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新开始(六)(2/2)

王启年微微叹口气,“我的工作是调集一批医学院的学生到根据地来工作,在根据地建设一所医科学校。实在是没办法陪叔叔您回南洋。”这项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都不是一般的大,陈克的命令其实很多,王启年知道,陈克不仅仅从上海仁心医学院调集人手。还派人去寻找学医的日本留学生。听说陈克甚至有计划派等根据地的医学院建设完毕后,抽调一些忠于人民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去海外医学院读书深造。

亲自到了根据地参观之后,王启年才知道根据地需要多少医生。陈克已经提出要在根据地建立卫生防疫系统,要着手给广大百姓接种各种疫苗。针对这个规模宏大的计划,王启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且不说制造疫苗的钱,给几十万人接种这些防疫疫苗需要多少钱?这些钱能挣回来么?”

陈克的回答让王启年无言以对,“王启年同志,我们人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人民革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如果在别的制度下来看,任何交易都是要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所以大家的商品和服务都是要把人民给榨的干干净净。

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来看,这种卫生防疫需要投入的就是医学工作者们需要的粮食,衣服,工资。

国家根本没有赚钱的冲动。

那么这个项目的投资其实很低很低。

就是算是一千人,每人每天三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九万斤粮食。

一个人工资十块钱,一个月就是一万块钱。

干三个月,就是二十七万斤粮食,三万块钱。

而一个人一天就算是接种十个人,三个月下来就是就能给九十万人接种疫苗。

你觉得这些投资很多么?

一个县城十几万人就能养得起这么一千人,能给九十万人提供更好的防疫服务。

疫苗接种很多时候基本都是一次接种,终生免疫。

这难道不算是很便宜么?”

这样的计算方法实在是让人无语。王启年终于相信,陈克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革命者。至少是能提出一个行之有效方法的革命者。

虽然心里头也有腹诽,至少王启年认为这一千人或许应该能够多挣些。毕竟有了这些人三个月的努力,九十万人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哪怕是一个人拿出十文钱也是应该的。

这样的计算方法实在是让人无语。王启年终于相信,陈克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革命者。至少是能提出一个行之有效方法的革命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