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博弈(2/3)

昭阳诧异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如今可不是让他们帮我们牵制,而是我们帮助他们牵制。”

昭阳愣的片刻,笑道:“到底是我本末倒置,还是周客卿你主次不分啊!”

姬定道:“不管是本末,还是主次,都得从秦军的目的来看,不知大将军以为秦军的目的是占领巴蜀,还是在此击败我军?”

昭阳沉吟少许,道:“在最初时,我们都以为秦军入蜀,其目的乃是针对我军,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军可能只是一个幌子,秦军是利用我军对巴蜀的威胁,从而企图占领整个巴蜀地区。”

姬定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故此蜀中对于秦军而言才是最为重要的,得不到蜀中,即便在此秦军占得上风,那也是失败,以此来看,蜀中才是关键战场,这里只是次要战场。”

昭阳道:“但是我军的目的......!”

话一出口,他突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才是主次不分。

楚军目的虽然是保住盐泉,但若让秦军占领整个巴蜀,盐泉是否还保得住?同时这将楚国造成相当大的威胁,楚军的目的就是要制止秦军吞并巴蜀。

这么看的话,蜀中战场自然是至关重要啊!

而能够影响到蜀中战场,唯有杜后率领的蜀军。

昭阳又道:“就算你说得对,可即便我们在此牵制住大部分秦军主力,只怕蜀军也难以击败秦军。”

“不需要击败秦军,只需要袭扰便可。”

姬定摇摇头,道:“这攻城略地难,可是守城就更难,目前蜀中是一团糟,秦军作为外族,想要治理蜀中,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故此蜀军根本不需要与秦军正面交锋,只需要让他们无法治理好蜀中,不断消耗秦军,终有一日秦军会不堪其累。”

昭阳还是对此抱有疑虑,道:“蜀军能做到这一点吗?”

姬定道:“一定可以。”

昭阳稍稍点头,道:“正好,我军如今也打算西进,攻取江州,而江州乃是目前巴军和秦军的粮仓所在,他们一定会全力防守。

但如果秦军继续增兵这里,我军也必须增兵,那么补给方面,又需要增派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齐国又在徐州虎视眈眈,一旦齐国知道我军大军囤积于此,极有可能趁势南下,如此一来,三晋亦有可能蠢蠢欲动,这会令我国陷入腹背受敌。”

当初各方都认为秦楚在巴蜀只会发生小规模战斗,大家都按兵不动,但如果秦楚都派重兵在此对峙,谁能保证其他诸侯还能够坐在一旁看戏。

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可都是兵家常事啊!

姬定是自信地笑道:“关于粮草之事,我自有办法可以在不浪费军力的情况下完成对前线的补给,同时我也会前往濮阳,让齐国放弃南下的想法。”

昭阳大喜,问道:“不知客卿有何妙策?”

姬定笑道:“妙策倒是谈不上,只是沿用巴人之策罢了。”

“巴人之策?”昭阳错愕道。

姬定点点头道:“相信大将军也听说过,巴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昭阳点头道:“那是因为此地产盐。”

姬定道:“正是如此,我们可以让国内商人运送粮食来此换取盐,甚至允许顺道将盐贩至秦国,到时定有不少盐商来此,如此便能够解决粮草的问题。”

昭阳直拍脑门道:“对呀!如此简单,我怎就未想到。”说着,他又向姬定拱手道:“客卿大才,昭阳叹服。”

“哪里!哪里!”

姬定拱手回得一礼,又道:“大将军只需负责前线,这后面的事,我会为大将军办妥的。”

昭阳不禁是喜出望外。

如果姬定真的能够搞定后勤,还能够避免楚国东西两线作战,那昭阳将会在这里过得非常舒服啊!

......

那陈庄在收到张仪的信后,于是率领部队返回成都,开始着手巩固蜀国三都,其实当初嬴驷派他前来,不是让他来打仗的,而是来让治理当地的。

如果是为打仗而来,那就应该公子疾来。

关于治理方面,陈庄倒是得心应手,而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清除这附近的顽抗势力。

由于之前秦军一味与蜀军决战,只是攻陷主要的城镇,而三都附近部落酋长,并没有去理会,周边大多数地方也都没有去占领。

这回过头来,秦军自然也不会放过那些大酋长,因为这里大多数土地,都控制住这些部落酋长手中,若不将他们都给干掉,到时拿什么去奖赏奋勇杀敌秦军将士。

陈庄开始派兵清除这大酋长。

是清除。

就是能杀,尽量不留。

嬴驷可没有打算以蜀制蜀,他肯定要在这里推行秦制。

而且他们还得让蜀人充当奴役,为前线运送粮草。

在一片茂密的山林中,只见一群男男女女,十余人,抱着孩子,搀扶着老妇,在茂密的林中奔逃,人人脸上都布满着恐慌。

其身后听得阵阵叫喊声。

“在那边!”

“站住!”

片刻间,就见三十多名武装到牙齿的士兵,背弓持刀追将过来。

听得“哎呦”一声,只见一个妇人绊倒在地上。

“阿姆!”

又见一个少年回身过来,想要搀扶其妇人。

“你别管我,快跑!”那老妇却伸手去推那少年。

而就这母子拉扯之时,追兵已然追至跟前。

“我与你们拼了!”

少年挥刀迎上。

砰!

对面一名大汉一脚将其踹翻,大手一挥,“将他们绑起来。”

话音刚落。

冷矢突至。

正中那大汉胸膛,大汉应声倒下。

嗖嗖嗖!

又是一阵暗箭射来。

顿时又有五六人倒下,追击的士兵,哪能料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伏击,不免惊慌失措,举刀四顾。

忽觉一阵劲风袭来。

但见一人手握绳索,凌空踏箭而至,双脚踹翻一名士兵,那士兵当即昏厥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又有十余人飞身袭来。

与此同时,林中又有数十人杀将出来。

一阵乱战过后,追击而来的三十余名士兵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tui---!”一个大汉将嘴里一直咬着的草根吐向一名倒下的士兵脸上,不屑道:“秦人也不过如此啊!”

又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过来,道:“你看清楚,这可不是秦人,而是苴国人。”

“确实不像秦人。”

那大汉倍感遗憾道:“我倒想与那秦人回回。”

男人笑道:“以后有机会的,但愿你还能活着。”

“少瞧不起人了。”那大汉哼道。

这时,那对母子突然走过来,齐齐跪拜下去,道:“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你们这是作甚,快快起来。”

男人急忙搀扶起他们母子。

那老妇看上去显然有些文化,充满感激地问道:“敢问壮士大名,将来若有机会,我们母子愿意做牛做马,以报答壮士的救命之恩。”

“阿姆切莫这么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叫黑弋,你们叫我黑子便是。”

此人正是新会七子之一的黑弋。

自那日与姬定一别,他便来到这成都附近,而在他来之前成都就已经沦陷,但也正是如此,给予新会提供了壮大的土壤。

如果待在青水一带,那边可都是土酋长,新会是不可能在那里发展起来的。

黑弋先是叫上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墨者,在成都建立起第一分会,暗中解救乡民,而当时秦军正在追击蜀王,对于这里是疏于防范,故此他们很快发展就壮大起来。

黑弋没有与那对母子过多交流,又赶紧吩咐其余人道:“快些拿上东西,赶紧撤,此地不宜久留。”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