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天五人五(3/4)

作为一宗掌律的李芙蕖,对这位破境一事堪称乌龟爬爬的亲传弟子,始终器重。

由次席升的掌律,她与宗主刘老成、首席供奉刘志茂,还有一个最大优势,她是上宗玉圭宗谱牒出身。

真境宗选址书简湖之初,她就是第一拨祖师堂元老,之后更是先后辅佐姜尚真、韦滢和刘老成三任宗主,无论是功劳,资历,还是当下的玉璞境修为,高升去往上宗,想必都不会有什么闲言闲语。

此外李芙蕖还是那座落魄山的记名客卿。

一开始她还有些犹豫不定,想要避嫌,最终还是畏惧喜怒无常的姜老宗主,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被上宗记账,总好过被姜尚真在真境宗给她穿小鞋,下绊子。

世间多少难为人的为难事,反成柳暗花明的意外之喜。

螯鱼背那边的一拨珠钗岛女修,流霞,管清,白鹊这几位岛主刘重润的亲传弟子,还有十余位辈分低些的谱牒女修,也要乘坐渡船去往书简湖。

这些年里,白鹊她们都拐弯抹角与师尊刘重润说了,想要回那珠钗岛看看,刘重润此次终于舍得让她们“放风”

一回,只是反复叮嘱,让她们路上切莫张扬,到了书简湖,也休要大张旗鼓,务必悄悄去悄悄回,真遇上了歹人,万不得已,就说与那姜尚真相熟,仍是不管用,碰到那种混不吝不怕死的,便豁出脸皮不要了,直接说你们是落魄山那位陈隐官的……你们只管自己编排去!

巧了,她们刚好与周首席同乘一艘渡船。

姜尚真与那些漂亮姑娘们热络打过招呼,约好等会儿一起去渡船上边的珍馐楼吃顿好的。

在那天字号房,站在观景台,姜尚真问道:“是要为山主换了身份再走一趟书简湖做些准备?”

崔东山趴在栏杆上,说道:“大概我们总要各自再走一趟书简湖的,大概吧。”

一个“拖”

字诀,大概也能拖出个不了了之。

一个“熬”

字诀,兴许也能熬到事情翻了篇。

书简湖,素鳞岛,来了一位打破脑袋都想不到的访客,关牒名为黄花神,没有道号,自称是扶摇宗的记名供奉。

事实上,他曾是扶摇洲的一位玉璞境野修,极负盛名,以桀骜不驯、擅长偷袭著称一洲。

如今在顾璨那边,按照约定,私底下必须执弟子礼。

无论是境界修为,还是宗门身份,尚未元婴的田湖君都不敢怠慢。

上次重逢,顾璨重返书简湖,她答应过顾璨,要代为照顾五岛派,其实就是曾掖和马笃宜。

顾璨让她做一两件雪中送炭的事情,别做锦上添花的勾当,还说曾掖身边会有人提醒,不用画蛇添足。

田湖君自认这辈子就没有看懂过顾璨。

比如为何要跟已经跻身神到一层的曹慈,打那一架,因此受伤不轻。

黄花神光看相貌气度,与那志怪书上的陆地真人无异,简直就是照着文字内容刻出来的画卷人物,头戴碧玉冠,双眸湛然,道袍装束,脚穿草鞋,手捧麈尾,气度森严。

“宗主知道以你的资质悟性,加上刘志茂始终不愿对你倾囊相授,三五十年之内,是决然无法跻身元婴了。

他担心你境界过低,误了那桩双方约定,便有了我走这一遭素鳞岛的缘由。”

黄花神从袖中掏出一本秘笈,轻轻抛给对面蒲团上的田湖君,“我在扶摇宗,就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一个。

宗主让我走一趟素鳞岛,赠予你一桩机缘。

书,收好,近期需仔细参阅,若有疑惑不解处,便来找我问询,一个问题,一颗金精铜钱。

省得你有事没事就搅乱我清修。

花钱买答案一事,是我自作主张,若是道友心有不满,有了芥蒂,念头有挂碍,妨了修行,大可以与宗主书信告状。

结局如何,你我各自凭本事消受了。”

田湖君听得头皮发麻,双手接住秘籍,迅速扫了眼封面的金色文字,不看还好,这一瞧便生出了变故,心神好似被那金字硬生生攥住,不由自主往那封面飘荡坠去,吓得田湖君赶忙运转气机,竭力稳住道心,好不容易才从金字上边移开视线。

黄花神目露讥讽神色,此女道心若朽木,实在是不堪雕琢。

顾璨怎么摊上这么个资质庸碌的“大师姐”



田湖君只得故意略去他那份戏谑眼神,试探性问道:“敢问前辈,能否折算成谷雨钱?”

如今那几种金精铜钱实在是有价无市,过于稀罕了。

田湖君也不敢保证能够得手几颗。

“当然不能。”

黄花神伸出手,见她面露疑惑,收回手,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田道友已经欠我一颗金精铜钱。”

田湖君愕然。

黄花神好似自言自语道:“实在想不明白,小小书简湖,怎就能够让人如此难过。”

除了宗主顾璨,还有掌律祖师仲肃,或是将三字剐掉,成了忌讳,或是贴黄,欲盖弥彰。

田湖君脸色微变,到底不敢多说什么。

———— 鸦山,林江仙与苏店说了些故事。

朱某人手腕拧转,翻出一壶酒,自顾自喝起来,故事就酒,别有滋味。

当年祭官燕国秘密离开剑气长城,去了倒悬山,下榻于那座刚刚开设的鹳雀客栈,燕国与化名白落的年轻掌柜喝过一顿酒。

这间客栈,从掌柜到店伙计,都是岁除宫最能打的修士,他们“明面上”

都是为了寻找四处躲藏的那头化外天魔,唯一的线索就是那把狭刀斩勘。

之后燕国在那海上,跟当时号称浩然武道第一人的张条霞打了一架。

去过桐叶洲,随笔记录一路见闻,写了部内容潦草却写意的山水游记。

最终北上宝瓶洲,进入骊珠洞天,在那杨家药铺找到了青童天君,拜他为师,本就炉火纯青的武道止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到了青冥天下,摇身一变,就成了赤金王朝的鸦山“林师”



被闰月峰武夫辛苦所不喜。

这就是一种本地老天爷对外来户的天然排斥。

后来陆台也是差不多的境遇,只是林江仙境界更高,辛苦虽然觉得这位天下武学第一人,言行举止、气度修养都堪称无瑕,但是内心深处,依旧会厌恶此人,根源就是他“知道”

林江仙这条过江龙,不管如何遮掩气势、隐藏实力,依旧太过强势。

直觉告诉辛苦,林江仙对于青冥天下,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宜与浩然天下的兵家祖庭正面交锋,就在青冥天下另寻出路。

于是就有了汝州鸦山,有了“林师”

,收了四位亲传弟子,赵鹤冲,戚花间,宗学佺,宋钺,两位止境,两位山巅。

自己是天下第一也就罢了,收徒弟教拳还是这般光景,旁人跟谁说理去?

林江仙说道:“武学与神通术法,实则同源不同流。

后世之所以呈现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势,只是表象。

人身最宜修行,这是山上的常识,否则山泽精怪辛辛苦苦炼形成人,总不至于是人的相貌最好看。

如今炼师灵气与武夫真气,之所以互不相容,是经过万年光阴演变出来的一种最佳选择。”

苏店点点头,想那桐叶洲的蒲山云草堂,拳架皆从图中来。

历史上便出现过不少的“两金”

,既是金丹地仙,又是金身境武夫。

但是最终成就,却不会太高。

朱某人笑道:“所以武夫也能凭借一口纯粹真气画符。”

苏店点头道:“听郑师兄说过此事。

陈山主就擅长此道。”

朱某人朝那位林师抬了抬下巴,“他更擅长,我猜的。”

林江仙笑道:“想要两江汇流,势若‘合龙’,就需要在两三百年之内跻身十一境。”

朱某人白眼,想都不敢想的事。

估计就算敢想,也要心灰气馁。

如何能够将那两三百年的岁数与十一境的武学境界挂钩?

难道告诉自己一句,万年以来,谁都不行,就我行啊?

赌性也太大了点。

当然,如今好像不一定了。

至少眼前这位林师,肯定能算个例外,至于还有几个,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止境武夫不像得道之士,藏是藏不住的,兴许有那新的十四境修士,可以一直躲到旧,躲到个“老”

字,但是十一境武夫,绝不会躲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