三两银子都放在桌上。
元瑾就拿起银子,感叹了一声:“一个月的月例,就这么没有了。”
姜氏给的那六十两,叫崔氏拿去收起来了,说怕她不懂节制乱花银子,等要的时候找她支。
但这个银子无法跟崔氏讲去处,所以不能跟她要。
其他东西崔氏倒也给了闻玉,只稍微留了几匹布给锦玉做衣裳。
元瑾非常感慨自己的堕落,曾几何时,银子对她而言不过是个打赏人用的玩意儿,现在居然每一两都要这么珍惜。
杏儿小声地说:“娘子,太太说了,用出去的每一笔银子都要留个底子,看您是用哪里了。”
“月例银子她不管。”
元瑾说着收起了银子,又叫了柳儿过来,今天的事,她仍然不全放心。
“后天我们去定国公府的时候,你找下人打探一下,定国公府是否有个姓陈的幕僚住在崇善寺。”
她吩咐柳儿。
屋里三个丫头的品行她都了解,柳儿心细又年长,倒是个得用的人。
杏儿虽不聪明,但交代她的事都切切实实记得。
至于枣儿嘛……只能说,养着用用吧。
柳儿应下了,元瑾又问她:“闻玉可下学了?”
柳儿便答道:“这时候四少爷怕还在书房里进学吧。”
闻玉其实过得也挺辛苦的,从定国公府回来后,他还要另上西席的课,教授四书五经,兵法战略。
往往要到酉时才能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