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3/5)

韩俊自然高兴经过简短的寒暄他也知道了那两个日本人的身份。

是小学馆的工作人员。

“这个就是韩俊《柯南》脚本的原作者。”

小林介绍着尽管早就听说过他可横山和谷口依然惊讶于韩俊的年轻那的那个脚本被青山老师通过画笔表达出来之后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

都让他们大为折服原本听赵大海说是他的家人以为是年纪差不多大的人才有这种阅历能写出那么多诡异的罪案来。

可完全没有想到。

他居然年轻到这种程度。

“幸会幸会!

我们拜读了您的脚本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只是您太让我惊奇了实在没有想到。

您居然这么年轻能不能告诉我您是怎么想出如此多悬疑的罪案的呢?”

谷口亮一见韩俊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初他们过来的时候拿了一册在小学馆内部印的柯南初稿为了跟身为中国人的原作看见面特意找人将对白翻泽成了中文。

当找到赵大海的时候以为他就是作者的俩人还特意给他看过。

大体知道韩俊写了一些侦破案件的故事的赵大海;没有等韩俊回答就笑着说道:“嗨。

他的父亲就是搞这个的。

他能写出这个来也不奇怪。”

虽然有小林的翻泽但文化差异摆在那里这句“搞这个的”

不仅横山和谷口不明白小林也是一头雾水追问了一句:“对不起赵先生这个“搞这个的。

是个什么意思?”

赵大海说道:“他的父亲就是警察。

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侦探。

这下明白了吧?”

心里暗笑这帮日本人的理解能力还真差。

本来这个问题韩俊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没想到三姨夫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如此出色的借口笑着点点头。

听到赵大海的解释两个小学馆的工作人员一脸恍然的表情。

难怪他能写出侦探故事敢情人家家里就有“业内人士”

平常能听到一些罪案。

加以演绎不难想象他可以写出这种类型的脚本来。

“原来如此!”

横山健太点头说道转而折身从随行的包里取出一本制作精美的小册子双手递给韩俊说道:“韩先生这是鄙社旗下的漫画家。

青山岗昌老师根据您的脚本手绘的初稿《名侦探柯南》青山老师是鄙社一位十分有实力的漫画家。

如果您能将《柯南》剧本的版权转让于鄙社鄙社不仅将用最好的漫画家来精心绘制也会用最大的投入来将这本漫画推向市场。”

随意地翻阅着这个由文字转化为图片的故事的韩俊也觉得颇有意思。

只不过在当时他所接触的漫画。

大多是《圣斗士》、《七龙珠》、《机器猫》之类青山网昌所绘制的《柯南》于他之前所见到的漫画画风迥异。

实在让他自己也说不出好坏不过儿童形象的“柯南”

倒也挺可爱的。

韩俊大体翻看了一遍微微一笑。

淡淡地说了一句:“不错挺好的。”

他的这种表现让横山健太大为放心。

在来之前他就生怕原作者对于漫画家画风不满而要求更换漫画家。

实际上在小学馆的内部经过许多人的研究和翻看都认为青山网昌的再风是最为适合《柯南》这个故事的如果这个柯南让高桥留美子来画很难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管是青山网昌本人还是看过这个漫画初稿的人都觉得《柯南》简直是给青山量身定做的一般。

“很高兴您能喜欢我觉得。

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商讨一下版权转让的问题了呢?”

横山健太带着一脸谦和的微笑说道。

韩俊不动声色地说道:“好的。

我也想听听你们这边具体准备如何操作这件事。”

几人坐了下来横山健太一边说小林一边同声翻释倒不会影响沟通的度。

“韩俊先生在此之前。

我想先弄清楚。

您手里的剧本还有多少?”

进入谈判阶段。

横山健太正色道。

韩俊故作思索了一下《柯南》可都是笔记里记载的他哪里有什么存稿说道:“存稿并不多手里大约还有四十多个案件的样子。”

得到了这个数字横山健太微微有些失望四十多个案子即便青山老师再能拖也就风口桑出头的样子疑惑道!

“难道您在密年里都没二做吗?”

非俊听了大圃他哪里有空?

转而面带难色地说道:“实际上一年多都没有收到回复我以为没有结果了所以就没有继续进行创作。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毕竟一个以侦破为主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偏离主题的。”

横山健太略一思索觉得的确是这样。

转而笑道:“那好吧我们就买下您手里所有稿件的版权并且要求续写的权利这样没问题吧?”

韩俊道:“那这要看你们的出价是多少了。”

松田美助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一早就叮嘱横山和谷口给他的价格务必让对方满意越快越好如果拖的久了对于迅推向市场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横山是为小学馆工作的他能了解一个本出色的漫画。

售卖漫画书只是其中之一变卖电视版权改变电影版权以及漫画周边比如卡通人物的形象等等这一系列的版权最初之始便是这个故事的版权。

只有得到了原作者的作品转让剩下的东西才能转化为利益。

是以。

给这个中国人的费用务必一步到位。

一旦扯起皮来老板一定不会满意。

遂说道:“根据我们社长的意思。

您作品的转让我们希望以买断的方式进行初步定价一百五十万人民币”

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

不待韩俊说什么赵大海却留了个心眼儿。

他在海南出版社有相熟的朋友。

出版一本图书作者是有版税拿的。

如果销量好作者的收入会很高但如果买断显然就是一锤子买卖。

不管卖的好坏都跟作者没有任何关系了。

如果日本人不来仅仅是打个电话那么赵大海觉得一百五十万的价格就已经是天价了。

可他们却来了这样一来不禁不让赵大海往深处里想如果他们对这个作品没有信心。

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

而此时说出要买断而且价格这么高那么这个作品未来的前景”

岂不是很好?

待他说完赵大海悄悄附到韩俊的耳边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诉了大外甥。

而韩俊在此之前签订的合同不知道有多少。

如何签订一份对双方都有利的合同才是良好合作的保证。

实际上听到了日本人居然给出这么高的价钱不明就里的弗俊本想一口答应毕竟铜矿现在急需资金来扩大生产和应对日后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退股风潮有了从二虎那敲来的一百万加上日本人的这一百万。

起码在资金上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