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一七零章 见面(1/2)

陈少白和李玉堂终究没见过陆恒动手的场面,心下仍自觉着有些空洞。

李玉堂想了想,道:“马贤弟,不如这样,你去把千钧先生请来。

一是千钧先生抵港,我李玉堂不能不招待,否则便是无礼;二是想听听千钧先生的意思,若真如你所言,那自然再好不过。

若还差点什么,我们也可补足。”

陈少白忍不住连连点头:“玉堂说的不错。

马老板,还要劳烦你再跑一趟。”

马三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便说:“好,我这就回去。”

又急匆匆走了。

走了马三,李玉堂对陈少白道:“实不知千钧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人物。

我与马贤弟相交四年,他也是个厉害人物,却如此推崇备至...

真想亲眼目睹这位千钧先生的厉害。”

陈少白笑道:“若不厉害,怎逼的八国签订条约?

那可是八个大国!

几乎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

却也在他手中折戟沉沙。

我们是没见过他的厉害,由是心下存疑,但马老板必定是见过的。”

又笑道:“也不知千钧先生何等风采...

等他来了,我无论如何,也要好好看看。”

李玉堂道:“这样的高人,恐怕会出乎你的预料。

咱们传统中的高人,有深藏山林、飘飘欲仙者;也有游戏红尘,仿若乞丐者。

更甚者丝毫也不出奇的,亦不是不可能。”

“父亲,陈先生,你们在说...

千钧先生?”

这时候,不远处的柱子后面,李玉堂的儿子李重光踮着脚走了出来。

李重光十六七岁模样,前额光光,后脑上一根大辫子,还是旧打扮。

面对李玉堂,李重光有些缩头缩脑。

李玉堂四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平素管的很严,以至于李重光十分怕他。

“你不在书房读书,跑来偷听?!”

李玉堂脸色拉下来,便是一顿数落。

陈少白连忙拉住他:“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你还这样。”

李玉堂横了李重光一眼,对陈少白道:“越是这个年纪,便越要管着。

否则忤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他道:“你可还记得,天桥下那位刘公子?”

他说:“曾经也是个少年天才,就是因为...

你看看现在,家破人亡,睡在天桥下做乞丐,还染上了大烟。”

“多可惜!”

陈少白道:“你管的这么严,反而效果不好。

而且这一回,咱们的事必定是稳了。

让他听一听无妨嘛。”

李玉堂道:“我知道他受你影响很深,但我真的不愿意他掺和进来。”

陈少白道:“这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

玉堂,他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限制他的行为,难道还能限制他的思想?”

又说:“你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李玉堂沉默了。

李重光见此,悄悄给陈少白竖起大拇指。

然后道:“父亲,陈先生,我刚刚听你们说‘千钧’先生,可是那逼着八国签订九方上海条约的千钧先生?

难道他来了港岛?”

陈少白道:“就是这位千钧先生。

也是机缘巧合,或是天意。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他来到港岛。

并且已经答应保护中山先生。”

他掉头对李玉堂道:“而今既万无一失,正好趁机宣扬。

报社要火力全开,大肆的把三民主义宣扬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觉醒。”

李玉堂呵斥了李重光一句:“回书房去。”

然后对陈少白道:“报社的宣传,一直是你负责的。

要多少钱,我给就是了。”

...

马三回到中华会馆,见了陆恒,把事儿说了。

陆恒听罢,笑道:“既如此,见一见也行。”

便即出发,奔金利源而去。

自英国佬占据了港岛,这地方从一个小渔村渐渐发展为对外的重要的通商口岸,渐渐繁华起来。

不过这种繁华,建立在向英国佬臣服的基础上。

所以再繁华,陆恒也不大多看一眼。

相比起来,调景岭那边的工厂区,在陆恒眼中,更可爱许多。

黄包车拉着两人到了金利源,阿四早等在门口。

他瑟瑟缩缩的,迎了马三,又偷偷打量陆恒,把人请了进去。

进了屋。

李玉堂和陈少白两人齐齐迎上来。

在他们眼中,此时看到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颀长、脚下行云流水,穿着却不怎么讲究的年轻人。

长衫、布鞋。

马三对他们点了点头。

陈少白连忙伸出手:“千钧先生,您好!”

陆恒跟他握了握手,又跟李玉堂拱了拱手:“找个僻静处,咱们说几句吧。”

两人一怔,连忙引着陆恒上楼,找了僻静房间,各自安坐。

陆恒道:“这次来港岛,本是六年未曾动弹,心中忽然心血来潮,静极思动。

又听说了马三建电厂遇到洋人刁难,便来这里走走。

倒是不曾想,遇到了这回事。”

说:“中山先生我是敬佩的,不知道还则罢了,既是知道了,当不能袖手旁观。”

陈少白激动道:“多谢千钧先生。”

陆恒摆了摆手:“陈先生比我年纪大,不必如此。

我说到底,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也只是这满目苍夷的大地上的一员。”

又笑着对李玉堂道:“李老板,我久闻你的大名。”

李玉堂笑道:“能闻名于千钧先生,这辈子值了。”

陆恒哈哈大笑:“每次与马三通信,多言及李老板。

李老板的行商准则,我深以为然。

行商如做人,当有良心,这是大多数的商人都做不到的事。”

李玉堂非常高兴,道:“过誉了,您过誉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