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布阵(1/2)
后妃的病情越来越重,而苏杭却始终不见踪影,就连国主,都已经多日没来这里了。
整个国都,都在传说后妃将死,更有不少人摩拳擦掌,准备找他的麻烦。
戴心远不怕有人找麻烦,姐弟俩的生父母,早在许多年前,便在与凶兽的战斗中殒命了。
两人相依为命,直到遇见国主,被其带回国都。
这个世界上,除了姐姐,戴心远没有第二个亲人。
如果后妃死了,那他就算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后妃的病情,第一次有了好转的迹象,戴心远心里也升起了几分希望。
他手掌按在大缸上,不顾那刺骨的寒气,将皮肤都冻的要裂开,说:“姐姐,你放心,周老弟来了,他一定可以救你!”
后妃勉强转了下头,看一眼戴心远。
她很想说些什么,却又没有力气,也没有那个胆子,只能闭上眼睛,把所有的事情,都藏在心里。
“你们两个,不准接近三米范围内,否则格杀勿论!”
戴心远站直了身子,盯着那两名侍女,冷声说道。
两名侍女看那了眼泡在寒冥死水中的后妃,这才轻轻点头,算是应声。
随后,戴心远出了居所去找苏杭,陪他一起准备阵法材料。
要救治后妃,所需的阵法,最少也要高等级别。
这种阵法涉及的东西很多,不仅需要一些珍贵的材料,还要对法阵有极高的理解。
因为这不是固定模式的阵法,而是引导性的,属于临场发挥。
好在苏杭早就做了推演,对于如何布阵胸有成竹,现在准备起来,倒也算得上顺利。
在这个过程中,宋温纶对苏杭是越来越佩服。
无论他拿起什么样的材料或者灵药,苏杭都能把之讲的头头是道。
一些别人知晓或者不知晓的,他张口既来,没有半点犹豫,显然早就熟记于心。
宋温纶好奇的问过苏杭从哪学得这些知识,苏杭回答说:“一些古籍,以及日常修炼。”
这个答案,把宋温纶气的鼻子都快冒烟。
丹道发展,才几十年而已,哪来的什么古籍能记载如此高深的东西?
至于阵法,比丹道资历还要浅,更不可能留下所谓的古籍经典。
宋温纶只当苏杭是故意欺瞒,索性不再问了。
他哪里知道,苏杭实际来自几千年后的修真世界。
那个时代关于炼丹和阵法的古籍,到处都是,随便拿来一本,在如今可能都会被人当作至宝。
几人准备材料的时候,戴心远派去找国主要许可的人,也将消息带到那处最为华丽的宫殿中。
不过,国主闭关修炼,负责传递消息的是,是一位宫殿守卫。
那守卫站在国主闭关之所门前,将消息叙述出来。
用大量灵石堆砌的平台上,一身薄衣的国主睁开了眼睛。
他的样貌似中年,棱角分明,尤其是那眼眸,仿若两道利剑。
开合之间,有神光闪耀,令人不敢直视。
“是何人?”
声音从密室中传了出去,四周的天地之力,都随之产生涟漪。
仿佛这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如同天威。
宫殿守卫连忙回答说:“是一个姓周的小子,修为在显魂中期,毫无名气可言,估计是戴心远不知从哪请来,招摇撞骗碰运气的。”
过了一会,密室中再次传来国主的声音:“放他进去吧。”
守卫应了一声,这才低头后退离开。
而密室中,国主眼中的神光更加鼎盛。
“不管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切,后妃,你终将一死。”
国主轻声道:“而我,将踏出这传说中的一步,达到无人可及的层次!”
他的眼睛,缓缓闭合,那神光也逐渐收敛。
四周的天地之力,不断涌入他体内,若让其他天人境看到,一定会非常吃惊。
因为国主是在吸收天地之力,而非简单的借用或者驱使,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自古以来,天人境还无人能做到这一点。
许可的口谕,被带回了后妃宫殿,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经过几人的努力,阵法材料终于准备齐全。
苏杭拿起用心月明石磨成的粉尘,混合兰心草与荒海细沙融合的土黄液体,然后在院落的地面上,细细勾勒阵法边缘。
阵法的轮廓并不是特别复杂,但在勾画的过程中,要不断牵引灵气融入其中。
只有这样,那一道道阵纹,才能产生预期的作用。
当初刚刚回归地球的时候,苏杭勾勒一道简单的阵纹都很费劲。
而如今,这座最少也是高等级别的阵法,他只用了短短五个小时就勾画完毕。
虽然体内的灵气也消耗一空,但在恢复灵丹的帮助下,很快就弥补了过来。
旁边的戴心远将已经准备好的其它材料递过来,苏杭把它们一一摆在固定的位置。
如同盖房子一般,不知不觉中,这里出现了一圈没有顶盖的围墙。
随后,苏杭又在那用各种材料混合的“墙体”
上,刻画着更加细微的阵纹。
这是非常繁琐的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阵法的理解能力。
这次勾画,苏杭用了九个小时才算完成。
将手中的中等灵笔放回储物袋,苏杭转头看向戴心远,问:“寒冥死水有变化了吗?”
戴心远点点头,说:“我刚刚去看过,已经出现了细小的晶体,但数量并不算多。”
苏杭抬头看了眼天空,两颗日星分别落下,距离月星升起,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再等一等,什么时候那些晶体的数量足够,什么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步。”
苏杭说。
戴心远自然没有异议,而宋温纶却好奇的问:“你说的晶体是什么?”
“寒冥死水号称至阴至寒,但实际上,它的寒意在所有材料中,只能算中上。
不过,因为它可以吸收其它的寒意,品质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地步。”
苏杭话语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要不要接着说下去。
看到宋温纶一脸认真的听讲,他只好接着说:“当寒冥死水中蕴含的寒意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结出寒晶。
这种晶体,仅仅一颗,便能冻结一座大湖。”
“但它和后妃的病情有什么关系?”
宋温纶更加不解的问。
“当然有关系。”
苏杭回答说:“寒晶代表了最精纯的寒意,用它把后妃与阵法相连,便可将其体内寒意导出,却又不破坏后妃的肉身与经脉。”
“原来如此……”
宋温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接着,他又问了很多与这座阵法有关的问题,包括那些灵药的作用。
苏杭没有藏私的打算,既然宋温纶在国都也算有几分权势的人,那么与其交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戴心远,都有好处。
用一座平时没有太大用处的特殊阵法,换取一份实质性的好处,苏杭自然乐得做这买卖。
在两人一问一答的时候,日星渐渐落下。
当这两颗耀眼的星辰,隐没于地平线之下后,另一颗圆滚滚的银色星辰升起。
修真世界的月星,没有地球上的阴晴圆缺一说。
它始终都是那么的圆,从未发生过改变。
用地球的物理知识,是没办法解释这件事的,因为月星不变,就代表它与修真世界的距离乃至角度,始终保持一致。
可问题是,无论身在何处,看月星都是同一个样子。
有时候,苏杭会想,修真世界会不会只是一个平面,而非地球那样的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