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2/3)
经过数日的造字运动,大家造出不少字来,但是对于交上来的作业,姬定还是很不满意,这笔画还是那么模糊,歪歪扭扭的。
他只能亲自下场。
第一次亮出他的楷书,当然,是繁体,这样大家还都能够认识。
虽然书法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爱好,谈不上写得多么好,但在如今,那足以一览众山小啊!
如今的字不是一笔一划,方方正正,有些笔画是非常随意的,当下耳朵旁差不多就是一个8下面留一撇。
殷顺且问道:“周侍中,这...这是你造出来的?”
姬定点点头。
这......!
真是信心碎了一地啊!
那些以书法自傲的大师,真是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他们研究书法的年岁,可比姬定年纪都要大啊!
可是姬定却能够造出这么漂亮字来。
可瞧着一笔一划,似乎都大有讲究。孟子都有些不太相信这是刚刚造出来的,他也真是没有见过这等奇才,问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众人无不侧耳聆听。
姬定笑道:“其实也没有怎么想。”
哭了!
这一句话,令不少人泪崩。
没怎么想?
我要这脑子还有何用?
又听姬定说道:“各位应该知晓,之所以要造字,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商人的需求,其关键又是在于契本。
这契本可就是法,法的特性就是公正严明,故此我就认为写在契本上面的字,必须要方方正正,一丝不苟,能够给人一种庄重、严谨的感觉,基于此,我才造出这字来。”
这个理由真是完美啊!
孟子听得亦是连连点头,对这字更是喜爱。
法是如此,做人更需要如此。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痴迷道:“周先生,你能否再写一个,让我等仔细观摩观摩。”
“我...!”
嘴刚刚张开,姬定突然醒悟过来,暗骂,你这老头好生可恶,差点就让我露陷了。他轻咳一声,笑道:“我也就只是造出两个字来,一个‘郑’字,一个‘周’字。”
那老头忙问道:“这周字又该如何写?”
姬定一笑,又执笔写了一个“周”字。
众人连眼都不敢眨,人人伸着食指,无意识地跟着姬定比划着。
只恨如今没有0.5倍的快乐。
正当众人如痴如醉之时,姬定突然瞧了眼手中的笔,心想,是呀!我怎么没有考虑到做这墨汁买卖?
之前他也没有在意这方面,今日讨论起书法,突然意识到当今这墨汁,实在是令人写得难受。
关键这墨汁可以长途运输。
正当这时,法克突然挤到里面来,低声道:“先生。”
姬定瞧他一眼,又向殷顺且道:“你们就跟着这个思路去造,我这还有点事。”
“周侍中,你先别忙着走,我这里还有一点问题,想要向你请教。”
“我就造出这两个字,没啥可以指教的。我这真有事,有空再聊吧。”
言罢,姬定便与法克离开了这里。
马车上。
法克禀报道:“坤大管家派来的第一批人,一共五十人,都已经来到了濮阳,是安排他们直接去越地么。”
姬定摇头笑道:“先不要让他们去越地,我已经为他们找得一个大金主,先安排他们在濮阳从事牙粉运输,洗白他们的身份,到时自会有人请他们去越地的。”
法克点头道:“是,我知道了。”
姬定又道:“另外!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分配到巴蜀那边去,越地方面应该不需要我们花什么钱。”
那苏秦献给邹忌的计策,其实都是他出得,他就是要借齐国的财力,在越地扶植新会。
虽然他是财大气粗,但是同时支持巴蜀和越地的新会,也令他感到亚历山大,在巴蜀,他是借楚国对蜀军的支持,来扩张新会,可惜楚国的支持是先给到蜀王,然后再轮到新会,他还是要承担一大部分,由于新会扩张迅速,如今他对巴蜀的支出,可是与日俱增。
故此在越地方面,他就打算全部用齐国的钱。
齐国付钱,他帮着齐国在越地扩大影响力,在楚国背后制造一个强大的敌人。
大家是各取所需。
“还有。”
姬定又道:“你再写封信给坤才,让他安排一个有点地位的商人过来,我要再开一门买卖。”
法克问道:“啥买卖?”
姬定笑道:“墨。”
.....
咸阳。
如果说齐国对于此次失败是充满着不甘,那么身为胜利者得秦国也如同吃了屎一般,说不出难受。
虽然此战削弱了齐国,赵国,魏国,但是秦国也付出很大的代价,秦国的胜利是相对于其它诸侯国的失败。
不是你赢我输。
而是大家都输了,只是别人输得更多而已。
当张仪凯旋回国时,国内是连一点喜悦都没有。
不但如此,还有不少批评声。
在秦人看来,当时齐军都没有打到秦国来,那咱们为什么要帮魏人卖命。
魏人可是咱们的仇人啊!
“相邦受委屈了呀!”嬴驷是很不好意思地说道。
因为国内的情绪,导致他也不便于为张仪设宴庆功,只能低调处理啊!
张仪叹道:“臣万不敢当,臣亦不觉委屈,因为此番大战,我国损失不小,且所得甚少,而原因乃是我们没有预见齐国想要一举消灭魏国,以至于当时被迫应战。”
“这也没有办法啊!”
嬴驷叹了口气,当时那情况,不救魏国,让齐国吞并魏国,将来谁还挡得住齐国,又道:“之前陈庄来信,蜀地如今还未控制住,且情况也是相当严峻。”
张仪愣了下,道:“臣在临走之前,曾调派两万精锐前去相助,这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嬴驷皱眉道:“据说当地出现一个由墨者建立的组织,名叫新会,正是这个组织处处与我们为敌,且又躲在那深山之中,常常令我军疲于应付。故此陈庄来信,希望寡人请巨子前去相助。”
张仪纳闷道:“这墨者行会,臣亦知晓,他们怎么可能对我军造成太多的麻烦。”
嬴驷叹道:“这都是因为蜀人记恨我们秦人,而新会又以反秦为口号,导致许多蜀人愿意加入新会,那新会是日益壮大,怎么都杀不尽。”
张仪想了一会儿,道:“若是如此的话,万不可派巨子前去啊!”
嬴驷问道:“为何?”
张仪道:“墨者为民,若让墨者去到蜀地,他们可能还会同情蜀人的遭遇,反而不利于我们。”
嬴驷点点头,问道:“依相邦之意,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张仪道:“如今我国也急需恢复,同时还可能要在江州继续与楚军作战,不宜再在蜀地大规模用兵。”
说话至此,张仪稍稍一顿,道:“臣以为我们可以以蜀制蜀。”
嬴驷道:“以蜀制蜀?”
张仪点点头,道:“我们可以在当地扶植起一个由蜀人统治的政权,由蜀人来管理蜀人,而我们只需要控制那一小群人即可,如此便可消除蜀人对我们的敌对情绪。”
嬴驷皱眉道:“这不是又倒回去了吗?寡人还打算再派一些人去蜀地耕种。”
张仪叹道:“这也没有办法,目前我们难以调派更多的人力前往蜀地,依靠蜀人的话,是可以帮助我国分担很多压力,同时制止新会的扩张,完成对蜀地的控制,等到我国恢复之后,可再另做安排。”
嬴驷点点头,又问道:“楚国还会继续在江州用兵吗?”
张仪道:“目前从楚相的态度来看,极有这个可能,但可能规模也不会跟之前一样,毕竟楚国此战也损耗巨大。不过臣来路上,想到一策,可助我国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嬴驷急忙问道:“相邦有何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