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绥靖
1947年年1月3日,“元日会话”
后的第三天,冈村宁次乘坐“地丸号”
武装商船从朝鲜釜山出发,当天晚上九点钟左右抵达日本松江。
与他一同抵达松江的还有一个旅团规模的华北方面军。
这支部队在松江登陆之后,立刻直接杀奔东京,于次日下午三点钟左右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日军大本营,并且将正在军部召开会议的东条英机当场击杀。
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冲进军部大会议室的时候,东条英机竟然毫无察觉。
这几年的大权独揽,让他变得相当的自信以及威严,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推了推眼镜厉声喝道:“怎么回事?
没看到正在开会吗?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你们的长官呢?
让他立刻来见我!”
“东条英机?!”
领头的一个少佐看着东条喊道。
“放肆!”
一个少将站起来,朝那个少佐喝道。
少佐看了那个少将一眼,然后直接举枪向东条扣动了扳机。
少佐的动作并不是很快,所以东条英机有时间感觉到危险并产生恰当的心理变化。
正因为此,当他已经失去生命特征倒在地上的时候,他的双眼大睁着,里面残留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突然冲进来的武装士兵毫无征兆的开枪射杀东条英机,与会的将军们立刻炸毛,不少人立刻骂道:“八格!”
又有人喊:“谁指使你们的,你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听见枪声,冈村宁次整了整衣领,施施然的走了进去。
而看到冈村,人群的愤怒登时齐齐转向他,就有人问道:“冈村将军,这是您指使的?
您想要背叛天皇陛下,背叛帝国吗?”
日本近代史上,这类以下犯上貌似叛乱最后却能得掌大权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度过最初的愤怒期之后,与会的将军们绝大多数都已经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其中的应由以及猜测冈村的用意。
众目睽睽之下,冈村的表情非常的平静。
他先是看了倒在血泊中的东条英机一眼,发现他至死都不肯瞑目,摇摇头,走上前帮东条抚拢眼睑,然后巡视众人一眼说道:“诸君,都现在这种情景了,难道你们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全民抵抗、决战于海外,诸君,难道你们就没发现,这是在断绝帝国的生机吗?”
为了今天这个会面,冈村是下了苦功的,所以一出口就语不惊人誓不休,牢牢把握住了话语主动权。
“冈村阁下,您这是质疑东条首相的策略?
可是,即使东条阁下的策略不对,您犯得着使用这样的手段吗?
难道说,您觉得国家现在还不够乱吗?”
这话颇有见地,冈村不禁朝发话者投过去一眼,见是陆军省的军务局长真崎甚三郎,嘴角不由翘了翘。
同为皇道派中人,冈村和真崎甚三郎有着一定的私交。
而如果不是时间紧迫的话,原本,冈村还想援引真崎为本土的奥援的。
“真崎将军,明人不说暗话,您觉得现在的东条还能听得进合理的建议吗?”
“可是,因为政见不合,帝国的将军们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了!”
“所以啊,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必经,帝国现在的情势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发生内耗了!
诸君,都请坐吧。
我想,现在我们应该好好的讨论一下帝国接下来的走向了——”
“一三事件”
突兀发生,东条内阁垮台,这些,后来在日本的历史书上被誉为日本获得新生的开始。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这起事件发生后不久,有关日本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以及日本完全退出反华联盟的谈判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体现到明面上,一者,日军在本土的抵抗开始变得十分软弱,而中国在朝鲜以及日本九州岛的军队正源源不断的退回国内。
这一切,发生在四国元首会议召开后的两个月时间内。
是的,四国元首会议让欧阳云切身的感受到了威胁。
而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先捡软柿子捏以腾出手脚对付硬柿子,就成了联合政府必然的选择。
1月26日,重庆,最高统帅部。
中方负责和日本谈判是外交部长宋子文,宋子文:“日本还是不同意全额赔偿,现在双方最大的分歧在我死难者的人数上。
我们认定为一千三百万,但是日本认为最多只有三百万,整整相差一千万!”
欧阳云立刻火了,竖起眉眼道:“一千三百万,这已经是最保守的数字了。
一千三百万都不肯承认?
那就再加三百万!
一千六百万!”
“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
何应钦想了想,低声接话。
欧阳云冷笑:“日本人有这个胆子吗?”
冯玉祥端着一个紫砂壶,一边把玩着一边说:“就是适得其反又如何?
日本已经没有力量发起进攻。
大不了我们先放着,等解决了美英苏再说。”
邓锡侯:“日本方面这段时间的态度忽然变得强硬,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也许他们认为我们打不赢多国联军。”
“应该是这样。
子文兄,我有个想法,你再和石原谈的时候,可以试探一下,就说,现在我们因为还有大仗要打,所以愿意放低标准。
但是,一旦等我们打赢,那可就没这种好事了!”
“总座!
您这分明是火上浇油啊!
这——”
何应钦皱起了眉头。
“担心什么?
难道你以为我们打不赢所谓的多国联军?”
冯玉祥呛声道。
冯玉祥对原中央军人普遍没有好感,所以总喜欢和他们呛声。
何应钦知道冯玉祥的脾气,知道自己如果接话的话只会自取其辱,所以闭上嘴巴,只是眉头皱得更紧了。
对于当下的谈判,欧阳云其实并不是很上心。
因为他知道“李代桃僵”
在日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冈村的主持下,溥仪已经和裕仁的一个侄女结亲,而按照这个势头发展,要不了多长时间,溥仪取代裕仁成为日本新一任的天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而到了那个时候,无论中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相信日本都没有拒绝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