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678 三强争霸(1/2)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公布之后,各个单项奖部门的风起云涌引发了无数讨论,其中蓝礼-霍尔的连续四年入围影帝争霸战,无疑是焦点之中的焦点,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颁奖典礼势必又将是悬念丛生。

以作品为单位来审视整份得奖名单的话,刺刀见红的激烈竞争就越发鲜明起来。

整个颁奖季都位居第一集团的“地心引力”

、“美国骗局”

、“为奴十二年”

依旧是最大热门,分别斩获了十一项、十项、九项提名,领跑奥斯卡提名名单。

最大的惊喜无异于“地心引力”

的逆袭上位。

自威尼斯电影节闪亮登场以来,这部作品就收获了无数赞誉,一举成为颁奖季的最大爆款,但因为华纳兄弟宣传策略的失误,进入颁奖季之后的声势始终没有能够抢占优势,反而被“美国骗局”

、“为奴十二年”

先后反超,整体声势都始终处于苦苦追赶的位置。

一直到现在。

进入颁奖季第二阶段,“地心引力”

在技术部门的优势被发扬光大,一举甩开了“为奴十二年”

和“美国骗局”

两个没有太多技术特征的竞争对手,成为了提名阶段的领头羊,初步显示出了头号种子的风采,昭示着接下来的学院公关格局势必将出现更多变数。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艺术指导。

技术层面的遥遥领先,“地心引力”

在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这使得他们在奥斯卡提名阶段占尽优势,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反超,一举就达到了“魔戒3”

或者“阿凡达”

的高度。

“地心引力”

是有史以来第五部在七项技术部门全部收获提名的作品,此前四部分别是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2002年的“怒海争锋”

、2011年的“雨果”

和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不过,“地心引力”

的致命短板无疑是非常明显的:剧本部门的缺席。

商业属性的原创剧本根本没有太多值得嘉奖的结构和内容,就连台词和角色也略显粗糙,完全是依靠镜头与表演支撑起了整部电影,这绝对是一部适合电影院里感受视觉和听觉震撼的作品,但剧本内容却还是相对单薄,那些反思内核全部都是通过画面构图来完成的。

这也让人想起了“阿凡达”



当初,“阿凡达”

也是在技术部门鹤立鸡群,但表演部门和剧本部门的欠缺却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短板,最终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电影输给了技术层面更加质朴也更加硬朗并且在内涵与思想层面全面领先的“拆弹部队”



这……难道也预示了“地心引力”

在颁奖典礼的前景?

顺带一提,今年剧本部门的提名名单也颇为有趣。

原创剧本,“蓝色茉莉”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她”

、“内布拉斯加”

、“美国骗局”



除了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

之外,其他四部作品全部跻身最佳影片提名。

改编剧本,“为奴十二年”

、“菲洛梅娜”

、“华尔街之狼”

、“醉乡民谣”

、“爱在午夜降临前”



除了“爱在午夜降临前”

之外,其他四部作品也全部跻身最佳影片提名。

换而言之,最佳影片的十部候补作品里,只有“地心引力”

和“菲利普斯船长”

丢掉了剧本部门的提名,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剧本部门的竞争将格外激烈呢?

事实却稍稍有些出入,在美国编剧工会奖的提名名单中,却是另外一番局面。

原创剧本部门里,五个提名席位保持了四个相同席位,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地心引力”

取代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的位置虽然“地心引力”

的剧本不是最为出彩的部分,但美国编剧工会却大胆而主动地给予了肯定,而整个颁奖季都略显挣扎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则惨遭无视。

改编剧本部门里,却只有“爱在午夜降临前”

保持一致,其他四个席位分别归属于“八月:奥色治郡”

、“孤独幸存者”

、“菲利普斯船长”

、“烛台背后”

,最终得奖者是“菲利普斯船长”

,结果到了奥斯卡之上,四个席位直接全部推翻,这在历史上绝对是无比罕见的一幕。

从美国编剧工会奖的提名到奥斯卡的提名,十个席位的翻天覆地变化,这也使得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充满了诸多变数,“激烈”

不是最恰当的形容词,但悬念却是可以肯定的。

在剧本部门的待遇,从美国编剧工会奖到奥斯卡的提名席位,“地心引力”

和“醉乡民谣”

刚刚好调换了一个位置。

因此,“地心引力”

的奥斯卡前景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十一项提名是不会说谎的,“地心引力”

就是奥斯卡提名名单的绝对领跑者,真正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紧跟在“地心引力”

身后的是“美国骗局”

,这部喜剧风格的严肃题材作品,延续了大卫-o-拉塞尔在学院派眼中的一贯风采,再次收获了无数赞誉;最大的惊喜无异于演技部门,“美国骗局”

成功赢得了四大演技部门的提名,成功复制了“电视台风云”

、“欲/望号街车”

、“烽火赤焰万里情”

、“灵欲春宵”

等作品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第十五部达成如此辉煌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大卫-o-拉塞尔连续两年赢得如此荣耀,去年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