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逆袭危机(1/2)
“星际穿越”
和“星运里的错”
同时在六月第一周开画,毫无疑问,前者绝对是周末票房冠军当之无愧的头号争夺者,但从专业人士们的票房预测数据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却很难爆发出横扫千军的力量 至少,它无法展示出“舍我其谁气吞山河”
的霸气完成一统市场的能力,那么,这是否将成为后者的突破机会呢?
毕竟,两部作品的主要目标观众还是稍稍不同的,不是吗?
二十世纪福克斯并不期待“星运里的错”
能够掀翻“星际穿越”
,他们只是希望电影能够在夹缝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小心翼翼地赢得自己的喘息空间。
为了避开“星际穿越”
的强大风头,“星运里的错”
率先在周二举行了首映式,场地同样确定为中/国剧院。
首映式自然无法和群星闪耀的“星际穿越”
相媲美,但得益于“分歧者”
的市场铺垫,安塞尔和谢琳两位年轻演员还是成功号召到了不少青少年影迷到场支持事实上,青少年观众的热情才是最为癫狂的,看看“暮光之城”
首映式就知道了,喊叫声和欢呼声绝对轻松完爆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一众演员。
“星运里的错”
的首映式在一片花团锦簇的热闹之中成功落下了帷幕。
遗憾的是,新闻热度没有能够持续二十四小时,紧接着就被可能缺席首映式的蓝礼抢走了所有话题热度,之后的故事就是“标准结局”
了伴随着蓝礼准时出席首映式,瞩目焦点就全部落在了“星际穿越”
之上,恍惚之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同一个周末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即将公映。
这不公平。
对于两位努力宣传全力工作的年轻演员来说,的确不公平;但这就是好莱坞,更何况,蓝礼的威势也不是一天铸就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于如此情况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丝毫没有意外,依旧按部就班地展开公映工作。
就这样地,意外地依靠着青少年网友群体的热议狂潮而杀出一条血路的“星运里的错”
,就这样再次回归低调,以至于很少很少观众注意到,首映式之后,这部电影的口碑在悄然之间得到了诸多认可。
媒体综评,四十三家媒体,六十九分。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八十。
大众媒体评分,七点三。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五。
imdb评分,七点九。
客观来说,上述所有评论数据在“星际穿越”
面前都略逊一筹,甚至可以说是低了一个档次,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从资深观众到年轻网友,所有评价都低于“星际穿越”
;但如此成绩却依旧是值得庆祝的,在青少年改编作品之中,隐隐位居上流轻松完爆了“暮光之城”
系列,也超过了“分歧者”
,稍稍逊色于“饥饿游戏”
却也相去不远。
换而言之,对于目标观众群体来说,“星运里的错”
甚至可以说是意外惊喜,如此口碑已经足够让他们走进电影院了。
更重要的是,影院分数,a,这一数值足足比“星际穿越”
高了两个档次!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星运里的错”
具有更强大的票房爆发力。
虽然“星际穿越”
的相关评分表现都非常出色,但业内人士依旧认为,这部电影缺少了引爆票房的能量,就好像当初的“盗梦空间”
一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诺兰的电影还是太过“深奥”
了,又或者说太过“装模作样”
了,不够简单粗暴、不够干脆利落、不够直截了当,影院分数就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了。
相较而言,“星运里的错”
则接地气了许多。
也许,主题不够深刻;也许,故事太过简单;也许,煽情太过粗暴;也许,完成度不够高端完整……但“星运里的错”
却如同所有成功的小妞电影和青少年作品一样:准确无误地抓住了目标群体的喜好。
那么,这就是成功!
至少在票房市场层面上是如此。
然后,奇迹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后知后觉的马后炮了。
此前,各大新闻媒体的视线焦点全部都集中在了“星际穿越”
的身上,期待着这部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能够破亿;一直到参展关系公布了周五票房数据之后,他们这才意识到,黑马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逆袭了!
这……应该如何评价呢?
以前,从来都是蓝礼逆袭对手,一步一步踩着那些作品的肩膀来到了现在的位置;现在,蓝礼也即将遭遇逆袭,见证新生代演员的强势崛起?
这也太刺激了!
“星运里的错vs星际穿越”
,完完全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14年暑期档揭幕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对决。
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搓手:怎么样,到底应该押谁赢呢?
以弱胜强的爆冷翻盘总是更加令人亢奋,不是吗?
更何况,这还可能成为蓝礼有史以来的首次真正滑铁卢,那就更加值得期待了,不是吗?
猝不及防之间,六月第一周北美票房对决的市场讨论热度就推上了全新高度,但奇妙的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电影,还更热衷于讨论蓝礼,“你觉得蓝礼会输吗?
你觉得蓝礼失宠了吗?
你觉得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熙熙攘攘,叽叽喳喳。
范-迪塞尔也是其中一员,他的笑容几乎就要隐藏不住了,这应该是最近两年以来,他的心情最轻快也最明媚的一段时间了,似乎就连鸟儿都在歌唱、阳光都在跳舞,即使他竭尽全力地控制住了面部表情,但轻盈的脚步还是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整个世界都再次明亮了起来,他终于可以再次看到希望。
其实,迪塞尔最为期待蓝礼的反应,他现在就可以脑补出蓝礼的神态在媒体面前,蓝礼势必会展现出自己落落大方的仪态,绅士有礼地表示自己并不介意;但回到家中,远离了镜头的瞩目后,蓝礼肯定会七窍生烟,所有的郁闷全部都憋在胸口,直到内伤。
“哈哈!
哈哈!”
忍不住地,迪塞尔就想笑:蓝礼的滑铁卢终于要来了!
等待了又等待,期待了又期待,终于!
不仅仅是迪塞尔,所有新闻媒体和旁观群众们都好奇着蓝礼的反应比起“星际穿越”
剧组的其他成员们,这一次“失败危机”
对于蓝礼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可以说是2010年以来北美市场的最大冷门。
为什么?
不久之前,以“纽约时报”
、“纽约客”
为首的东岸媒体还撰写了专题报道,认认真真地讨论了一件事:在这个巨星已经全面覆灭消失的全民娱乐时代里,蓝礼是否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巨星?
答案是积极的。
颁奖季阴霾渐渐消散之后,蓝礼的事业又再次达到了全新高峰,但现在,现实却给东岸媒体甩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是的,蓝礼依旧是一名优秀演员,“星际穿越”
的优秀口碑就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关于蓝礼表演部分的赞誉也再次证明了他仍然是当代最出色的演员之一;但不是,蓝礼不是万能的,即使是再优秀的演员,影响力也终究是有限的,仅仅依靠着“蓝礼-霍尔”
的招牌就想要在好莱坞横行,那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说,“星运里的错”
真的逆袭了,那就绝对是一个惊天冷门,甚至对整个北美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完成洗牌 不是说蓝礼就“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