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要深挖(1/2)

第一百零九章 要深挖 两个让潘宝山头皮发麻的人是赵铭和丁薇。

潘宝山第一反应就是鲁少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取悦赵铭,向他贡献了丁薇。

第二反应就是自责,后悔牵线让鲁少良接触了赵铭。

丁薇是有那个病的,这么一来赵铭被染上,回去再传给刘海燕,那可真是害人不浅!

懊恼不已的潘宝山回到酒桌,李大炮发现了他有些不对劲,问怎么回事。

潘宝山说喝多了,突然涌上酒意,有些顶不住。

彭白来说那不是很扫兴,等会还有活动。

“李所长,等会你陪彭处长去活动吧,我先回房间休息,今天状态实在是差劲。”

潘宝山对李大炮说。

李大炮也不多想,“那你就先休息。”

这一夜,潘宝山几乎睁眼到天亮,他思来想去,还是得把事情告诉刘海燕,而且还得亲自跟她说。

本来这些最好是通过刘海燕来传话,但潘宝山不想让她知道那些恶心事。

可是,面对刘海燕如何开口,又该从何说起?

这时潘宝山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刘海燕用避孕套的事。

刘江燕拿给她很多,但据他估算,刘海燕用量不该那么多,因为赵铭回家的次数并不多。

难道刘海燕知道赵铭在外面不老实,怕被沾上什么病而加大用套量,一次用几个重叠防护来确保安全?

要是那样的话,或许就用不着向她提醒注意防护了,而且也可以避免尴尬开口。

不过,潘宝山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这件事上,绝对不能犯第二次错误了。

上次就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赵铭有足够的防范意识,不会发生意外,结果还是被路少良那狗日的给祸害了。

这一次,决不能再犹豫,该说的一定要及时说出来,分秒不误。

潘宝山决定,回富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刘海燕,告诉她真相。

潘宝山主意已定,和李大炮回到县里,招呼一打就走了,他直扑刘海燕办公室。

现在进县委县政府大楼没有丝毫障碍,农业局副局长找县领导汇报工作太正常不过。

不过通报还是必须的,值班人员跟刘海燕通了电话,潘宝山才上去。

站到刘海燕办公室门前,潘宝山稳了稳情绪,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很平静。

“哟,小潘来了,请坐。”

刘海燕知道潘宝山要来,已经倒好茶水,“喝点茶吧”

“大姐你真客气。”

潘宝山笑了起来,“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呵,在单位形成了习惯,来的都是客。”

刘海燕道,“今天过来什么事?”

潘宝山挠挠脑袋,想到事情重大,也顾不得好不好意思,说道:“大姐,昨天跟朋友去市里办事,不巧撞到一件事,发现姐夫跟一个女人在一起。

那女人曾经在县接待办呆过,我认识,而且还知道她有那方面的病,所以……”

说到这里,潘宝山就停住了,下面的事不用说,刘海燕肯定明白。

刘海燕听后反映不大,只是“哦”

了一声。

过了好一会又说了句,她跟赵铭已经有两年没同过房了。

潘宝山一听,很是宽慰,他从一开始就察觉到刘海燕和赵铭之间关系不太正常,没想到还真是。

好!

潘宝山差点叫出声。

总归刘海燕的危险已经降到了最低,不过也不排除另类传染,比如共用洗漱用品之类的间接接触,也有可能。

“大姐,不管怎么说还是小心点,间接传染的途径还是挺多的。”

“嗯,小潘你不用说了,我知道。”

刘海燕笑笑,“最近工作如何?”

“工作上很好,各个经手的项目运行得都还不错。”

潘宝山见刘海燕转了话题,知道她已无意就那事说下去,索性就汇报起来工作。

上次刘海燕说过,明年她有可能分管农业,现在正好先预演一下,“在夹林搞的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现在已初具雏形,再过一个月左右应该基本建成,到时打算请市报记者采访一下,宣传宣传。”

“那不正好就到年底了嘛,不过总体来说,速度还可以。”

刘海燕道,“宣传报道方面,如果需要说话,我那边也还有些关系。”

“已经跟记者说过了。”

潘宝山道,“之前搞过几次报道,跟报社那边不陌生。”

“嗯,那好。”

刘海燕点点头。

感觉说到这里差不多了,潘宝山站起身来,“那我走了大姐,回去就跟记者联系下,看最近什么时候去夹林采访一下。”

出了刘海燕办公室,潘宝山感到特别轻松,刘海燕不跟赵铭沾身子就好。

不过他也感到很不解,既然这种情况持续两年了,那刘海燕要避孕套干什么?

难道她还真另有其人?

想到这里潘宝山有点不舒坦,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只雄狮,在一定领域范围内,有些事是接受不了的。

可是与刘海燕的特殊关系,又让他不敢动半点念头,那跟常伦相悖。

“人跟狮子到底是不一样的。”

潘宝山走出县大院的时候摇头自笑道,“君子好色,取之有道,莫乱莫乱啊。”

说完这些,潘宝山收了心思,回到局里便同沈欣丽联系,说上次拜访很受启发,回来后在夹林搞了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现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看最近能不能抽个时间,来现场看看,指导一下。

沈欣丽对潘宝山印象很好,在时光茶座的那次谈话让她记忆深刻,总体感觉他就是个善解人意如意郎,所以她很爽快地答应下来,约定产业园一建成,便去夹林采访。

一个月时间对一个大项目来说不算长,潘宝山不敢大意,得赶紧去夹林看看产业园的情况。

尤其是美味菇业公司的事,不知道邓如美操作的如何了,因为他相信邓如美的能力,最近也一直没过问。

相信邓如美没有错,到底是接待办出来的,她公关能力极强。

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而且验资周期也缩短至五个工作日。

落户在产业园的菌类种植基地,推进速度也很快。

当潘宝山前往查看的时候,菌类种植大棚已经建成。

“预想到会很快,可没想到这么快!”

潘宝山情不自禁地说道,“邓姐你早该经商了,效益就是金钱,你做事这么高效,那可都是钱呐。”

“什么高效,都是一口气顶上去的。”

邓如美说。

“能顶上去就是本事啊。”

潘宝山笑道,“嗳对了,大棚建得这么好这么快,要不少钱吧,那三十万怕是试不到深浅,马上我再想想办法,周转点钱用用。”

“暂且诶不用周转。”

邓如美道,“你朋友的七十万验资款我已经打给他了,还剩下你那三十万,现在花了八万,其中五万是工人工资,三万给产业园装了路灯。”

“路灯?”

潘宝山转着圈看了看纵横两条园区路上的路灯,“你出钱装的?”

“是。”

邓如美道,“小投入大回报,很划算。

一来可以证明公司在夹林投资发展的决心,二来也可以证明公司的实力。”

“很好。”

潘宝山点点头,指着成片大棚问:“听你话的意思,难道建筑材料款都是欠着的?”

“是欠着的,我找了关系,一年后再还款。”

邓如美道,“大棚看上去比较简易,但花费也不少,加起来大概四十万。”

“四十万不多,这么一大片呢,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