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影帝(2/3)

楚怀王又瞪向潘郢。

潘郢赶紧道:“臣...臣也不知道,臣已经传信给了咸阳。”

说着,他突然道:“会不会是韩国突然加入秦魏阵营,导致秦国得调兵攻打韩国。”

楚怀王紧锁眉头,虽然他也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是那样的话,就太可怕,这人还是爱往好处想,他道:“那你就赶紧写信去问清楚,算了,算了,你自己亲自跑一趟。”

“臣...臣遵命。”潘郢也是惶恐不已。

屈易为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秦国不一定靠得住,于是又道:“大王,如今韩国已经出兵,我们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秦国,得赶紧让大司马前往邓地,负责西线战事。”

楚怀王点点头,道:“你赶紧传令大司马,让他领兵前往邓地,越地战事不用管了。”

别人的兵,都已经达到自己本土来了,此时此刻,他可真就顾不上越地。

然而,从三线作战变成四线作战的楚国,即便是变法后的后勤,也渐渐有些力不能支。

好在楚怀王事先就征召了所有的作坊来战争服务。

但是突然事件太多,这一道道突如其来的军令,也令楚国的后勤变得是手忙脚乱。

尤其是古渤海之地,古渤海之地是变法的开始,工商业发展最久,又是河道要冲,如今已经成为徐州、巨阳、越地三个战场的中转地。

船坞里面的许多工匠都被拉去充当役夫,搬运粮草。

各个码头上的役夫,是日夜不停的将货物搬上船去。

“快点!快点!这批粮草要是耽搁了,误了大事,你们统统都得死。”

一个官吏手持鞭子,一边挥舞着,一边冲着一群驮着两袋粮食的役夫吆喝着。

仿佛在他面前,就一群听的话的牲畜。

那些役夫个个脸上充满着怨气,一道道怨恨的目光瞟向那官吏。

这些人原本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是他们幸运,遇到了姬定变法,慢慢的,大家的生活都好起来,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楚国在一日之间,这又回到以前。

他们又成为奴隶一般的役夫,干得比牛马都多,吃得却比谁都少。

但是对于那些官吏而言,这些人就是奴隶,因为以前也都是这么干的。

难道工匠就比奴隶高级吗?

“我不干了!”

忽听得一声怒吼,只见一个大汉将背上的粮食给摔在地上,是忍无可忍地怒指那官吏道:“你们不发工钱也就罢了,连饭都不给我们吃饱,还让我们日夜不停的干活,你们这是要成心累死我们。”

那官吏被吼得一脸懵逼,愣得半响,他才回过神来,指着那大汉,道:“岂有此理!你这野人竟敢反抗,你们是想造反不成。”

便是挥鞭抽来。

啪!

那大汉一手抓住挥来的皮鞭,咬着牙道:“我们不是野人。”

“我们不是野人。”

一旁的役夫纷纷将粮草摔在地上。

“你...你们想干什么?”

那官吏当即面露惊惧之色。

“我们不干了!”

那大汉说罢,突然用力一拉,那官吏踉跄几步,来到大汉面前。

砰!

大汉直接一拳挥去,官吏立刻飞了出去,当即晕厥在地上。

“你们在干什么?”

周边一队巡逻的士兵见这边发生状况,立刻冲了过来。

突然间,旁边一群正在干活的役夫,毫无预兆的扑了上去,将那些士兵的扑倒在地......!

霎时间,整个码头上,船上役夫们,纷纷扔下手中的粮草,抄起地上木棒、石头、绳索,与周边看着他们的士兵扭打在一起。

然而,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船坞那边的注意。

只见茫茫多的工匠拿起他们干活时的工具,从各个作坊里面冲了出来。

看管他们的士兵哪里想得到这些工匠竟然敢反抗,在此之前,可没有农民起义一说,一时疏于防范,让这些工匠直接冲入军营,夺取了他们的武器。

古渤海是工匠最多的地方,守军将官又没有做好准备,关键楚国士兵也是工匠、奴仆、农民组成得,他们也无心与自己曾今的同伴为战,趁乱就先跑了。

不到几日,古渤海沦陷。

然而,古渤海之乱,就如同一根导火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着河道一路引爆,经金陵直奔汉口而去。

这真的很致命的。

如今楚国七成运输都依赖于河道,而动乱爆发的的地点,全都在关键的河道要冲,前线的补给是戈然而止啊!

基于如今的信息传播,如果是突发事件,其实是很难传播的这么快。

这背后其实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这个人就是子让。

墨者利用工匠,早已经渗入到这些作坊,传播墨家思想。

汉口!

“恩师,如今我们的人已经带头反抗,但是我们现在还是一片散沙,只要楚王调集周边楚军前去,我们根本是无法抵抗。”翟拘满面担忧地向子让问道。

他很清楚自己这边的势力,为什么会这么顺利,主要就是因为,那些发展区并没有多少贵族,原本都是一些荒地,是因为变法各地去了不少工匠,才令那边变得繁荣起来。

那些地方都是以工匠为主的地方。

可一旦周边贵族发兵围剿他们,他们是难以抗衡的,别说他们那点人不够看,关键他们什么都没有准备。

他们得到指令,就是反抗压迫,不甘愿为奴。

没有具体计划,也没有领导者。

这边跟巴蜀的情况大不一样,巴蜀那边,可是有组织,有谋划的造反,而这边是完全没有密谋和组织。

就是安排一些人带头反抗,大家就闹起来。

这也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很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本来就什么都没有。

子让捋了捋胡须,道:“你们先闹着,且看朝廷下一步怎么做。”

其实他也不知道,姬定只是告诉他,声势闹大一点,他也在等姬定下一步计划。

但不得不说,这声势可还真是不小啊!

他们是沿着河道一路动乱,而且工商业导致这人都集中在一起,看着确实是非常吓人的。

故此当楚怀王听闻国内突然乱了,顿时就慌了神,立刻传令昭阳,让他先别去邓地,赶紧领兵去平定内乱。

此时昭阳刚刚回到国内,还没有接到楚怀王的命令,突然听到自己的封地反了,这人都傻了。

我人都不在,怎么就反了呀!

谁反的呀?

随后便接到楚王的命令。

昭阳立刻率兵前往自己的封地。

可就在昭阳赶去的路上,这各地又不断传来动乱的消息。

若是平时,他绝对是可以一路横扫,对方人数虽众,但是很分散,且全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都没有打过什么仗,但问题是楚军北边正在与齐魏作战,可没有时间让他去平乱。

这河道乱了,前线的后勤怎么办?

昭阳后背的冷汗就没有停过,他赶紧传信给楚王,让楚王立刻启用令尹,此事必须速战速决,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江州、武关的战事消息,却先一步抵达楚国。

秦国大将魏章统帅七万秦军突然进攻江州,公子疾统帅五万河西精锐出武关,与韩军以钳形之势进攻邓地。

一时间,楚国是从东到西,从内到外都被弥漫的硝烟给包裹住了。

楚怀王这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张仪和邹忌设下的圈套,他们不是要合纵连横,而是联合起来,对付楚国。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初张仪与邹忌可不只是打算削弱楚国,可不能养虎为患,他们渴望一举埋葬楚国,至少也得将楚国打残,以求获得对外扩张的时间。

楚国太强大,他们都难以动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