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313 痴狂(2/2)

亦是尽己之性也。

因此练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化育万物之道也。

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也。

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

所以此拳之用,能以无可无不可也。

二形意拳术,有道艺、武艺之分,有三体式单重、双重之别。

练武艺者,是双重之姿势,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辨,用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气,积蓄于丹田之内,其坚如铁石,周身沉重,站立如同泰山一般。

若与他人相较,不怕足踢、手击,拳经云:“足打七分手打三。

五行四梢要合全。

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也。

若练到至善处,亦可以无敌于天下也。

练道艺者,是三体式单重姿势,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

意思与丹道相合。

丹书云静坐要最初还虚,不能见本性,不见本性,用工皆是浊源,并非先天之真性也。

拳术之理亦然,所以亦要最初还虚,不用后天之心意,亦并非全然不用。

要全不用,成为顽空矣。

所以用劲者,非用后天之拙力。

皆是规矩中之用力耳。

还虚者,丹书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

执中者,还虚之功用也”



是故形意拳术起点有无极、太极、三体之式,其理是最初还之功用也。

丹书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是此意也。

三体者,在身体,外为头手足也,内为上、中、下三田也。

在拳中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一体也。

虽分三体之名,统体一阴阳也。

阴阳总一太极也,即一气也,亦即形意拳中起点无极之横拳也。

此横拳者,是人本来之真心,空空洞洞。

不挂着一毫之拙力,至虚至无,即太极也。

所谓无名天之始,但此虚无太极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

此虚无中含此一气,不有不无,非有非无,非色非空,活活泼泼的。

又曰真空。

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谓有名万物之母。

虚无中,既有一点生机在内,是太极含一气,一自虚无兆质矣。

此太极含一气,是丹书所说的静极而动,是虚极静笃时,海底中有一点生机发动也,邵子云:“一阳初发动,万物未生时”

也。

在拳术中,虚极时,横拳圆满无亏,内中有一点灵机生焉。

丹书云:“一气既兆质,不能无动静”

,动为阳,静为阴,是动静既生于一气,两仪因此一气开根也。

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劈崩钻炮,起钻落翻,精气神,即于此而寓之矣。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