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合纵之王(二合一大章)(2/3)

姬定又道:“当前这种局势,称霸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若想要兼并他国,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不是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十多个国家的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谁都想兼并对方,但谁又都不愿意对方兼并其它诸侯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寻求结盟,以此来打破僵局。而我将张仪此番计策,称作合纵连横。”

楚威王道:“合纵连横?”

虽然合纵连横乃是这时代的主旋律,但是目前来说,姬定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

而这个概念将一直都会沿用下去,是每个外交家的必修之课,且永不会过时,不说大国战略,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时常用到这个策略,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姬定点点头,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楚威王喃喃念叨一遍,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姬定解释道:“最初张仪使楚,与楚结盟,视为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原因在于当下。”

“当下。”

“正是。”

姬定点点头,道:“就当下而言,秦国与楚国并没有尖锐的矛盾,秦国目前最渴望的乃是将魏国在河东的地区收入囊中,同时打击三晋,获取东进的道路,故此张仪选择连横。”

说话时,他笔锋在地图上划过,一个箭头自西往东。

楚威王似乎忘记方才被姬定嘲笑的事,面色严肃道:“寡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与秦国结盟的,这明明对秦国有利,张仪为何又放弃连横?”

姬定笑道:“方才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张仪选择连横,乃是就当时情况而言,然而,在秦国与楚国结盟的期间,张仪已经获得最渴望河东三镇,那么连横之策,便可暂时放一放,毕竟张仪乃是一流强国的相邦,是要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近年来楚国势力扩张极快,又将势力伸向巴蜀之地,乃是秦国未来的心腹大患,故此张仪在得到连横之利后,立刻改变为合纵战略,密谋与魏韩结盟,合众弱以攻一强,同时还挑拨齐楚关系,打击楚国上升的势头,张仪此策,近远之利皆获,使秦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说到这里,姬定突然呵呵一笑。

楚威王问道:“你又笑什么?”

“当然是笑大王,这里还有别人值得我嘲笑吗?”姬定左右看了看。

楚威王冷冷道:“你当真是活腻了。”

姬定淡定一笑,又道:“要知道原本这一切都应该是属于大王,属于楚国的胜利,而错失这一切,竟然是因为大王你觉得我年纪太小,从而看不起我,这难道不值得嘲笑吗?”

楚威王哼道:“就算寡人当时见了你,你就能帮寡人取胜么?”

“当然。”

姬定道:“虽然当时我是以魏使身份出使楚国,但我的目的是要成为楚国相邦,我本打算将合纵连横视为先给大王的一份见面礼。”

说着,他手往旁边的屏风一引,道:“看看这地图,秦、齐两大强国在东西,而楚国与三晋在中间,楚国简直就是天生的合纵之王。

因为三晋也面临着秦、齐的夹击,但他们又无力抵抗,如果楚国站出来联合三晋,西可弱秦,东可攻齐,故此我当时是先说服魏王,然后再南下,如果当时大王选择与魏国结盟,夹在中间的韩国必然也是倒向楚国,以三国之力,足以护住魏国在河东地区的领地,秦国就无法完全依靠函谷关来龟缩其中。

同时又可以堵住秦国东进,那么赵国必然也会加入联盟,此便可完成合纵计划。但可惜的是,我比张仪年轻,那张仪来了,大王是盛情款待......!”

“你到底还要说多少遍。”

楚威王不由得恼羞成怒。

撒了多少盐了,还不肯罢休。

可恶!

当时他盛情款待张仪,却被张仪玩弄的里焦外嫩。

这真是很讽刺啊!

他早已经将肠子给悔青了。

姬定亦是怒容满面,神情激动道:“我周济从不求人,却没有想到大王这里,头回求人,就弄得是灰头土脸,大王的此番失败,到底还是可以挽回得,但是我的失败,却成为我一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我现在比大王还要生气。”

哇.....!

楚威王还真没有想到这小子的脾气比他还要大,比他还要横,怒拍桌子,指着姬定道:“你这小儿未免也太......咳咳,你说此番失败还会可以挽回?”

姬定笑道:“何难之有?”

楚威王问道:“如何挽回?”

姬定道:“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楚国乃是天生的合纵之王,自然是采取合纵之策。”

楚威王叹道:“如今韩国、魏国、燕国已经投奔秦国,而赵国则是与齐国结盟,合纵之策又从何谈起?”

姬定问道:“大王生不生气?”

楚威王道:“寡人当然生气!”

姬定又问道:“大王恨不恨张仪?”

楚威王哼道:“当然...不过现在寡人更恨你小子。”

张仪只是杀人,你可是诛心啊!

姬定道:“对此我非常开心,我此番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讥讽大王,让大王非常愤怒、后悔。”

楚威王点头道:“你做到了。”

他已经气过头了,有些麻木。

姬定又道:“而第二个目的就是成为楚国相邦。”

楚威王笑而不语。

姬定也不在意,瞧了眼边上的屏风,继续言道:“对于楚国而言,最大的对手始终是齐国与秦国,如果说楚国是天生的合纵之王,那么秦国便是天生的连横之王。

合纵对于秦国而言,只有当他感受齐国或者楚国壮大之时,才会采取合纵,而在平时,秦国肯定会采取连横之策,因为秦国唯有东进才能够统治中原,那么吞并三晋,是秦国永远的渴望。

而齐国的话,是介于秦楚之间,可合纵削弱秦楚,亦可连横兼并三晋,就看局势如何变化。”

楚威王问道:“如何合纵破秦?”

姬定道:“方才我问大王恨不恨张仪,大王回答我,要更恨我,但是我相信除大王之外,所有的楚人都恨张仪,都恨秦人,这要不恶心秦国一番,大王以及所有楚人如何出心中这口恶气?”

楚威王眯了下眼,道:“如何出这口恶气?”

姬定道:“我可以促成魏楚联盟。”

楚威王愣了下,喜道:“当真?”

姬定点点头,又摇摇羽扇道:“但这还不够恶心秦国。”

楚威王激动道:“快说。”

对于他而言,要是临死之前,不能狠狠恶心秦国一番,必然是死不瞑目啊!

这也是他忍着没砍掉姬定脑袋的关键原因。

姬定笑道:“若是魏国突然背叛秦国,与楚国结盟,大王以为秦国会怎么做?”

楚威王道:“自然是出兵伐魏。”

姬定又道:“那么大王就出兵救魏,以事实告知中原诸侯,秦国打谁,楚国就救谁,秦国盟友打谁,楚国就救谁。”

楚威王沉吟半响,道:“这么做倒是可以恶心秦国,但问题是,此非长久之计,这国家战略,怎能如同小娃斗气。”

他还故意加重“小娃”的读音,意在讽刺姬定年幼。

姬定笑道:“难道大王认为秦国能够打到齐国或者燕国去吗?打得不还是三晋吗?这么说看上去是意气用事,但实际上是分化三晋与秦国,三晋其实不想与秦国结盟,只是迫于秦国的虎狼之师,故而与之结盟,若是有楚国在背后为他们撑腰,他们自然勇于不跟秦国结盟,而选择与楚国结盟,那么合纵之策便可完成。”

楚威王沉默了一会儿,道:“就算如此,那我楚国如何凭借合纵之策,入驻中原。”

姬定微微一笑,道:“等大王拜我为相邦之时,我再告诉大王。”

楚威王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要不这样,寡人先拜你为客卿?”

客卿也是非常高的职位,能够来楚国当客卿,其实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可见楚王也意识到这姬定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之前他尚且对当前局势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经过姬定这么一番分析,他是豁然开朗。

姬定摇头道:“必须拜我为相邦。我知道高尹令年事已高,是难以再辅助大王,如今我来了,那他便可安享晚年。”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年轻气盛,那也没有这么个气盛法啊!

楚威王呵呵笑得几声,着实无奈道:“你如今是寸功未立,就想佩戴楚国的相印,你认为这可能吗?”

姬定点点头道:“可能。”

楚威王问道:“如何可能?”

姬定道:“一个相印,换取破坏秦魏韩三国联盟,同时又为楚国获得三晋的支持,张仪所立之功,也不过如此,他能够在秦国为相,我为何不能在楚国为相,况且此时楚国的局势还远不如秦国。”

楚威王问道:“你真想知道为何?”

“是的。”姬定点点头。

楚威王道:“那寡人就实话与你说,就算寡人同意,寡人的大臣也不会答应的,你可知道......!”

话说一半,他突然停了下来。

姬定笑道:“大王想说吴起?”

楚威王闭目一叹,点了点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