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梧桐更兼细雨(7/10)
崔东山点点头,“谁说朽木不可雕,分明可以嘛。”
桐叶洲的宗门,故意不去剑气长城,未能从剑气长城那边搬运剑道气运反哺一洲,久而久之,使得剑修零落,不成气候。
三千年前,尚未出现斩龙一役,北边的宝瓶洲,只说古蜀地界,便是剑仙如云,剑光四起。
刘观你当真以为桐叶洲的修道之士,不羡慕,不嫉妒?
之后宝瓶洲气数衰减,三千年河东三千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桐叶洲开始俯瞰宝瓶洲,在这足足三千年期间,是有些谋划的。
只因为有人想要,靠着一种远古的封山之法,锁住一洲山水气数,以便催生出一位类似 合道地利的十四境。
当然是个笨法子了。
不过胜在稳当。
如果不是那场蛮荒攻伐浩然的战事来临,桐叶洲被打成了一个八面漏风的筛子,否则这里确是有几分机会的。
可能是杜懋,也可能是荀渊选中的姜尚真,或者是 韦滢,总之都有机会去争一争。
离开京城之前,负责督造鸡距笔的刘茂,与皇帝陛下又见了一面。
姚近之抬头望向天幕,当时与刘茂笑问一句,“你看过黑云吗?
黑云压城的那种黑云。”
刘茂被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给问住了,好在皇帝陛下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据说大骊王朝的浮空剑舟,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画面。
刘茂孩子的大泉蜃景城有个说法。
女帝姚近之,曾经在御书房,她手持一根泛黄的竹制画杆,重重敲打在大泉王朝在内的数国版图上,边境,腹地,京城。
她与一众庙堂重臣,疾言厉色道,一个强国的基础,是领土,领土,还是领土!
桐叶洲北方,天目书院。
副山长温煜外出一趟,将北地王朝、诸多小国都逛了一遍,除了极个别朝廷,温煜都没有显露身份。
就像一场不动声色的京察大计。
得知温山长返回书院,原本还有几分轻松的求学氛围,顿时为之肃然。
温煜在书院,主要是负责兵略、术算两科的教学,其实他并不是那种板着脸授课的道学家,相反,温煜开课授业时,言语风趣。
但是书院上下,从君子贤人到所有学子,就是对这位温山长最是心生敬畏。
温煜下船后,没有返回自己书斋,徒步去往书院后山,等他来到一座僻静院落,山长范简淡和副山长康闿,两位老夫子,都已在院门口等着。
温煜与他们作揖行礼,在门口闲聊了几句,其实详细情况,范山长已经通过书信与温煜通过气。
那个真名“龙宫”
的吕碧笼,她表面上是积翠观的观主,虞氏王朝的护国真人,更为隐蔽的真实身份,是万瑶宗的祖师堂嫡传弟子。
她早年离开宗门,孑然一身来到桐叶洲,就是奔着将来跻身上五境、为万瑶宗创建出一座宗门去的。
为此宗主韩玉树不惜私下传授给她两门极其上乘的古老道法,吕碧笼才可以跻身元婴,还与她承诺,事成之后,不但允许她自主扩大她那条道脉,将来万瑶宗也 会按时送给她一拨拨修道胚子,在万瑶宗祖师堂内,她这条道统法脉,可以至少拥有两个席位。
等到妖族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占桐叶洲绝大部分地盘,按照三山福地万瑶宗的授意,是让她尽量保住虞氏王朝的元气,躲入青篆派那座山水秘境避难。
等到妖 族退出浩然天下,万瑶宗又下了一道旨令给她,暗中吞并那个只有两位金丹修士的青篆派,希望她能够在此基础上,再起一座宗门。
如此一来,等到万瑶宗,凭借神仙钱砸出来的“战功”
,在桐叶洲创建下宗,再等吕碧笼将来成功跻身玉璞境,青篆派就可以顺势更换为青篆宗了,而她“闭关破 境”
之前,先找机会加入万瑶宗,成为谱牒修士,到时候万瑶宗就可以顺势升为“正宗”
,同时拥有上宗和下宗。
之前书院已经“提审”
过龙宫一次,已经豁出性命去的“积翠观吕碧笼”
,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只是天目书院这边尚无定论,龙宫对此心知肚明,是在等那个副山长,温煜。
之前在积翠观,那个至今不知真实身份的白衣少年,就曾用了个温煜的身份来吓唬她,而且效果很好。
因为温煜三人都悬佩有一块象征身份的山长玉牌,得以无视院子的山水禁制,步入其中。
被拘押在此的龙宫,事先得到通知,已经站在正屋门外,恭迎三位书院山长,与他们施了个万福。
等到龙宫见到了这个真正的书院温煜,不知为何,第一眼,龙宫就对这位年轻儒生感到畏惧。
整个人瞬间如坠冰窟,有一种不由自主的背脊发凉。
她当然也怕那个白衣少年,但是更多的感觉,还是荒诞多于敬畏。
所以温煜看了眼龙宫,她便下意识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两位老夫子对视一眼,都觉得好笑。
果然还得是咱们温副山长出马才行啊。
虽说是囚犯,可龙宫在书院这边,除了无法离开院子,其实并无一位阶下囚的该有“待遇”
,院内书籍颇多。
当下桐叶洲山上山下,已经有了个心照不宣的共识。
做了亏心事,就别落在天目书院温煜的手里。
山下,在可轻可重之间,天目书院兴许可以从轻发落,可是山上修士一旦违禁,书院却是一律从重从严。
等到三座书院陆续重建完毕,尤其是温煜担任天目书院的副山长,很快桐叶洲这边就琢磨出些门道了,所以桐叶洲北方的山上修士和本土妖族,做贼心虚又觉得纸包不住火的,都会主动去中部的大伏书院或是南边的五溪书院,宁肯绕远路,冒风险,也不去有个温煜的天目书院,那不叫自首,简直就是自投罗网,不死也 要丢掉半条命。
因为所有定罪和责罚,三座书院都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毫无悬念,天目书院对待练气士的惩罚力度,要远远重于大伏和五溪书院。
跨过正屋门槛,三位山长坐在一排,龙宫单独站在对面。
等到范简淡和康闿落座,温煜这才坐下,朝对面的元婴境女修伸手虚按两下,“既然尚未定罪,不用太过拘谨,坐下聊。”
龙宫闻言便是瞬间心弦紧绷起来,温煜这句话,其实不说更好。
她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
“万瑶宗要么是与蛮荒妖族早就暗中勾结,要么是有意瞒报情报,属于知情不报,在我看来,明显前者可能性更大。”
今天温煜的第一句话,就等于为今天尚未开始的审问,提前下了个结论。
不光是龙宫,更加针对万瑶宗和宗主韩玉树。
山长范简淡一言不发。
温煜继续说道:“龙宫离开万瑶宗之时,距离蛮荒妖族大举进攻剑气长城,这中间隔了太久,万瑶宗派遣她来到桐叶洲,化名吕碧笼,进入洛京积翠观,担任虞氏 王朝的护国真人,再领着一大帮人躲入青篆派,这一系列作为,环环相扣,万瑶宗和韩玉树,显然是有备而来。”
副山长康闿忍不住说道:“韩宗主是一位老资历的仙人,三山福地又是一处历史悠久、传承隐蔽的古老秘境,韩宗主就不能是通过秘术、卦象来推测出……天时有变?
然后为此早作谋划?
虽说三山福地有独善其身的嫌疑,只是多少也算人之常情,一来韩玉树并非儒家子弟,再者万瑶宗又与文庙素无联系,温山长如此断言 ,会不会有点不妥?”
毕竟三山福地的大道根脚,外界不清楚,文庙和书院这边还是有点眉目的。
是那位三山九侯先生的远古道场之一,所以可能有些术法神通的玄妙传承,是外界修士无法接触到的独一份学问。
假定韩玉树确实推算出后来的那场战事,不管卦象或是心算的结果,清晰还是模糊,在这么个天大事情上,要求万瑶宗早早跑去提醒文庙,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了。
真当中土阴阳家陆氏是酒囊饭袋吗?
就你一个地处偏远的万瑶宗,算得准天机,看得清楚星象?
何况不谈整个浩然天下,只说中土神洲,奇人异士极多,除了陆氏,精通天象、占卜一道的得道之人,不乏其人。
“以万瑶宗坐拥三山福地的底蕴,想要有朝一日打开大门,同时拥有上下两宗门,再通过你在外边的铺垫,完成一鼓作气跻身正宗祖庭的壮举,不是不可能。”
只是通过这一系列缜密谋划,就以此来断定万瑶宗和韩玉树暗中勾结蛮荒妖族,终究没有证据。
山长范简淡,出身亚圣一脉,是亚圣的入室弟子。
副山长康闿则出身春秋学宫一脉,文脉属于在显学隐学间更替数次的公羊派。
所以温副山长的第二句话,就很温煜了,“我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资料,仔细研究过万瑶宗,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你们勾结妖族的嫌疑,不小。”
疑罪从有,疑罪从无,两种判案方式,是一个天一个地。
温煜的行事方式,很简单,不是书院来找证据,最终定你韩玉树的罪。
而是你韩玉树必须自己去找证据,再主动来与书院证明自己的清白。
龙宫霎时间脸色惨白。
温煜语气淡然问道:“韩玉树如何保证你无异心,不会投靠桐叶宗或是玉圭宗,选择在外边自立门户?”
龙宫答道:“万瑶宗能给的,桐叶洲宗门给不了。”
她详细解释了自己为何有此说。
龙宫的传道人,是位老元婴,是万瑶宗的祖师堂供奉,逝世已久,作为大弟子的龙宫,就成了她这支道统法脉的顶梁柱,要替师父帮着守住家业,只是香火凋零的这一脉,如今连同龙宫在内,就只剩下六人了,而且其余五人,都是中五境练气士,资质最好的一位师侄,也才是龙门境,所以龙宫才会这么想着重新将自家 道统发扬光大,要说她转去依附桐叶宗或是玉圭宗,以韩玉树的手段,恐怕她这一条道脉就算彻底断绝了。
温煜问道:“韩玉树在你身上既然设置了一道宗门秘传的禁制,稍有异心,就会被他察觉到蛛丝马迹,能够让你立即身死道消,你为何还是主动赶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