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格物致知(六)(2/2)

就像是我刚才的假设一样,假设我们所在的地球有一种特殊的磁力,可以吸万物不只是铁,那么我们受到这个力,又通过称来表达出来。”

“再假设我重一百六十斤,但如果我去了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吸力是这里的两倍,称重的话我还是没变……”

“这不难理解,因为秤就是一个杠杆,所以我变重了,秤砣也一样变重了。

但是……换一种秤就会完全不同,比如弹簧。

如果用弹簧,我在这里是一百六十斤,到了那里却变成三百二十斤了,可我还是我,我的本质我的质量没有变,变得是外部环境。”

“所以说,质量与重量有关,但质量不是重量,只是质量受到了力之后的一种表达。

如果没有力,就没有重量,但是还有质量。”

“这个和力与能量一样,是最难绕过去的一个圈,如果大家不能够接受这个概念,之后的种种我也无法解释。

正如,假设你不认同一加一等于二,那么你就无法算出之后的所有算数问题。

没有为什么,只是一个定义,一个概念,一个基础。

你问我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我解释不了,但却不代表我不能用来算出很难的问题。”

“当然,我这只是一种假说,所以大家请先不要反驳,而是在认同我这个假说的前提下,去看我后面的推论。”

陈健擦了擦汗,玄学和哲学只有一步之差,一开始的蒸汽机模型那就个真的不重要,相反这两个定义却是最难也最重要的。

分不清力和能量、分不清质量和力以及重量,后续的一切问题都无从解释。

而恰恰,这两个东西是哲学范畴,某种意义上和神学差不多,给出一个定义然后从这个定义为基础做出推理。

数学不是科学、质量也不是科学。

所谓问题就麻烦在这。

蒸汽机其实没有科学家靠工匠也能造出来,但是陈健却又不得不从这里开始先定义出基础。

术简单,道太难。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