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0章 初会韩经理(1/2)

最近几天,大马、二牛等人,对砂石场发起一场战争。

顾安民不懂,但从大马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对方不堪一击。

其实想想也对,一群连军训都没经历过的普通人,即便有几杆土喷子,又怎能抵挡上过南越战场,有可能被神秘驴车强化的侦查老兵?

而在这期间,张伟也没闲着,四处收集大寨信息。

最终汇总的结果,与顾安民之前猜测基本相符。

大寨由多个村子组成,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不像孙兴,打哭对方,就能控制水泥厂,如果拔掉韩经理,大寨为了保全产业链,会派人接管砂石场,等于又来一个'张经理'。

另外,乡里总共就这几个产业,砖窑出事,水泥厂停产,外乡红砖、水泥一块涨价,两位乡领导已经不止一次暗示,放孙兴一马。

如果再搞掉砂石场…… 两位乡领导怕不是要炸毛。

因此,顾安民决定留下韩经理,然后借对方之手,渗透大寨,进而控制石材加工生意。

要知道,搞建筑离不开砂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若想扩大利润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压缩建设成本,拥有一条稳定且廉价的建材供应系统。

砖瓦—自家砖窑。

水泥—孙兴水泥厂。

砂石—韩经理。

线材—???

管材—???

防水—???

瓷砖—???

'任重道远啊!

' 砂石场外。

顾安民钻出林荫大道,张海推开副驾驶门,李干事停稳小挎斗,大马、二牛飞跃而下。

跑来迎接的韩经理,看到警用小挎斗,连忙令手下藏起土喷子。

“顾厂长!”

“韩经理!”

打过招呼,俩人目光交汇,大马在顾安民背后撸起袖子,韩经理败退。

随后众人来到砂石厂小院。

韩经理四十岁左右,个头不高,顶多一米六五,左侧脸颊有道刀疤,说话瓮声瓮气。

等众人各找位置坐好,拿出一沓蓝色伟人钞,开口道: “顾厂长,我这人记性不好,差点忘记当初从砖厂赊欠的红砖,两万块,你数数。”

顾安民示意张伟拿去清点,“没关系,记性这东西,多打几次就有了。”

“……”

“老韩啊,明人不说暗话,我这次来,是想要一个合适的报价,不止机制砂,还有碎石骨料,石膏石粉,块石料石。”

“不知顾厂长需要多大量?”

“每天百吨机制砂,百方碎石骨料,十吨石膏,两吨石粉,料石不限,先签一个月合同。”

“……”

韩经理知晓砖厂搞建设,需要大量砂石骨料,但万万没想到,数量会是这么多,闻言有些愣神。

“放心,我顾安民是正儿八经的生意人,只要报价合理,提前支付百分三十订金,李干事作证。”

“机制砂规格?”

“0.

15mm、0.

3mm、0.

6mm、1.

18mm、2.

36mm各二十吨,粒型最好是呈四方体。”

“顾厂长,您这要求有点高,就像鲁提辖找镇关西买猪肉……”

“没让你每天每类供应二十吨,你可以先供应一周0.

15mm,再供应一周其它,当然,我工地开张,需要配料,其它的每天也要来点。”

“嗯,有库存,这不是问题。”

配料又叫颗粒级配,指砂子颗粒大小的搭配比例,如果同样粗细的砂,之间空隙会更大,而不同粒径的砂子搭配起来,空隙就会减少,三种粒径的砂子搭配,空隙会更小。

相对的,级配好的砂子,不仅节省水泥,还能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进而增加强度。

韩经理对此自然了解,在一旁沉思许久,“机制砂按照规格,0.

15mm每吨15块,0.

3mm每吨13块……”

“不,0.

15mm每吨10块、0.

3mm每吨8块,其余5块。”

“……”

机制砂与河沙不同,越细对制砂机械和粒径筛选要求越高。

像浇筑的粗砂,和粉刷墙面的细沙,价格几乎相差一倍。

并且,机制砂中的细砂,同样需要水洗。

这就是这年头,都用河砂,很少有人用机制砂的原因,太贵。

顾安民也想用河砂,奈何十里营附近没有,而跑巨野采购,仅路费就占据成本的三成。

当然,另一时空,两样对调,河砂禁止开采,价格攀升,机制砂流行,价格降低…… 韩经理纠结片刻,“顾厂长,咱们第一次合作,我不玩虚的,您说的价格,几乎与我成本相差无几,这样,我同意您的报价,块石料石再给您便宜一块钱,但我不负责运送。”

“成交!”

“什么时候开始供应?”

“明天。”

顾安民拿出随身携带的计算器,连按数下归零,“料石数量暂时没法统计,每天订单额,先按两千块计算,一个月30天,总款六万块,百分之三十订金……张伟,别数了,把那两万块给韩经理。”

张伟:“……”

韩经理:“……”

生意谈成,已是中午。

韩经理为打消大寨逼迫其转让砂石厂的念头,即便心中不爽顾某人,但为了营造和解的表象,不得不表示做东,预订拐角楼饭菜,请众人在小院吃喝一番。

推杯交盏之间,领头司机大壮,与另外十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自卫生院返回砂石厂。

目睹汉子们凄惨模样,众人唏嘘不已,谁能想到,走路还能掉坑里?

王所长通过李干事,获悉砂石厂发生的事情,暗中松了口气。

双方和解,有利于十里营稳定。

至少犯罪率没有上升…… ………… 顾安民搞定砂石供应,等于了结一桩心思。

想到接下来就是赚大钱,离开砂石厂后,没有返回砖厂,而是与张海来到其老家,位于十里营中心街东侧的张庄。

张海最终选择第二套方案,拿二十万现金,再消除老顾借的十万高利贷,盖一栋260平小别墅。

不是他傻,而是害怕借给老顾的十万,永远收不回来。

与其拿出三十万,不如趁机把债消了。

至于拒绝盖别墅会怎样…… 张海不想掉坑里,更不想一天三顿。

生意谈成,顾安民也不再为难对方,当即对老张家的在基地展开测量。

随后调来二十名小工,和大型拖拉机,先帮张海搬迁到砖厂宿舍,再拆除老屋。

等拆迁结束,之后就能安排学徒四班、五班、六班,备战小别墅项目。

不过,学徒们没盖过小楼,为了工程质量,需要大马、二牛负责指挥和监督。

一通忙活,天昏地暗。

返回砖厂的路上。

顾安民仔细思索,如何安排剩下的四个学徒班。

路过岔路口,张海示意张伟停车,跑拐角楼预定一桌饭菜。

其意思不言而喻,今后住在砖厂,怎么也要打好关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