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 头号选手(2/2)
,他才有可能去看这部片子。
但是,大部分不认可“断背山”
的人——或者认为假如自己看了会不认可的人——都压抑自己的怒气。
他们认为这是一部严肃的、感性的电影。
即使是摩.
门.
教的教徒们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而且这还是一部同性恋西部艺术电影——三种完全不时兴的类型加在一起。
“断背山”
步调缓慢、一丝不苟。
杰克与恩尼斯,1963年的一个寒冷夜晚在牧场上相逢,这两人不是英雄也不是恶棍——而且一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们感受到爱情与欲.
望,无论向自己或对方都说不清楚。
他们表达热情的方式,有温柔也有侵入,还有打闹。
“我不是变态”
,恩尼斯坚持,而且他娶了像雌鹿般温驯的艾玛。
“我也不是”
,杰克坚称,他也娶了喜欢当家作主的德州姑娘露琳。
但是,在六十、七十年代,两个男人一直偷偷幽会,背叛了妻儿。
电影对此并不做评价,只是带着同情心在观察。
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够获得社会各阶层、各种政治立场的的观众。
这部片子令人心碎,因为它呈现出两个强壮男人——还有他们的女人——漫长的心碎过程。
埃文-贝尔的加盟,对于“断背山”
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因为埃文-贝尔不仅是编剧,还成为了电影的制片人,更负责了电影的发行,这让“断背山”
在面临加倍的压力之余,也获得了双倍的注意力。
在遭到了戛纳的拒绝之后,威尼斯的金狮奖和多伦多的掌声,让“断背山”
剧组开始嗅到了玫瑰花香。
十一工作室并没有隐藏本片的同性恋主题——像米拉麦克斯公司处理“乱世浮生”
那种做法,但有意思的是,片中的几位演员全部都是异性恋。
杰克-吉伦哈尔和克里斯滕-邓斯特正在交往,埃文-贝尔更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最近似乎和安妮-海瑟薇交往甚密。
“断背山”
代表的是多大的文化转变?
“这是第一部红州(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如果某州的选举人团票被保守的共和党赢取,就会把该州标示为红色;如果是开明的民主党赢取,则是蓝色。
所谓红州,就是共和党居多的州,立场比较保守,许多人反对同性恋)的同志电影,”
这是来自“电影评论”
的说法,“片中有男子汉气概、男人味、举止像异性恋的男人骑在马背上,结果却是一个同性恋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在红州蓝州都取得了认可,即使在是小岩城、伯明翰、德州沃斯堡都有惊人的票房。
事实上,美国人就是美国人。
或许有些地方,整体的政治立场有所偏向。
但是越过了州界依旧还是美国人,并不会变成另外一个物种。
美国人会互相交谈、会听别人说话。
“断背山”
证明了这一点。
有震撼性,引人好奇,主角的表现惊为天人,一部让你思考、流泪的作品。
难怪“断背山”
做到了突破。
在接下来的颁奖季之中,“断背山”
是毫无疑问的头号选手。
“时代周刊”
的这篇评论获得了整个舆论界的认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媒体都认为,“断背山”
因为其思想的革.
命浪潮,还有政治的正确性,势必将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奥斯卡。
上一辈子,“断臂山”
没有能够做到的事,这一次,是否能够发生改变呢?
爆发求月票,求订阅!
稍后还有一更。
<>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飘天文学www.
PiaoTian.
com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