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七百四十二)冲绳岛之战(2/3)

在这漆黑的夜色里,雷达探测出3架飞机,并确定飞机的距离是130多公里。

几分钟之后,又发现了一群“鬼魂”



询问器(雷达上的敌我识别器)鉴定这些飞机是日本飞机。

特遣舰队可能已被发现。

“夏禹”

号按照“夜航航空母舰”

的新职能立即作出反应。

战争初期,“夏禹”

号的士兵们很少有人想到。

一队战斗机可能在漆黑的夜晚起飞,但现在却成了家常便饭。

没有任何东西能象战争那样刺激人们的创造精神,这是人们悲惨地看到的事实。

夜间在甲板上操纵飞机、起飞、编队,毫无顾忌地飞向看不见的目标,对这一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几个小时以后,这些夜鸟飞回来了。

和出发时一样都径直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他们击落了两架日本双引擎飞机,其余的日机已经飞远了。

18日,太阳没有升起,在波涛翻滚的海面上。

天色渐渐发白了。

天气阴凉潮湿,这是典型的日本气候。

5时45分,第一批飞机开始从各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在特遣舰队的上空编成了几个特遣飞行联队。

飞机起飞后,升上高空,编成飞行联队,一层层排列在空中,它们的任务是保护舰队,“扫荡”

所有的机场。

各舰警戒雷达的值班员都伏在小荧光屏前监视着一切可能出现的可疑的“鬼魂”



尽管如此,站在甲板上的水兵们仍然仰望着云遮雾盖的天空。

他们心里倒没有什么焦急之处,只是精神有些紧张罢了。

7时许,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鬼魂”



7时37分,一架日本单引擎飞机从云层里钻了出来。

高射炮响如惊雷,疾似闪电,撕破了云天。

日本飞机俯冲下来。

在舰上观战的人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一架自杀飞机吧?”

只见空中出现了银光闪闪的炸弹,看来并不象自杀飞机。

这架日本飞机稍稍上升了一点就被高射炮击中,坠落下来了。

那颗炸弹没有爆炸。

8时07分,一架日本双引擎飞机在攻击“龙兴”

号航空母舰时被高射炮击中,在空中爆炸了。

特遣舰队在整个白天一直这样遭到日本飞机的单机或小机群的攻击,但各舰都无大的损伤。

至此,还没有遇到自杀飞机的攻击。

与此同时,特遣舰队的飞机轰炸了琉球群岛的军事设施。

这些飞行员曾准备遇到日本电台所说的“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强烈的”

反击。

然而,他们所到之处遇到的只是很薄弱的防御,甚至大部分地方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一般情况下,一座机场从发现傅仁轩特遣舰队之时起就该进入戒备状态。

但是,当中国飞行员飞抵一些机场上空时,看到几架日本飞机仍然安稳地排列在机库前,随后才看到有日本人四处奔跑。

可是。

已经来不及了。

转瞬间,机场变成了一片火海。

飞机发射的火箭弹把机场炸得天翻地覆,一团团浓烟烈火吞没了机场上的一切。

有些地方的日本飞机强行起飞了,但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而被击落了。

两军的飞机不仅在数量上相差悬殊,而且在飞机和武器的质量上,以及在飞行员的素质上都相差很远。

那天,大约有500架日本飞机在地面被摧毁,另有100架被击落。

中国飞行员欢快而归。

这时,张起帆刚好接到侦察机的一份报告:“大型战舰在吴港集结。”

吴市是日本主岛本州南部的内海上的一个重要港口。

中国重型轰炸机已经“把战争推向日本腹地”



3月10日。

东京遭到第20次轰炸,从奉天基地起飞的300架“鸿雁”

轰炸机向东京投下了2000吨炸弹。

“我从来没见过象东京大火这样壮观的场面,”

姜大伟将军走下飞机时说:“市内各区都在燃烧,东京方圆38公里的居民区都被夷成了平地。”

3月13日,拥有300万居民的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又遭到400架“鸿雁”

轰炸机的洗劫,大火殃及方圆八公里。

特遣舰队的飞行员受到特殊优待,接到了轰炸军事目标的任务。

他们飞越好几座日本城市,一颗炸弹也没投,从高空俯视。

这些城市只是一大片闪亮的小方田,不堪一击。

他们冒着高射炮的猛烈炮火。

攻击停泊在吴港里的军舰,被高射炮击落了30余架。

根据汇报的情况来看,遭到重创的日本舰只有:战列舰1艘,混合战列舰(战列舰改成的航空母舰)1艘,航空母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两艘。

3月19日,特遣舰队各舰继续遭到日本飞机的攻击。

“夸父”

号航空母舰中了两颗炸弹。

当从另1艘军舰上看到1艘航空母舰中弹时,一般很难推断其损失的严重程度。

有时是毫无损伤,有时却危害成灾,一切都取决于爆炸点,而不取决于炸弹的落点。

落在“夸父”

号上的两颗炸弹引起了一连串灾难性的大火和爆炸。

这艘航空母舰虽然没有沉没,但已只能由1艘巡洋舰拖着走了。

“夸父”

号中弹几分钟之后,同级舰“刑天”

号被击中。

仅一颗炸弹就使“刑天”

号遭到重创,不过它仍然可以自己航行。

19日的白天就这样过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