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 新闻中心(1/2)
清晨的洛杉矶总是弥漫着一种干爽的阳光气息,经历了整整三个月都不曾降雨的冬天,洒水车不得不出动,在拂晓时分沿着城市街道绕了一圈,那种混杂着水汽与泥土的雨后味道让整个世界都清爽起来。
布莱德利-亚当斯离开停车场,加快脚步地越过好莱坞大道,朝着斜对面的的建筑小跑过去,此时东西走向的好莱坞大道已经完成了封锁,周围六个街区都必须绕行,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即将拉开大幕,而右手边的红地毯正在进行直播的摄像机机位固定,工作人员来来回回地进行最后检查。
布莱德利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即使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奥斯卡,但情绪的汹涌还是在所难免 这就是美国电影产业的最高盛会。
尽管因为颁奖季学院公关的关系,奥斯卡正在越来越商业也越来越中庸;但依旧没有人能够否认,这就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颁奖典礼,商业影响力足以与奥运会和世界杯相媲美,而在北美本土,只有超级碗的收视率能够击败奥斯卡。
今晚过后,不知道又将有谁首次登顶、又将有谁铸就传奇?
聚光灯之下的故事固然精彩,而聚光灯之外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期待。
这也是布莱德利年年都必然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原因。
除了八卦和爆点,这场盛宴还有很多故事可以慢慢挖掘。
那些喜悦与悲伤、那些苦涩与幸福,那些属于每个普通人最真实也最纯粹的情感。
脚步只是稍稍一顿,然后布莱德利就再次快步朝着记者中心走了过去。
虽然太阳才刚刚挣脱海平面的束缚,但记者中心已经热闹非凡记者们的工作,从昨晚就已经开始了: 谁将出席晚宴?
是否携带同伴?
谁的晚礼服出现偏差?
谁半夜临时修改礼服?
谁又在奥斯卡前夜出现意外状况?
学院典礼是否按部就班?
亦或者是内部消息流露出来?
今天的红地毯是否有最新焦点更新?
那些外语片的提名者是否将出席典礼?
其中有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幕后新闻?
第一手资料能否更新?
诸如此类等等。
而到了今天,记者中心就将成为一个新闻源头,一方面,他们需要互相打探消息,记者同行所知道的情况才是最为详细的,看看能否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蓝图轮廓如果是小年,其实内部预测基本就已经可以成型了;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提前写稿,那些缺少悬念的奖项,可以率先写好通稿的样板,并且致电经纪人,提前预约奥斯卡之夜的专访机会,为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新闻报道抢时间。
简单来说,记者中心就是八卦流言的聚集地,如何从那些风言风语之中捕捉到准确脉络,然后提前抓住独家机会,这就将是记者们展现能力的重要时刻了。
即使是“纽约时报”
这样的顶级媒体,在奥斯卡当天,他们也必须和其他同行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有时候,他们的消息反而不如tmz或者一些小道消息来得灵敏,现场记者就必须老道而睿智,从信息海洋之中准确地捕捉到关键。
这也是“纽约时报”
每年都让布莱德利走上最前线的原因。
“……现在‘鸟人’的赔率已经反超了,‘布达佩斯大饭店’甚至落到‘爆裂鼓手’的身后了。”
“真的假的?
我始终觉得应该是‘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对决。”
…… “摩尔基本没有悬念了,我询问了十名评委,唯一保持一致的就是摩尔了。”
“我听说的情况也是这样,摩尔已经可以准备得奖感言了,大家都觉得她太不容易了。
但其实今年不是她表现最好的一次,整体表现可能也只是比雷德梅恩好一些。”
“但雷德梅恩的机会也很大,毕竟那些肢体语言是看得到的,对于普通学院评委来说,他们就吃这一套;不然你看演员工会,我听说的消息,雷德梅恩差一点就要掉工会提名了,他才是挤掉卡瑞尔的那个,不是库珀。”
…… “今年剪辑和影片应该不会挂钩,剪辑方面,霍尔的那部太强了,其他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基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但福克斯探照灯厉害,现在人人都说剪辑不重要,不断在夸奖’鸟人‘的长镜头呢。
这公关,我不得不佩服。”
…… “诶,布莱德利,早晨好。
怎么样,剧本奖方面有消息吗?”
一路走来,支离破碎的话语持续不断地在耳边涌动着,有些能够相信,有些则捕风捉影,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布莱德利一一识别,但他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抵达“纽约时报”
的工作间,就已经被拦截了下来。
“我才刚刚过来,消息没有更新,但昨晚听说,剧本可能要出冷门,投票非常接近。”
布莱德利笑盈盈地说道 交换消息,重点就在于交换,每一位记者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有付出一些消息,才能够得到回馈。
“改编还是原创?”
来人也是布莱德利的老熟人了,“西雅图邮报”
的伊莱-瓦拉赫,真正意义上的一名“蓝礼吹”
。
“两者。”
布莱德利回答到。
伊莱也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从短短的信息之中捕捉到了蛛丝马迹,但他也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而是切换了话题,“对了,你猜,’美国周刊’今年的采访团队里,谁出现了?”
布莱德利微微皱起了眉头,投去了一个疑惑的视线。
伊莱也没有卖关子,说出了一个名字,“盖文-亨特”
。
布莱德利稍稍有些意外,“他怎么来了?
这两年,他不是渐渐转专题和策划了吗?
我之前倒是在伯班克和他遇过几次。”
当年“炒作门”
的事情,业内这批记者都再清楚不过了,而盖文-亨特与康奈尔-麦格雷戈就此分道扬镳,记者之中也一清二楚,后来盖文选择退居一线,虽然没有引发什么波澜,但密切关注消息的记者还是能够猜出一二,也难免有些唏嘘。
“谁知道。”
伊莱耸了耸肩,不明所以。
不久之前,盖文-亨特为“美国周刊”
撰写的那篇专题,为蓝礼的颁奖季公关造势,布莱德利没有详细阅读文章却也是听闻过这件事的,现在再回头想想,隐隐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些联系,这让布莱德利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 与此同时,盖文的动作稍稍有些拘谨,采访前线和办公室工作,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也是两种业务,即使是在记者圈子里,实地记者和办公室记者也是两回事,平时的交流圈子都稍稍区分开来。
现在,久违地再次回到现场,盖文还是不太适应视线被陌生脸孔所占据,这让他回想到了自己刚刚入行的情形;但那时候,他和康奈尔并肩而行,互相友好竞争,带着一股热情与干劲埋头前冲,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
“嘿,盖文。”
陌生脸孔占据了大部分,偶尔看到熟悉面容的时候,喜悦也就是成倍的。
“黛西!”
盖文的眼睛都明亮了起来,来人是黛西-卢卡斯,“名利场”
的记者,当初为“爱疯了”
撰写影评而赢得了无数焦点,“你现在也还到现场来吗?
上次见你的时候,不是已经升副主编了吗?”
黛西耸了耸肩,“又有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
然后朝着盖文眨了眨眼睛,似乎正在暗示盖文也是为了蓝礼而来,这让盖文哑然失笑起来,却无法反驳。
“怎么,你也是专门前来见证蓝礼二封的吗?”
盖文半真半假地调侃到。
黛西没有否认,“纯粹从实力来说,蓝礼今年确实一骑绝尘。
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祈祷了。”
却也没有承认,黛西用她的方式做出了回答,“你听说昨晚的最新消息了吗?”
“哪个?”
盖文不解。
“tmz接到线报,蓝礼专程前往机场接机,似乎有神秘来客,不少人都猜测,蓝礼恋爱了。”
黛西爆料出了重磅新闻比起“纽约时报”
来说,“名利场”
和“美国周刊”
的八卦新闻还是占据了主要篇幅,他们也难免给予更多关注。
“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