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79章:朝三暮四(2/2)

期间还做了一些相当关键的小调整,主要是各个自媒体栏目的名字。

最初打算直接使用出镜人物的名字,或者再加一些附缀。

正式上传时则彻底换掉。

比如阳朔的团队,出镜女孩荆小穗的名字,本来就是经过一番挑选,本身很有乡村田园风格,这也是西蒙曾经交代过的。

不过,为了避免未来可能的纠纷,锦书新媒体团队最终确定给女孩又取了一个艺名。

林悠然。

名字自然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阳朔小城外的农家小院,也因此多了一个‘东篱居’的别号。

中国人本性内敛,本就没有使用自己名字为公司或者其他命名的习惯,荆小穗那边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

当然,限于协议,有意见也没用。

在西蒙的干涉下,陈晴倒是没有按照当初的想法与荆小穗、谢青苔等人签署超长的十年级别合约,而是都只签了五年。

这也是西蒙曾经的经验,一个自媒体,能维持五年的巅峰就已经非常难得,五年之后,肯定会有新人冒出来,就算没有,考虑到观众追求新鲜的本性,也该主动孵化新的网络红人。

而在收益分成方面,还是西蒙的干涉下,本来只想给固定薪酬的锦书新媒体还是签署了三七分的分成协议,当然,这次是锦书拿七,艺人团队拿三。

陈晴到底还是稍稍做了改动。

签约第一年,相关团队还是拿固定薪酬,第二年起,如果项目有所起色,至少收益要超过他们的日常开支,才能进入分成阶段。

另外,30%的分成,针对的是整个台前幕后小团队,而不只是核心的出镜演员,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调动整个团队的创作积极性,同时弱化诸如荆小穗、谢青苔这些核心的重要性。

当然,核心的出镜演员肯定有所偏向,同样也是三七分。

30%属于团队的分成当中,核心拿三成,另外其他团队成员拿七成。

中国近些年的平均工作涨幅很快,但目前依旧不到一千元。

相比起来,YouTube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推出到现在,YouTube平台上年收入百万级别甚至千万级别的网络红人都已经不缺。

锦书新媒体这边的团队不和西方的顶级YouTube红人相比,但哪怕能出现年收入10万美元级别的团队,换算下来,也是年入百万。

中国这边当下的一线明显,大概也是如此片酬水准。

因此,哪怕单单从商业方面考虑,锦书体系对于锦书新媒体业务也是非常重视。

从12月10日第一批内容上传开始,公司上上下下,都密切关注着一系列视频的点击状况,期待而忐忑。

【收集免费好书】

关注v.

x【书友大本营】

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