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54555章 核讹诈与国际军火贩子(3/3)

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主要突击指向维堡方向。

进攻首先从地峡东段开始,企图吸引芬军预备队东调,随后在地峡西段实施主要突击。

芬军集中2个军计5个师的兵力防守该地,首先以掩护兵力在保障地带防守各个狭窄的接近地。

昼间,芬军以近战火力配合以有利条件下的阵前出击杀伤敌有生力量,以各种反坦克兵器从近处摧毁苏军坦克。

夜间派出滑雪小分队袭扰苏军后方,突击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苏军,把苏军打得疲惫不堪。

尽管苏军投入1个梯队又1个梯队,轮番进攻,但由于未弄清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和保障地带,未查明芬军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物配系,再加协同不灵,指挥不善,到12月底,在付出重大代价以后只攻占了芬军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这时苏军已无力突破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被迫就地停止进攻。双方形成对峙,转入袭扰战。

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苏军2个师大部被歼,被迫转入防御。苏军第8集团军辖5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分南北两路实施进攻。其任务是从翼侧牵制芬军宾力,配合第7集团军的进攻。越过边界后,苏军遭到芬军2个师节节阻击和游击队夜间的袭扰,进展缓慢。

6天后,北路集群前进了40公里。在托尔瓦湖地区,双方发生激战。结果,苏军伤亡5000余人,补给无源,被迫转入防御,再也未敢进攻。南路集群前进40余公里后,在基泰莱地区进行1个多月的攻防战斗,到3月1日,被芬军分割、包围、补给中断,2个师大部被歼,伤亡1.9万余人,其余兵力龟缩后退,转入防御,直到战争结束。

在边界中段,苏军2个师被歼,余皆退守。

苏军瓦西里?

伊万诺维奇?

崔可夫的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

南路集群沿两条被深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

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索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

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

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在芬军第3军亚尔马?

西拉斯沃的指挥下,到三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

索木斯萨耳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苏军北路集群越过边界后未遇抵抗,到4月16日接近到波的尼亚铁路东端终点站凯米湖,对芬军造成极大威胁。芬军从预备队抽调1个营配合边防部队对苏军翼侧进行了连续突击。该路苏军因摸不清敌情,只好退守萨拉,在该地因受到芬兰游击队不断袭扰,一直未敢采取积极行动,直到战争结束。

在战线北端,苏军夺占贝萨谋等地。苏军第14集团军辖2个步兵师在北方舰队配合下向巴伦支海岸方向进攻,未遇芬兰抵抗,很快占领了贝萨谋港和雷巴契半岛,封锁了芬兰通往巴伦支海和挪威的通道,随即就地转入防御。

1939年4月,苏军当局鉴于各线苏军损失惨重,决定停止进攻,重新拟订作战计划,组织新的进攻。

5月7日,在卡累利阿地峡成立了西北方面军,任命原基辅军区司令谢苗?

康斯坦丁诺维奇?

铁木辛哥任该方面军司令,接替梅列茨科夫担任前线总指挥。

该方面军下辖第7集团军和新成立的第13集团军。

同时,向苏芬边界增调了24个步兵师、20个炮兵团和15个新建的航空兵团。

该地苏军加强了侦察与训练,演练了突破预有准备防线和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有效方法。

这时,芬军也调整了该地的兵力部署,将一线兵力由5个师增加到6个师,在纵深只保留1个师作为预备队。

对于苏芬战争,中华帝国一直处于关切态度。

表面上是中立,但是实际上却是向芬兰积极提供军事援助。

中华帝国确立了核讹诈的世界霸权地位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爆发战争,总能够从一方或者双方阵地上找到中华帝国出口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中华帝国此时已经被全世界各国公认为国际军火贩子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向交战国出口武器,而不是走私。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www.ptwxz.com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