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七章 酒,剑,明月(2/6)

小陌笑道:“树下心性醇正,后劲足,又有公子亲自指点拳法,武道肯定可以走得高远。”

既然聊到了武学,陈平安就好奇问道:“小陌,在那段岁月峥嵘的远古时代,有谁能够单凭拳法,就将一位地仙的因果、命数一并打散?

准确说来,是那种彻彻底底的打成虚无,不单单是魂魄消失而已。”

小陌一向思路缜密,没有着急给出答案,反问道:“公子的意思,就只是驱动身体的筋骨气力,不动用丝毫天地灵气,单纯以蛮力,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武道,打杀一位地仙,使其再无来世,彻底‘兵解’?”

陈平安点头道:“差不多。”

原来“兵解”

最早的本义,是这么个意思?

小陌想了想,缓缓说道:“三教祖师在内的远古天下十豪,撇开不谈,碧霄道友就能轻松做到,最早跟在至圣先师身边的几个书生,也不差,再加上这次与我和白景一并醒来的那个无名氏,他早年身边也跟着几个差不多路数的扈从,拳脚都不轻,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半百人数,怎么都是有的。”

陈平安惊讶道:“这么多?”

小陌微笑道:“若是再加上出生在太古时代的妖族,就更多了。

只是他们往往不太轻易露面,因为人间剑修多了之后,最喜欢找他们的麻烦。”

小陌犹豫了一下,说道:“比如公子的那位师兄,君倩先生,他出身神异非凡,在千奇万怪共同横行人间的太古岁月里,他都是有数的存在,曾有屹立大地小日月、振翅只恨青天低的大道气象。

如果君倩先生不是被佛祖拉去论道一场,为佛法浸染天性,稍稍改变了性情,我估计后世的上古时代,白帝城郑先生的那位传道人,他都没有斩龙一役的机会。”

小陌继续说道:“公子,我有个猜测。”

陈平安笑道:“但说无妨。”

小陌说道:“我猜测当年天下真龙,之所以会叛出天庭,极有可能是君倩先生通过佛祖,暗中与所有龙宫水族,有过某个承诺,类似不伤蛟龙水仙之属的契约。”

陈平安点点头,“应该就是事实了。”

陈平安突然问道:“小陌,按照如今山上推测,武道十一境,大致可以视为练气士的十四境。

作准吗?”

在太平山那边,陈平安因为拜自己那位开山大弟子所赐,挨了某位十一境武夫的一拳,确切来说,是半拳。

当时就已经是十境气盛的陈平安,面对那半拳,就只能是乖乖站好挨打而已,别说还手了,招架都难,躺在大坑里半天没起身。

后来知道平白无故挨了这半拳的真相后,陈平安是又好笑又好气,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毕竟哪里舍得教训裴钱半句。

何况裴钱打小就心思重,陈平安就没打算跟她聊这个,免得她多想。

换成某位得意学生是罪魁祸首的话,陈平安还不得把这只大白鹅的脖子打个结。

小陌摇头道:“不太清楚。

此事可以问问白景。”

如今陈平安的潜心修行,无非三事。

炼剑,练拳,画符。

炼剑一途,主要就是“笼中雀”

和“井口月”

两把飞剑的本命神通,陈平安试图炼化出一条大道运转有序的光阴长河,将小天地变得更加趋于“真相”



而武道攀升,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了,陈平安反反复复,只练半拳。

那位山巅“古怪”

的十一境之拳,如同一部至高拳谱。

被一分为二,一半在那具仙人遗蜕身上,是那位坐镇荧惑的兵家初祖故意留下了韩玉树的皮囊。

另外一半,就在陈平安自身天地的山河内,相当于挨了半拳,人身小天地内山河震动,山川改道……每一处遗留痕迹就是拳路。

至于画符一道,耗时颇多,陈平安看似是在分心,其实通过钻研符箓,正是陈平安用来来补全光阴长河一系列渡口、渡客等存在的关键手。

陈平安笑着邀请道:“走,带你看看我的一些收藏,以及我是如何修行的。”

小陌对此期待已久,作揖道:“恭敬不如从命。”

与小陌一起缩地山河,返回竹楼那边。

陈平安率先步入没有关门的竹楼一楼,泛起涟漪阵阵,小陌紧随其后,跨步走入屋内后,却是别有洞天。

天地茫茫,一望无垠,是陈平安本命飞剑“笼中雀”

内的景象。

陈平安笑问道:“需不需要变幻景象,我可以直接搬来一座镇妖楼,甚至是穗山,就连托月山都是可以的,足可以假乱真。”

小陌笑着摇头,“公子,只需有一张蒲团即可。”

陈平安指了指小陌,调侃道:“这就是你不如老厨子和裴钱的地方了。”

言语之际,两人身后就各自出现一张北俱芦洲三郎庙秘制的蒲团,就像陈平安自己说的,确实以假乱真。

小陌盘腿而坐,赧颜道:“有些天赋,学不来就是学不来。”

“在桐叶洲太平山,我与万瑶宗宗主韩玉树狭路相逢,当时他被我坑了,白挨了那么一拳,这位仙人修士身上至少半数家当,连同本命物都被打成齑粉了,没能留下更多宝贝。

不过韩玉树的一身道意和灵气,全部都融入了这幅山河图中。”

陈平安从袖中摸出一幅卷轴古画,悬停在身前,手指一抹白玉轴杆,便有一幅古意盎然的山川水墨图,舒卷摊开,大地山河如工笔白描,画上绘有五嶽和九江八河,落款是“三山九侯先生”



陈平安再抖了抖袖子,从中掠出几件万瑶宗的秘藏重宝,一一悬在身前,天地间霎时宝光四射,光彩绚丽。

一柄法刀“青霞”

,隐藏有一位远古神灵傀儡的“礼器”

云墩,还有一枚能够温养三昧真火的绛紫葫芦。

其实还有两张来自万瑶宗祖山的根本山水符,只在宗主手上代代相传,秘不示人。

小陌笑道:“对于一位仙人来说,韩宗主属于很财大气粗了。”

陈平安点头道:“这就是老字号宗门的底蕴。”

陈平安指着那幅山河画卷,“这幅画,就是万瑶宗的护山阵法,也是韩玉树压箱底的杀手锏,估计在他们祖师堂供奉有大几千年的岁月了,反正画卷的年纪肯定要比万瑶宗历史更久。”

“万瑶宗的开山鼻祖,曾是个桐叶洲的少年樵夫,他就是误入福地,获得这幅与三山福地同龄的古老画卷,才得以走上修行路。

据传万瑶宗最为声势鼎盛时,占据了半数福地的天地灵气和各种气运。

只是在那位老祖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却闭关失败,未能跻身十四境,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身气运悉数归还福地。”

结果陈平安发现小陌的兴趣,只在那件道门礼器上边,笑问道:“认识?”

这件道门礼器“云璈”

,古称云墩,仿自远古神灵用以行云驾雾的神物。

按照山上说法,天地间云有云根,雨有雨脚。

白云生处有人家,与白云深处有人家,只是一字之差,就有天壤之别。

前者是修道有成的真仙无疑,后者就可能只是隐士了。

后世云璈多是小锣形制,眼前这件,高大木架,木架材质,以万年古木松明子炼制,系挂有小槌,有一行云篆小字,“上元夫人亲制”



小陌点头道:“曾经抬头见过几次。”

远古云师神官,驾五色云车,驭六龙,乘风而行,出入天门,跨三山行四海泛五湖,青云路下有九州。

陈平安一挥袖子,那架原本大小如巴掌的袖珍云璈,蓦然变作等人高,四周云雾升腾,陈平安站起身,脚踩白云,去摘下小槌,轻轻敲击云璈,配合一种晦涩的古语,念念有词,“云林之璈,真仙降眄,光景烛空,灵风异香,神霄钧乐……”

片刻之后,也无什么异象,陈平安就将小槌放回木架,笑道:“这百余个字的真言青词,照搬韩玉树,一字不差,照理说没有任何遗漏才对,但是他就能够敕令一位天官神女,我不成,始终无法请神。”

至于古语内容的含义,陈平安是事后与崔东山请教得知,之前是先询问的姜尚真,一问三不知,周首席反而询问陈平安那位神女姿容如何。

小陌笑道:“公子,不如我来试试看?”

陈平安点头道:“只管随意,跟我客气什么。”

小陌是会“古语”

的,之前在风鸢渡船,小陌给柴芜、白玄和孙春王这几个孩子,传授上古秘术道法,双方就是用古语交流。

不过陈平安还真不相信小陌你一个剑修,就能敲出朵花来。

结果小陌同样是步罡踩斗作云上神游,念诵那串古语真言,顷刻间便有其气百道至,于高处凝聚出一片金色云海,从中睁开一双金色眼眸,俯瞰大地。

小陌立即停下动作,云海逐渐消散,那双金色眼眸的主人重新化作一道道精粹清灵之气,复归天地。

陈平安第一时间就察觉到其中的差异,疑惑道:“我所念咒语,其中有六个音节,跟你不一样?

所以导致请神不灵?”

小陌笑了笑,似乎笃定自家公子可以想明白其中玄机,根本无需自己多做解释。

陈平安立即了然,是韩玉树故意说错了几个关键音节,这位韩宗主,出门在外不够以诚待人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