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4章 举贤不避亲(1/2)

“嗯,定制笔?”

听祁象说了来意,店家也有些惊讶,随即释然道:“我说你怎么从金陵跑回来了,是受人之托来办这事的吧。”

“……对!”

祁象顺水推舟点头:“金陵的画家比较多,他们对于毛笔的要求很高。

我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其中一个老画家,他听说我在湖州住过,就托我过来帮他定制一支品质超群,质量优等的专用笔!”

“这事好办啊。”

店家毫不犹豫,直接点头道:“老规矩,他有什么要求,你直接列出来,我找人去做。

半个月之后,一手交钱,一手取货。”

“咳!”

祁象犹豫了下,轻声道:“吴掌柜,那老画家有些特殊的要求,你能不能帮忙引见一个制笔的大师傅,由我来亲自和他说……”

刹时,店家笑容一滞,微微皱眉道:“小祁,这不合规矩!”

“吴掌柜,我知道您的难处……”

祁象连忙道:“放心,我让您引见的,不是厂里的大师傅,而是退休在家的老匠工。”

时至今日,真正的制笔大师,多数是在笔厂之中。

要知道手艺活,特别是这种传统的手艺活,不是说懂得制作的流程,就能够制作出品质超群的笔。

这其中,还需要反复的锻炼,大量的经验。

经验从哪里来?

当然是造笔厂呀!

善琏有两家大型制笔厂,而且是采取传统工艺制笔的大厂,几乎垄断了湖州九成的毛笔市场。

厂内工人如云,制笔大师不在少数。

不过那些制笔大师,人家是有编制的,拿是事业单位发的工资。

一般来说,这些制笔大师,只给公家干活。

但是市场经济嘛,总有例外的情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也接一些私活。

毕竟一些讲究的人,都喜欢弄一些高档的,属于独一无二的毛笔,不管是自己用,还是作为收藏,或者送礼,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其实这种定制笔的风气,在古代就有了。

且不提宫廷御用笔的精致奢华,就是一些达官贵人的毛笔,也绝对不是普通货色。

史料记载,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

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 当然,那样的笔,实用价值已经在其次,更多的是在追求奢侈之美。

又是黄金,又是象牙,又是珍珠,又是翡翠,各样华贵的东西堆砌在一起,听着就觉得俗不可耐,一股铜臭之气。

问题在于,人家有钱,爱这样装饰。

完全把笔当成奢侈品来买,别人也管不着。

反正据祁象所知,每年来找吴掌柜帮忙定制高档笔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他们有时自备材料,或是镶金,或是贴银,或是点缀宝石,怎么华丽就怎么来。

对于这样的行径,祁象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鄙薄的地方。

毕竟在传统制笔工艺逐渐没落的情况下,把毛笔打造成为奢侈工艺品,也算是一条出路。

吴掌柜,就是联系人,给工厂制笔大师拉生意的中介。

说句不好听的,祁象想绕过吴掌柜,直接与制笔大师联系的举动,简直和抢他生意砸他饭碗没什么区别。

还好祁象不蠢,也明白这方面的忌讳,指名要找退休的大师。

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利益纠纷矛盾了。

“退休老工匠……”

与此同时,听了祁象的请求,吴掌柜表情稍霁,沉吟道:“小祁,你的想法,倒是不错。

不过那些老工匠,造了一辈子的笔,也腻烦了。

想请他们再出山,怕是不容易……”

“这个我懂。”

祁象笑道:“吴掌柜,只要你帮忙引见了人,剩下的事情,我自己来搞定。”

“对了……”

说话之间,祁象立即把备好的礼物奉上:“吴掌柜,这是我在金陵带回来的茶叶,据说是什么雨前茶,滋味还算不错,你尝尝。”

“人来就好了,还带什么礼物。”

吴掌柜嘴上责怪,却把礼物接了过来,隐秘的打开盒子一看,只见盒中除了茶叶以外,还有一个厚厚的红包。

“哎,你怎么跟我来这一套……”

乍看之下,吴掌柜佯怒,故作不悦:“你这是什么意思?”

“也没什么意思。”

祁象笑着说道:“只是想感谢吴掌柜你多年来的照顾,让我在最艰难的时候,能有一口饭吃。”

“你啊,就是太重感情!”

吴掌柜摇了摇头,随即把盒子放到抽屉之中锁上,就直接起身招呼:“走,我带你去拜访一个老爷子,他当年可是厂里的总工头,手底下一百多号人,都管他叫师傅……”

“虽然说,他已经退休许多年了,但是手上的功夫却一点也没有落下,反而更加的精湛。

厂里的一些制笔大师,平时有空都要跑去向他请教……”

吴掌柜笑眯眯道:“不客气的说,那可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一会儿你见到人了,态度要恭敬一些,多说好话,回头再买上两瓶好酒,这事应该能成。”

“这么厉害?”

祁象有些惊喜,又有些怀疑。

“怎么,觉得我骗你呀?”

吴掌柜神秘一笑,卖足了关子:“我也不解释,直接带你去。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我话里的真假了。”

“……您带路!”

祁象点了点头,也不缺这点耐心。

这时,吴掌柜开着摩托车过来了,然后载着祁象离开了镇子,再从一条乡村公路轻快的行驶,大半个小时之后,才算是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个安静平和的小山村,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坳四周。

一条还算清澈的河流,就绕着村子潺潺环绕,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遍布绵延山头,景致怡人。

“这是小竹山村!”

吴掌柜随口介绍道:“村里的人家,大部分人是靠山吃山,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山上的竹子……”

祁象轻轻点头,他放眼望去,山上就是无边无际的竹林,只要村里百姓不笨,肯定会利用这些竹子大做文章。

或是挖竹笋,或是加工竹子获益。

竹子的用途广泛,可以用来造纸,也可以编织成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走进山村,祁象就可以看到,整个村子就好像一个加工厂,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摆放了许多竹制品。

比如说竹篓,竹床,竹椅之类的东西。

这些竹制品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就搁在宽敞的地方晾晒。

还没有靠近,一股股清新自然的竹子气息,就已然飘传到了祁象的鼻中, 观看片刻,祁象也注意到一个情况,就是这些竹制品之中,却没有毛笔的存在。

他稍微一想,也明白其中的缘由。

毕竟现在是在大生产时代,家庭小作坊的生产能力,肯定不能和大型工厂相比。

小作坊由于产能限制,根本形成不了规模。

在大工厂的挤压下,自然是无利可图…… 没好处的事情,谁愿意做啊。

所以当年,家家户户制笔的状况,肯定一去不复返。

祁象思绪飘飞,跟着吴掌柜的步伐,绕过了十几户人家,来到了坐落在山头的一栋红墙碧瓦的宅子之前。

“就是这里了。”

吴掌柜回头一笑,然后高声叫道:“老舅爷,在不在,我来看你了。”

“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