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七七章 一国两制与改土归流(2/3)

不见当时籍籍无名的寇仲、徐子陵,一介草根出身的马周等,李建成很合理的将他们的能力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寇仲和徐子陵创立【双龙帮】

,称霸扬州谁人不知。

马周的行政能力,李渊更是看在眼里。

之前,李建成也指名道姓的说杜如晦和房玄龄乃是人才。

经过李渊的查看,确实都是治国人才。

而提拔为正更是一个很正确的举措。

日后,李建成离开了,没有李建成在一边指点提醒,他或者之后的李世民难免都会放些错误什么的,而一个正直敢言的人就很有必要了。

魏征,正是弥补了这个空缺。

当然,李渊的这番深谋远虑或许除了李建成,其他大臣,即使是李渊的肱骨大臣裴寂,唐俭等人也不知晓,毕竟他们不知道李建成并没有当皇帝的打算。

魏征的事解决了,那接下来就继续关于吐谷浑的治理问题了。

李渊转向底下一脸平静的李建成说到,至于他最后的一句话不过是个客气话而已。

不仅是他,就连一众大臣们都知道,只要是李建成出品的,不是极品就是精品了,还有什么好参详的?

裴寂的“仇”

先记下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还是早点把事情解决了回家,免得府中佳人等急了。

李建成正了正脸色,一本正经的说到:“启禀父皇,孩儿手中有两个方案,且容孩儿说出之后,父皇与各位大人决定用哪一个。”

众大臣心中大呼太子殿下实是高人也,大家正愁眉不展,心忧之时,李建成却是一口气拿出两个解决方法,果然是大智慧,大手笔,大气魄,大自在… “第一个,孩儿将之称为【一国两制】

政策。”

李建成神色淡然的站在那,但是一言一行却给人一种高山般的感觉,即使是站在眼前,众人却也好似看不清楚李建成的脸孔,只有一种模糊且神秘的感觉。

“【一国两制】?”

李渊和一众大臣的头上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这东西他们还真的没听过。

不过,他们知道,李建成马上就会给他们解释清楚。

果然,随后李建成的解释,让众人都恍然!

“所谓【一国两制】

,大意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吐谷浑向我大唐投诚,这对于我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吐谷浑乃是大草原上的民族,很多风俗、行为与我们中原人是格格不入,想要治理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如此情况下,【一国两制】

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国两制】

的主要内容就是吐谷浑承认我大唐的领导地位,而吐谷浑继续实行他们现有的政策制度,至于官员一并从吐谷浑子民中挑选出来。

除却军队问题,吐谷浑享有高度的自治条件。”

“我们将设置一个吐谷浑行省,它拥有在吐谷浑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各势力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

享有一定的外事权。”

一众大臣听完这【一国两制】

的内容,顿时都面面相觑了。

这和依附好似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变化的就是大唐帝国的版图上多了吐谷浑,以及大唐帝国的军队接管了吐谷浑的军事。

如此,那就必须驻扎一定的军队,否则吐谷浑有心不轨,那派的人太少就根本没有丝毫的用处。

当然。

他们心中可能或觉得这是个不咋样的提议,但是却也不敢跳出来说李建成什么,毕竟想死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

还是有不少大臣看出【一国两制】

其实乃是一个极佳的政策。

而要让这个【一国两制】

政策始终保持在这个极佳政策的地位上,那就有一点要保证,那就是大唐帝国永远强盛。

大唐帝国永远强盛。

这样才能压住吐谷浑不敢有其他的心思。

【一国两制】

政策的施行,直接从吐谷浑本地挑选治理官员,可以免去大唐人力流动的麻烦;而且,官员是他们自己挑选出来的,也不用担心会中原官员治理而让那些吐谷浑的子民不满的问题;同时,吐谷浑拥有财政自理权,也不用向吐谷浑拨去款项,避免了许多的问题。

自然,【一国两制】

有利有弊谁也不好说。

“太子,你另一个提议又是如何?”

这个【一国两制】

让人犹豫。

没有一个大臣敢上前说什么,毕竟这个【一国两制】

是个新事物,还关乎吐谷浑的问题。

若是决策上失误,以致于出现什么问题,让李渊丢了这个开疆扩土的荣誉。

想来没有人能够承受住李渊的怒火。

既然这个提议矛盾多多,李建成的另一个提议就更加让人关注了。

“启禀父皇,儿臣的另一个提议称之为【改土归流】。”

“何解?”

自然,【改土归流】

这个名词也是李渊和一众大臣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很多大臣心中就在纳闷,太子殿下怎么会有这么多新奇古怪的想法,难道他真的是如许多百姓所传言的那般。

乃是天上神仙投胎转世?

当然,很多大臣都是有知识的先进分子,对于神仙这些鬼神传说,自然是嗤之以鼻。

但是,李建成各种各样鬼斧神工的举动,却又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李建成是穿越来的,说是投胎转世也没错。

只不过,他不是神仙,前世他也只是一个在学校成绩优异,在公司平凡的上班一族而已。

“所谓【改土归流】

,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将吐谷浑的一些子民迁入到中原之地生活,而后中原之地的一些子民迁移到吐谷浑生活。

当大家都习惯了相互之间的习惯以及习俗,那么治理起来想必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不用,大臣们又一次【面面相觑】

了。

这一次的【改土归流】

和之前的【一国两制】

李建成解释的也很随意,似乎根本就不看重这个的【改土归流】

提议。

而且,和之前的【一国两制】

相比,这个【改土归流】

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昏招。

毕竟,有多少人会想跑到吐谷浑那样类似野蛮人的地方生活。

“太子,你确认你提的是这个【改土归流】?”

不要说那些大臣,就连对李建成深信不疑的李渊,此时也都傻眼了。

在斟酌了一番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问到,生怕伤了李建成的心。

“父皇,没错,确实是【改土归流】!”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