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廷议(二)(1/2)
李鸿藻见王辰浩狡辩,干是又道:“你是他们的上司,手下人犯了错,你这个做上司的也有管教不严之责。”
王辰浩笑道:“李大人又抬举我了,刚才大家伙还在议论呢,我不过只是个次大臣,海军部可是恭亲王这位海军大臣掌管着呢!”
好吧,完成再次无耻了一把,把恭亲王奕这个法宝寄了出来。
恭亲王一直悄悄的呆着,冷眼旁观。见王辰浩把他抬了出来,当即心中大骂王辰浩无耻,但却没办法,只好出列道:“启禀皇上,老臣无能,未能掌管好海军部,请皇上降罪!”
李鸿藻将奕出来说话,当即愣住,顿时给气得半死。
光绪心中苦叹,暗道翁同he和李鸿藻二人白活了这么多年了,竟然拿王辰浩这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没办法,还被人家耍的团团转。想到他自己也被王辰浩耍了好几次,心中略微平衡了一下。
光绪看向奕,也不由得叹口气,海军部真正的话事人是王辰浩,奕只是摆设而已。但王辰浩却拿奕当挡箭牌,实在是太无耻了。
“〖日〗本人贼心不死,给他们些教讪也好。何况,当年丰岛海战,也是〖日〗本人无礼在先,现在我们这么做也是还施彼身!”
接着,光绪道:“这件事海军捋士们做的对!朝廷当重重有赏!”
满朝文武百官当即大呼皇上圣明,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随后,光绪同文武百官们商议〖日〗本对华宣战一事,以及英美两国对华发起外交攻势该如何应对。
王辰浩力陈〖日〗本对华宣战不过是为了维护面子而已,实际上〖日〗本海军没有力量威胁到清帝国沿海周边。而〖日〗本已经让出了朝鲜半岛,没有陆军可以登陆清帝国沿海周边因此不用惧怕〖日〗本的宣战。
光绪和满朝文武大臣们也赞同王辰浩的看法,不过在是否向〖日〗本宣战的问题上再次产生分歧。
一部分朝臣们认为既然〖日〗本已经对清宣战了,那么清帝国就该反过来对〖日〗本宣战,不然还以为怕了〖日〗本人。但一部分朝臣也担心宣战并不是好事,一旦处于战争状态,各国列强将会宣布中立,很对清帝国在海外的武器订单将会被冻结。
兵部尚书铁良出列说道:“启禀皇上目前朝廷在英国订造的几艘战舰当中,两艘战列舰登云和踏云即将回国,这个时候宣战恐怕英国人会像甲午战争期间一样,冻结二舰的出关手续。”
军机大臣刚毅不赞同铁良的观点他说道:“现在的情况跟甲午期间不同了,英国更加看重跟我们的关系,而不是〖日〗本。因此不大可能扣押我们的战舰出关。同时〖日〗本的两艘战列舰也在英国建造,好像跟我们的战列舰差不多同时完工。如果扣押了我们的战舰,〖日〗本人的战舰也会被扣押。”
铁良反驳道:“战列舰具有决定海战的作用登云级战列舰作为当前世界海军强国中最强的战列舰如果被扣押,吃亏的是我们。
另外,俄国人虽然跟我们结束了战争状态,可是日俄关系现在越来越紧密,不排除俄日同盟联合起来。
〖日〗本没有海军,但是俄国人有而且俄国远东舰队新增了四艘主力战舰,海军力量不比我们的海军弱。
虽然俄国陆军远在欧洲不方便来远东,但是〖日〗本人有。
〖日〗本常备陆军十九个师团,只要俄国帮忙,就可以投送到朝鲜,攻击大清。”
王辰浩有些惊诧的看着铁良,暗道此人并非庸人,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当初把他赶出北洋陆军那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可能的话,收服此人为我所用应该不错。
王辰浩心中如是想着。
铁良的话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光绪可没有他那种战略眼光,当即没了则,于是看向王辰浩。
“王爱卿以为呢?”
王辰浩说道:“是有这种可能!”
满朝文武大臣们当即哗然,不过王辰浩随即话锋一转。
王辰浩接着说道:“不过,这种可能xing极低!就算日俄同盟,以〖日〗本和俄国的经济状况,目前都无法支撑。反过来,我们的海陆军现在完全有能力同时跟日俄开战。”
奕问向王辰浩,道:“你不是说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一个俄国都对付不了吗?”
王辰浩点头道:“没错!以我们现在的几万新军无法跟俄国几百万大军对抗,但还是那个老话题,几年内俄国人没精力跟我们作战。〖日〗本也不比俄国好到哪里去,他们也不可能派出军队登陆朝鲜远征。
不过,三年或者五年后就不一定了,那时候〖日〗本和俄国都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朝匕来,而且俄国修通了西伯利亚铁路,把军队运到远东,〖日〗本完成重建联合舰队的目标,那时候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我们的强敌,如果联合起来嗯嗯!”
王辰浩嗯嗯两声,虽然没往下说,但是他的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满朝文武大臣们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光绪叹口气,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呢?王爱卿你的看法呢?”
“宣战!”
王辰浩斩钉截铁,底气十足的说道:“不出几个月,我就会让〖日〗本人跪地求饶!”
看着王辰浩底气十足的样子,光绪打心里羡慕,同时也似乎有了底气。
“王爱卿看起来已经有足够的对敌策略了,不妨说与朕和众大臣们听听。”
王辰浩领命,于是说道:“对付〖日〗本很简单,〖日〗本是岛国,资匮芝,明治维新后以输出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为主要经济来。
〖日〗本的商品依赖对我们的出口。
宣战后,朝廷废除给〖日〗本的所有优惠国条件,废除与〖日〗本的一切条约,所有通商口岸禁止进口〖日〗本货物,禁止出口给〖日〗本原材料。
这样,〖日〗本的经济将遭到重创。
同时。
〖日〗本海军现在非常弱小,我们的海军封锁〖日〗本各个重要港口城市,围困〖日〗本进出口贸易。
同时,海军攻击〖日〗本重要海岸城市,打垮〖日〗本国民的意志。这样双管齐下,他们坚持不了几个月时间,必然向我们求饶。”
王辰浩说的有道理,满朝文武大臣们都听明白了。顿时符合王辰浩的话,改口支持对日宣战。
铁良也不再坚持,他更明白王辰浩的战略战术思想,这种以经济制裁为主,战争手段为辅的战略实在是高明,铁良不得不承认在他面前的王辰浩是一个超然的军事家的存在,他顿时感觉自愧不如。
光绪也明白了矢部分,问向铁良和奕二人。
“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铁良和奕对望一眼,齐声道:“臣无异议!”
接着满朝文武大臣们齐声道:“臣等附议!”
光绪见所有人都同意了,当即拍板。道:“军机处即刻拟旨宣战。
〖总〗理衙门也当立即考究言辞,通电全国,并取得各国驻华使领馆之谅解!”
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几个大臣当即领旨。
接着,恭亲王奕再次询问道:“皇上,英国和美国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老臣无能,实在不知道如何答复他们,请皇上明示!”
光绪一听这话当即很纠结,奕可是外交老手了,他都不知道如每答复英国人和美国人,光绪就更不敢献丑了。
光绪看向群臣,向找个能说会道的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把头放低,都不想出头。
一干文武大臣们低头附身,光绪在上面往下看根本分不出谁跟谁来。但是,他可以认出来一个人,那就是王辰浩。
没办法,整个金鉴殿内,除了皇帝最耀眼之外,就属王辰浩的官帽官服最扎眼了。王辰浩的官帽上面可是三眼huā翎,其他文武大臣们基本上是单眼huā翎,这王辰浩可谓鹤立鸡群。
“王爱卿有何建议?”
王辰浩心想,这等麻烦事情还是不惹为妙,没啥好处。于是回答道:“启禀皇上,微臣哪有什么建议?一切全凭皇上做主!”
王辰浩又推给了光绪,摆明了就是不插手,让光绪自己解决去。
光绪很郁闷,这时奕突然道:“启禀皇上,王大人自幼生于海外,熟知洋人洋务,况且去年周游列国,深得各国政府欢迎。臣以为,跟英国人和美国人谈判解决外交争端非王大人莫属。”
光绪顿时乐了,也不给王辰浩机会,当即拍板道:“就依着恭亲王的建议,命王爱卿全权处理此事!”
王辰浩气得直翻白眼,暗讨这个恭亲王果然是个老狐狸,刚才吃了一亏这么快就报复了回来。
“皇上,微臣”
“怎么?王爱卿要抗旨不成?”
“微臣不敢,微臣遵旨!”
王辰浩生怕给了光绪借口发飙,当肛领命。
※※※※※※※※※※※※※※※※※※※※※※※※※※※※※
※※※※
6月3日,清帝国皇帝光绪下诏对日宣战,军机处发妻文至全国各地各省督抚知晓,但是并没有要求进行全国战争总动员,只要求沿海各加强戒备。
清帝国〖总〗理衙门大臣奕向驻北京各国公使和领事发出通告:“帝国政府为使清日之间之争议合理解决,并使彼此关系永远协调,虽曾使用各种光明正大之手段,但迄今显然未奏其效。为解决此事,本大臣荣幸地通知阁下:帝国与〖日〗本国现进入战争状态。”
随后,清帝国〖总〗理衙门又陆续向各国公使馆致送保护各国商民教士的照会,称:“现与〖中〗国寻衅者只〖日〗本一国,此外有约各国悉皆交好如常。”
紧接着,〖总〗理衙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废除于〖日〗本一切不平等条约、合约、合同,禁止进口〖日〗本任何产品,禁止出口给〖日〗本任何物资,废除与〖日〗本最惠国待遇,禁止〖日〗本侨民、商人在华行走,包括但不限于列强租界区。
与此同时,王辰浩也电令北洋陆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令在琉球王国的志愿军四个师加紧休整,做出登陆〖日〗本作战的姿态。命令海军准备攻击〖日〗本沿海城市。
6月4日。从上海出发的快船分别抵达那霸岛和奄美岛,分别向志愿军指挥部和海军舰队司令部传达了王辰浩的最新命令。
那霸志愿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奄美岛开拔。而在奄美湾的邓世昌接到命令后,当即下令全舰队向〖日〗本出发,途中召开作战会议,制定袭击〖日〗本沿海各大城市的计划。
各国列强驻华代表按照国际惯例,在两个宣战国之间推行人权,纷纷要求清政府保护〖日〗本在华公民免遭虐待。
对此,当天〖总〗理衙门复照各国公使和领事,同意保护〖中〗国境内的〖日〗本公民免受凌辱。
随后,欧美各主要国家,除俄国外。
都先后声明局外中立。
俄国表示清日战争再次爆发,恐bo及俄国远东之安全,因此俄国暂时不表态。
实际上,俄国正在加紧跟〖日〗本政府进行磋商,商议结成日俄同朋共同对付清帝国一事。
但是〖日〗本政府态度暧昧,迟迟不做回应因为〖日〗本担心一旦跟俄国结成同盟将会彻底把英国推向清政府一边,这对〖日〗本未来之亚洲政策是十分不利的。
英国和美国虽然选择局外中立,但是英美两国都有所保留,正就清帝国海军攻击两国商船一事跟清政府〖总〗理衙门纠缠不清。
英国见俄国没有选择局外中立,加上日俄两国最近走的很近来往密切,英国多个情报部门都侦则到俄国试图拉拢〖日〗本结盟对此英国很担心。清帝国现在的力量强大了起来,正是英国可以借助来对付俄国的重要砝码,因此英国当局要求尽可能的淡化这次外交冲突。
对于美国来说,此时的美国政府正是具有侵略xing的共和党上台。
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其国家形式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入垄断帝国主义时代,美国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封闭式发展后,国内经济可以抗衡国际冲击,因此其经济开始转向出口,这就要求美国扩大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