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12.好自为之(2/2)

对这座城市,他已经完全失去好印象。

看样子,不需要呆一周,直接就可以去香港找罗华录琴曲了。

一边思索着是直接买火车票回环安,还是在这里等邓佳怡把通行证寄过来,前面忽然开来一辆车子。

车灯闪了闪,苏杭停下步子,看着那车停下。

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下车后走来,盯着他看了几秒后,问:“你是苏杭?”

苏杭与之对视,点头,问:“你是谁?”

“我叫忻文林,是苏家的人。

严格来说,和苏家也算有亲戚关系。”

那看起来有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回答说。

苏家的人?

苏杭皱起眉头,以为对方是来找麻烦的,毕竟他刚刚训了苏兴业一顿,还被苏长空直接下令赶走。

然而忻文林却没有如想象中说难听话,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支票递过来,说:“这是白老让我转交给你的,作为苏家对你们这一脉的补偿。”

白老?

苏杭有些疑惑,他认识的人里,姓白的很少,而能称得上老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他瞥了眼对方手里的支票,上面是一百万,倒也不算个小数字。

刚赶走自己,却又拿一百万做补偿,苏家这是什么套路?

忻文林看出他的不解,便说:“白老是苏氏的管家,前后已经服侍了三代人,从老太爷开始,就没离开过老宅。

在苏氏,他的地位也许不如家主,但论威望,就算家主也要礼让三分。”

苏杭从这话语听出,忻文林应该是白老的手下,最起码,他对这位管家的忠诚度,要比对苏氏更甚。

否则的话,不会说出这种有些不敬的话语。

当然了,忻文林也没撒谎。

白老原名白承安,爷爷曾是大清朝的举人,父亲也在民国时期担任过省长一职。

后来国家解放,白家被当作落后分子批斗。

若非老太爷看他样貌清秀,写的一手好字,强行从卫兵手里夺了过来,白承安可能早就被送乡下改造去了。

而后,他跟着老太爷做起帐房先生,后来又当了总管。

几十年下来,这位已经年近八十的老人,成了整个苏氏,最年长的人。

就连苏长空,也比他小了两岁。

如此人物,自然威望很高。

平时苏长空有一些决定不了的事情,甚至都要征求他的意见。

但得了如此大的权力,白承安始终没有逾越主仆的界限。

他矜矜业业,恪尽职守,真正把自己当成了苏氏的一份子,只为报答老太爷当年的搭救之恩。

这样的人,如何能不值得别人敬重?

哪怕李家如今掌权的那位二爷,和白承安见面,也是平辈论交,还要喊上一声白老哥。

人人都说,得天下易,得白承安难。

由此可见,他的忠诚和个人能力,是多么令人钦佩。

如果没有他,苏氏早就垮了,根本轮不到李家动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