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4章 梅雷迪斯商会(2/3)

“他叫普德,曾经是一名上尉,现在是拉普泽斯分会的负责人。”

赵信和普德眼神对上,互相点头示意了一下。

波比见到这一幕,脸色微红,抱怨道: “见鬼,你们认识呢?”

“我的老师曾经是赵信将军的上司,这座商会是我老师开办的商会。”

飘在前面的萨勒芬妮笑着道。

“要不是当年将军和统领让我们退役,少说我也得再杀几年。”

普德凶戾的面容上带着些许怀念。

“你年纪大了,机会最好留给年轻人。”

赵信淡淡道。

“放屁!”

普德瞪了一眼赵信,“你年纪比我小几岁?”

“我比你强。”

听到赵信这句不带感情的话,普德一下子泄气了,有些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 “算了算了,今天老朋友带着将军的学生来,不说这些。”

萨勒芬妮灵动的大眼睛在赵信和普德二人间打转,虽然她现在听不到赵信的灵魂心声,但通过普德的心声,多半能推测出不少信息。

普德已经有60多岁了,在这个年纪,身体的旧伤加上生理机能衰退,让他的战力消退的很快。

在符文之地,至少要有英雄级才能在这个年纪保持战力。

当然,到了宗师级,无论多少岁都一样的强。

尤其是走武道一路,越老越强。

在普雷西典之战后,斯维因辞去军务作为失败者回了不朽堡垒,而瑞恩则是在封地停留了一段时间,遣散退役了部分留守士兵,只保留了年轻和实力强的那一部分。

格罗特、普德,还有不少她认识的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在那会退役的士兵。

但几乎她认识的每一个,无论是什么原因退役,似乎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随着行走,普德带领四人来到了西区。

面对像是大卖场一般的内部,萨勒芬妮几人瞪大了眼睛。

货架上摆满了各式的商品,许多人来来往往,不时发出讨论,又不时和商铺的导购说上几句,整个场景热闹非凡。

普德注意到几人的表情,挺了挺胸道: “梅雷迪斯商会是帝国最大的商会,所有东西都能在我们这买到,大到战争器械,小到锅碗瓢盆,包容万象。”

“那边人最多的是特产区,里面有卖弗雷尔卓德出产的冰蚕,恕瑞玛地区的麦酒,皮尔特沃夫的科技小玩意。

噢,还有西部平原产的小麦和稻米。”

说到最后,普德咧嘴一笑,眼神中带着轻蔑。

“阁下,你似乎很瞧不起德玛西亚?”

波比站了出来,微微皱眉。

“那倒没有,我们现在可得伺候好德玛西亚人,他们是我们的财主。

将军和统领的谋略还是无人能比。”

普德笑道。

“那你为什么?”

波比有些迷糊,刚刚普德明显露出轻视之意,怎么话语里却又很看重德玛西亚人。

“来这边。”

普德带他们来到德玛西亚的商品区,这里的东西很多,从衣服、食物到生活所用器皿,几乎应有尽有。

“好便宜啊.”

萨勒芬妮看着这些出自德玛西亚的生活用品,不禁发出了感叹。

一枚崔法利金币能换50公斤的稻米,5件人工手织的布衣。

不仅如此,在诺克萨斯一枚金币只能买1公斤普通畜肉,但在德玛西亚商品区,却能买5公斤。

“没错,他们的公民过得真可怜。”

普德脸上挂着嘲弄: “自从德玛西亚和诺克萨斯开通了贸易,那些贵族恨不得将家底都搬到我们这里来卖”

“你别看这里大多数是诺克萨斯人,但他们买的东西其实不多。

其中潜藏了不少来自德玛西亚贵族家的人,他们一次能买几车的东西。”

萨勒芬妮点了点头,好奇的打量着周围,重点在某些人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劳伦特家族、布维尔家族、冕卫家族、光盾.

几乎应有尽有,不过大多是为家族旁支办事的人。

毕竟雄都的家族嫡系,也不需要来这里 “这不是好事吗,他们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东西回去卖,还能改善下德玛西亚人的生活。”

波比有些懵懂道。

在没进这家店铺前,他们也逛了不少小摊位。

其中很多小玩意,深深的引起了她的注意。

比如,一个儿童用的小型飞行器,她刚好能坐下。

要不是她口袋空空,一个子也拿不出来,那飞行器早就是她的了。

那可是100崔法利金币啊!

等她有钱了,一定要做令人仰望的约德尔人!

“是啊,生活水准肯定能改善,我们还负责给他们量身定做一些有趣玩意。”

普德笑道。

听到他的灵魂心声,萨勒芬妮有些沉默。

商品的倾销,带来的后果只有一条,德玛西亚贵族对平民的压迫更甚。

为了从诺克萨斯和世界各地获得足够的享受,他们的支出必然会加大。

在这个符文之地贸易互通的时代,他们想要维持支出,必然也得加大出口。

而这些出口,只可能是从他们的领地平民产出。

原本只用干半天就能养活三口人的德玛西亚平民,现在或许得工作一整天,又或者得夫妻双方共同劳作。

以德玛西亚人的品性,贵族们只要给予一定的福报,并且适当的提供激励,就能让平民感恩戴德。

而这些简单的手段,在帝国赠与给德玛西亚贵族的书籍中都有写到。

上面记载了不少其他王国公国的案例,斯维因和她老师在书上评价了那些王国和公国奴役方式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这些的一切,或许刚开始贵族们会不以为意,但到了后面,必然会趋之若鹜。

表面上,德玛西亚贵族得到了更好的享受,平民则是用更多的努力换来了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法,帝国则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钱财、资源和劳动力。

看似,三赢.

要不是她整体学习过自己老师的理论知识,还看不出来其中的奥秘。

此消彼长,德玛西亚的威胁将降至最低.

萨勒芬妮看着一件件来自德玛西亚的商品,又看到波比一脸满意地称赞诺克萨斯大方,不由得泛起一股凉意。

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从来不只局限战争。

这句出自她老师的名句,她现在有点能理解其中意思了。

出来看看确实能收获很多。

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萨勒芬妮观察着周围,将整个商会作为了世界纷争的缩影,去体悟一些她曾经没有想过的问题。

在所有的商品中,她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来自诺克萨斯的商品,更多的以武器为主,要不就是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制品。

这些武器和机械远胜于其他地区,而且价格并不算太贵。

相反,来自德玛西亚的商品则都是以生活所需为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单价极低,但胜在量大。

往往,几吨的稻米小麦,才能换取一把出产自帝国的海克斯枪械。

而那种枪械,只不过是学院学徒练手的作品。

萨勒芬妮曾听奥莉安娜说起过,海克斯低端武器的机械生产线已经完成,几乎不需要太多人手,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就能大规模生产。

而那些原料和半成品,她则是在皮尔特沃夫的展区看到了不少,他们贩卖的都是制造机械原料或是一些小科技发明,像是独立制作人的手工作品。

相比起来,祖安区则更多的是炼金药物。

维克托并未因自己入主祖安,而让其全盘走海克斯道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