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为大新闻继续添砖加瓦(1/2)

做出这东西的工匠们对于搞个大新闻并不关心,他们只是关心这东西能不能卖不出,能否赚到钱。

.

这个轧花机是用来轧棉花的,这是经过验证可行的。

只是旁边另一个小铁疙瘩机器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工匠却不清楚。

黄德指着另一个更小更简陋的、村社铁匠铺都能敲出来的东西,问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的?”

陈健看了看那个小型的手摇玉米脱粒机,忽悠道:“我曾听一位出过海的船员说,他们在一座小岛上看过一种植物,长得很奇怪,但是应该能吃。

当时并未成熟,但是煮熟了吃起来味道不错。

后来再去找,结果迷了航向,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小岛了。”

“我寻思如今有了钱,过些日子也要出海看看,说不准就能找到这东西。

提前做出来,到时候要是可以种植的话,也可以派的上用场。”

半真半假地说了一番玉米的模样,黄德等人听得将信将疑。

闽城本就靠海,几十年前很是有过出海热,探寻和齐国之间的一些岛屿,也留下了不少水手的传说。

有真有假,尤其是水手的话里面海水太多,那就是一根泡发了的海参。

挤出去之后只剩下半点是真的就不错了。

黄德对于陈健乐于相信传说,又不好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反正这东西耗费的铁又少,除了一个小弹簧,其余的完全就是村铁匠的水平就能敲出来的。

带刺的绞盘需要铸铁,这个随便找一家生铁冶炼作坊,很容易得到。

黄德想,反正陈健干的古怪的事也不少,要是不干古怪的事反而奇怪了,就比如那些用来玩的昂贵的木凹槽。

奇怪的人干奇怪的事,那叫正常,于是便也不再多问。

陈健摇了摇那个手摇玉米脱粒机,极为满意。

这东西的出现,可以让玉米的种植迅速推广。

相对于已经成熟的小麦、菽豆之类的作物,玉米刚刚出现后产量尚可,但是脱粒是个大问题。

对于土地足够而劳动力某种程度相对稀缺的族群来说,种玉米的面积与脱粒息息相关。

人多则又不同,地就那么多,蹲在家里慢慢脱,也好过饿着。

有了这个简单而又常见的、有些粗笨简陋的机器,一个十岁的孩子也可以完成脱粒工作。

玉米的产量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又能快速在外部殖民地推行,这是必须要提前准备的。

东西太小,赚不到什么钱,但可以随着玉米种子一起推广,让初期玉米大规模种植唯一的诟病也消弥无形。

看到黄德等人并不关心,陈健便道:“这个小机器呢,就让学徒去做。

做就是了,也不要声张,至于干什么用的,也不用管。

每个月照着三百台来吧,反正如今钱是周转的开。

若是将来用得上最好,用不上就当我花了些钱买个玩具。

我出钱。”

既是如此,众人也不再多说,又说起轧花机的事。

“诸位师傅,这机器除了你们,没有别人知道吧?”

“当然是没有。

你说的明白,这东西仿造起来简单,一旦推出去恐怕很快就会被人仿照出来。

再说了,这专利的事,也不合理。

注册需要花一笔钱不说,还要缴纳一大笔钱,别人用的话,只能问别人要不超过缴纳费用十五倍的价钱,而且一般只能维持十五年,十五年后便不能再收取任何的费用。

我们工匠哪里有这么多的钱去弄这个?

到头来还是便宜了行会的那些人,可也没办法,法律就是这样。”

黄德叹了口气又道:“还有就是司法官自然是偏向自己的郡县,执法的时候又不严格,去告也无门,只是推脱。

行会领袖们又有钱财又有声望还有人脉,我们这些工匠哪能招惹?

要么低价售卖,自己获利不多,要么有的是办法搞垮你。”

陈健笑道:“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专利的事,无非就是行会领袖和那群放贷的,想出来的提议,工匠若是在议事会占了主流断不会有这样的法律。

靠钱砸是一方面,咱们如今有钱。

另一方面司法官执法的问题……嘿嘿,别处我不敢说,在闽城估计咱们是不用怕的。

敢偷窃别人的劳动?

砸!

司法官那边人手不够,监察不足?

出人出钱帮着查。”

这话说的硬气,但要是放在两年前陈健断然是不敢这么说的。

只不过如今这轧棉机的竞争对手,无非是那些冶锻作坊,不需担心。

如今自己官商勾结,又有各色光鲜的身份,钱如今也多,暗里还有赵四这样负责当手套打砸抢的城市流氓。

这个是不需要担心的,至于造成的短时间大量轧花工失业,正是他所需要的大量吃苦耐劳而且雇价便宜的劳动力。

说到这,陈健捅了捅一旁的黄德道:“黄师傅,这回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组党了吧?

要是关于专利的法律不是那些行会领袖和放贷的大商人制定的,而是技术工匠、工商业作坊主定下的,至于让你们这些技术工匠这样为难吗?”

“看似离你们很远的事,其实仔细想想一点都不远,关乎到每个人。

只不过咱们的利益没人听得到,国人议事大会里面支持咱们的人又几乎没有。”

黄德失笑道:“我是年纪大了,这些东西实在是分不清楚。

不过陈老弟,如今借你的光,我也能入县的议事会了,自然有什么事为你马首是瞻。

在座的几位,年纪稍微小些的,早已经加入了。”

陈健笑道:“不是以我马首是瞻啊,黄师傅。

是以你自己的利益为准。

党派不是说私人拉帮结派的,这话可不能这样说。

于国事上,我支持我的党派。

于生意上,你我是私人关系。

公是公,私是私。

怀有相同目的的人,抱成团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德只是笑,不接话。

陈健也不多说这个话题,只是话到这里了,随口提了一句。

“诸位,咱们就像是当初说好的一样,这个机器做出来后,专利申请的费用我出,而专利获利的费用几位师傅平分四成。

剩余的生产销售的利润,几位师傅也有一成的收入。

这对大家都有利,而且大家只出力不用出钱,风险是我的,收益你们也有份。”

“有些东西啊,在你们手里和在我手里是不一样的。

你们可以得到你们应得的一切,而我得到了你们所得不到的那份利益。”

众人都道:“这是好事,当初一说大家也都同意。

互利共赢,陈老弟一直这样说,我们深以为然。

那现在就申请专利准备售卖?

正是摘棉的时节,只要稍作展示,闽城附近就能售出不少。

价格不贵,却能提升几十倍的效率,哪个皮棉作坊不要呢?”

陈健算了算时间,大致回忆了一下之前的社会调查中闽城从事轧花雇工的数量,摇头道:“这个先不急。

这样吧,先不申请专利,继续生产,越多越好。

先积压着,到时候卖一波。

注意保密,新的学徒和工匠,只让他们做就是,不要告诉他们是干什么用的。

你们工匠钱财不多,要是你们自己干,肯定是做出来一个就忙着往外卖,哪里能够积压等待机会?

所以你们赚不到大钱。

只有技术和资本结合在一起,才能赚大钱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