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沙民(1/2)

第四十六章 沙民 醒来之后,接连三个晚上喝酒、闲聊,瓷娃娃渐渐觉得,和班大人说话很惬意……当然不是因为他健谈、更不是因为对方说话有趣,恰恰相反的,老头子很闷,轻易不会长篇大论,一般一句话能说十几个字就不得了了,本来谢孜濯也想不通自己心里的那种‘愉快’感觉从何而来,直到刚刚灵光一现,一下子明白了:就是那个‘闷’,他们俩都是‘闷人’,所以能闷到一起去、所以很多话不用讲得太细,彼此就都能明白。

最近这两天里,谢孜濯努力再努力,尽量多吃些东西,以她的体质,在这样的环境里,若不能再多吃一些,怕是很快就会死掉,瓷娃娃并不怕死,可是还有事情没做。

另外……他已死我便更不能死了。

白天的时候偶尔会有沙民过来,都是些壮年男子,应该是班大人说的那样,他们都是打算替宋阳照顾媳妇的人,无一例外的,每个人在见到瓷娃娃后都神情愕然,随后眉头大皱,沙民比较淳朴,一般不懂隐藏心思,看到汉人丫头这么丑,表情上自然就流露出来。

倒是谢孜濯,看别人嫌自己丑陋,她还挺欣慰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沙民来看谢孜濯的这种方式让人异常反感,但就沙民本心而言,他们并无恶意,他们在做自己认为的好事。

虽然没人打算娶这个丑八怪汉人女娃,但来过的沙民还是会表现出一份善意,大都会留下些小礼物,比如几枚稚嫩花朵、一块肉、或者两三个颜色可疑的蛋。

瓷娃娃白天只喝黑粥,那些肉、蛋都留到晚上,喝酒聊天时用来下酒。

也是因为饮食规律了,瓷娃娃觉得自己体力恢复得还可以,问班大人:“有机会逃走么?

看守我们的只有一个老人…或许能打倒他?”

班大人直接摇头,回答的很简单:“逃出牢房、逃出沙民营地,再外面是戈壁。”

就凭着他们两个,一老一弱,走进戈壁就等若走进了死路……即便老天保佑,让他们走出了戈壁,再之后呢?

上到草原上后,面前或许是狼群、或许是犬戎骑兵、更可能是大片的无人区。

现在身处的牢房很小,抬抬腿就能走出去,可外面那座更大的牢房,绝不是他们两个能够穿越的。

瓷娃娃点点头,眼光平静得很,不见失望。

她只是随口一提罢了,本来就没报希望,又何谈失望。

夜已深,老头子喝光了酒,横身躺在了毯子上:“睡吧,你白天收礼不累,我白天还得干活。”

瓷娃娃笑了笑,收礼的确一点也不累:“沙民找你做什么?

或许我也能帮忙。”

几天前一场恶战,沙民大获全胜,杀了犬戎数千狼卒,与汉人的东西再好山溪蛮也不稀罕很相似的情况,对来自狼卒的战利品沙民也不屑一顾,不过与山溪蛮略有区别的,沙民会如此并非单纯因为仇恨,另外还有一重原因:狼卒的兵刃、装备,并不适合沙民。

狼卒都是骑兵,而沙民不擅骑射,马匹对沙民,仅仅是代步的工具。

沙民从不会骑着马上战场,而狼卒所有的装备、武器都是为了骑战设计的,沙民要来自然自然没什么用处,何必还要费力搬运。

不过打完了仗,沙民还是仔细搜索了狼卒的尸体,带回来了不少东西:军报。

狼卒在不远处出现大规模的调动,沙民重视得很,狙杀敌军之后,把所有有字的东西全都带了回来,以期能够判断出犬戎大军的动向。

沙民与牧民同居草原,很多沙民都精通犬戎牧族的语言,但对犬戎的文字所知者寥寥,本来沙王帐下有一对能看懂犬戎文的父子,可事有凑巧,当儿子的突然害了重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当爹的心里着急,又中了草原上的夜风,虚火冲关眼疾发作,现在就是个半瞎子,根本没办法帮助大王翻译那些军报。

班大人是在被押回沙民营地途中听说此事的,便自告奋勇帮忙通译,犬戎语和犬戎文他都懂,算是给沙民帮了大忙。

沙民从狼卒身上搜集来的‘字’太多,十天半个月都读不完,何况还要看过再译,班大人这几天里就一直在忙碌这件事。

班大人说完,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重新坐起身问瓷娃娃:“你天天待在这里闷不闷?

或者明天跟我出去转转?

就说给我帮忙。”

瓷娃娃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微微皱眉:“犬戎的语和文我一窍不通。”

班大人一摆手,很不耐烦的神气:“就说你认得犬戎文但不懂犬戎话……”

提点半句瓷娃娃就明白了,沙民远离汉境,对汉话完全不懂,她若‘识犬戎文但不通犬戎语’,便能给班大人搭下手,且不虞会被对方看穿,反正最后都要班大人去说。

“我在山洞里,闷倒是不觉得,不过有机会出去转转当然更好。”

瓷娃娃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多谢你。”

班大人没应声,倒头便睡…… 第二天一早,牢头来送饭的时候,班大人和他用蛮话交谈片刻,其间班大人几次指向谢孜濯,牢头倒是没为难,几句话之后很痛快的点点头,甚至还向瓷娃娃笑了笑以示鼓励。

吃过早饭,谢孜濯终于走出了牢房,等她来到外面才发现,自己被囚禁的地方并不是山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座土丘,因为常年风蚀,土丘的形状扭曲古怪,映衬在霞光中甚至显出了几分妖气。

也是走出牢房才发觉的,土丘虽然看上去破烂不堪、仿佛随时都要坍塌,可隔音效果出奇得好……外面很乱,沙民很忙,有人在搬运家当、有人在绑牢大车,大人呼喊牲口嘶叫,各种声音汇聚到一起吵闹不堪,但是之前在牢里她一点都听不见。

乱糟糟的营地把刚刚从安静中走出来的瓷娃娃吓了一跳,还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过再仔细看看,沙民虽然忙得不行,但神情里并没什么惊慌,倒是有几个跟在大人身后乱跑的小娃娃,在见到谢孜濯后后脸上都流露出恐惧:从没见过这么丑的人。

至于那些成人,见到她大都会送来个友善笑容。

谢孜濯有些好奇,问班大人:“每天早上,他们都这么忙乱?”

可能是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无聊,班大人先冷哼了一声,才应道:“你道沙民是鸡,天一亮就玩命扑腾么?

平时都不这样,就这几天这样乱。

他们要搬家,刚和狼卒打了一仗,这里住不下去了,他们要再向北方迁徙。”

沙民的营地很大,谢孜濯眯起了眼睛,依旧看不到营地的尽头。

视线中无数帐篷耸立,比起牧民的包帐,沙民的帐篷要矮小许多,也更简陋许多,不过他们终归还是住在帐篷里的,这和事前的想象不太一样,谢孜濯还以为他们会挖洞住在沙子里…… 再就是那些女子,果然个个肥壮惊人。

沙民男子已经是彪形大汉了,比着汉人汉子要壮硕得多,可是他们的身形和自家老婆一比根本不值一提,这种差异就好像齐尚和小婉相比似的。

想到废话不尽的齐尚和打牌时别人要和她会说‘你敢!

’的小婉,瓷娃娃先是唇角一勾,旋即目光一暗。

这时班大人伸出干枯手指指了指四周:“你再仔细看看,可发觉有什么怪异么?”

只过片刻谢孜濯就看出了怪异之处:“没有女娃子。”

只有女子,没有女娃,从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女娃一个不见,倒是男孩子们四处乱跑随处可见。

班大人解释道:“沙民习俗,没有夫家的女子,除非必要否则都不能出来抛头露面。

沙民杀了你我的…”

说到这里老头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丝懊恼,稍稍停顿了一下,不过也只片刻耽搁,又继续道:“他们杀了我儿子、你丈夫,会担下照顾你我的责任,也就把我们都视作同族,所以你在嫁人前,轻易不能外出的,只能待在牢里。”

谢孜濯笑了,很有些莫名其妙地对班大人说了声:谢谢。

班大人回答得更是不着边际:“谢什么,还不如少说废话。”

班大人不是个喜欢废话的人,对他而言唾沫仿佛都无比珍贵,能省则省,好端端地突然让谢孜濯去找沙民中的怪异之处,又耐心加以解释,不外一个缘由:他不知道谢孜濯在想什么,但刚才能看出她目光忽的黯淡下去,知道她心有郁郁这才起了个话头,帮她换一换心思。

不料话题岔得不好,居然又拐到‘宋阳已死’的事情上去,帮人解郁不成反倒在伤口撒盐。

谢孜濯摇了摇头:“仍是要谢你的。”

摇头之际,一滴眼泪不知不觉里从眼角甩落,但她的声音不存丝毫哽咽,一如既往地平静。

草原上的风很大,不一会的功夫,那滴眼泪就被吹干了,也是这个时候,谢孜濯和班大人被牢头带着,走进了沙王的‘金帐’。

直到进帐前瓷娃娃也没意识到这里就是金帐,所以班大人对她说‘到了’,她又犯傻了,反问:“到哪了?”

三个字说完,她便反应了过来,从神情到语气都略显愕然:“沙王就住在这里?”

沙王的帐篷看上去和普通沙民没有丝毫区别,又矮又小、破破烂烂,既没有醒目王旗也没有侍卫守护……这几天下来,瓷娃娃能感觉到沙民民风淳厚、本性善良,但沙民的王者也这么朴实无华,还是让她觉得太不可思议。

走进帐篷,其中空空如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只是在地面上有一个洞口斜斜向下。

瓷娃娃指着洞口问班大人:“所有沙民的帐篷里都如此?”

班大人点点头。

至此瓷娃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沙民还是住在沙子里的,帐篷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屋顶’。

金帐别有洞天,可地下的宫殿也实在不值一提,不过是个很大的地窖罢了,方方正正的几间‘大屋’,说得好听些是朴实,但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简陋。

不见金银器皿,不存珠玉宝石,唯一显出一点气派的仅在于地上铺着的狼皮。

沙王四十出头的年纪,看上去和普通沙民没什么两样,暗红肤色双目狭长,身边的排场更是寒酸,没有卫士仆役,就只有一个肥壮的中年女人,和王驾说话时女人粗声粗气,态度蛮横的很,班大人小声提醒瓷娃娃:“这是王妃。”

对班大人带了‘儿媳妇’来做助手,沙王也没说什么,只是指了指装满犬戎军书的‘屋子’,让他们赶紧开工…… 班大人忙忙碌碌,谢孜濯无所事事,干活的时间自然不能容她去四处乱转,班大人之前所谓的‘出去转转’,也不过是从一间山洞里的牢房,换到一间装满狼卒军书的牢房吧。

瓷娃娃的今天,过得仍是很慢。

等到黄昏时分,班大人把今天整理好的军报一股脑报给沙王,等说完时黑夜早已降临,今天再怎么慢,终归也会过去的。

班大人做完了今天的事情,沙王把早就准备好的一罐劣酒塞进他怀里,又伸手拍了拍老头的肩膀,同时还不忘对瓷娃娃也点了下头。

班大人抱着酒罐,但这次并没急着离开,伸手指了指谢孜濯,用犬戎话对沙王说了些什么,后者伸手一拍脑门,笑着回应两句,显然是答应了班大人说的事情。

老头子对沙王颤巍巍地鞠了个躬,跟着转回身对谢孜濯说:“我找他要了几件衣服,你身上这件脏、破不说,还没有换洗的,总不是个事。”

班大人说话的时候,沙王也转回头,冲着‘里间地窖’喊了几声,估计是让王妃帮忙找几件衣服,王妃倒是听话,抱着几件袍子出来,但是在弄清楚这衣服是给汉人女娃穿的后,立刻就翻了脸,对沙王狠巴巴地大喊了几句。

喊完,她又怕瓷娃娃会误会似的,转回头对她露出个笑容,缓慢费力地说了一串犬戎话。

班大人给谢孜濯翻译道:“她让你莫误会,不是不舍得衣服给你穿,而是她的衣服你实在传不了。”

瓷娃娃笑,以王妃的身材,她的袍子足够装下六个自己,这衣服的确没法穿。

沙王被爱妃吼了一顿也不生气,站起身冲两个汉人比划了个手势,带着他们走上地面,来到金帐之外。

他才一露面,立刻引来一片欢呼,所过之处人人以沙民之礼相拜。

家里只能用寒碜来形容的王,在子民中却拥有极高威望。

沙王仍是那么随和,笑呵呵地拍拍这个的肩膀,打一打那个的胸口,带着班大人和瓷娃娃,来到不远处另一间帐篷,这里住着个老太婆,她的态度与普通沙民截然不同,倒是和王妃有几分相似,对王驾爱理不理的。

沙王对她说了几句什么,她上下打量了瓷娃娃几眼,跟着挥挥手,把他们三个全都轰走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