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17章 真是宣德炉?(2/2)

钱老轻轻摇头道:“飞白,谁告诉你,宣德炉只能精致小巧,不能这样高大的?”

“流传下来的真炉规格,还有史料的研究……”

俞飞白才想解释,却让钱老打断了。

“飞白,你就是被史料研究蒙蔽了眼睛。”

钱老微叹笑道:“要知道宣德炉烧造出来之后,注定是宫廷御用物品,只有小部分流入到民间。

不过,流入民间的东西都在高官权贵手里,普通的文人百姓,根本无缘一见,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详情,也谈不上研究了。”

“再之后,就是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大明王朝内优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就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钱老苦笑道:“这种情况下,不管宣德炉是一万多件,还是三五千件,估计也存留不了多少。

哪怕说,明宫廷留下了一部分真炉,可是经过了李自成攻入京城、满清铁骑入关的事件之后,这部分真炉恐怕也荡然无存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康雍乾年间,宣德炉仿品大量涌现的原因。

主要是真品都没有了,只能铸造一些仿制品聊以自慰。”

钱老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大家都不能肯定宣德炉有没有这种形制的大炉。

可能还有更大型号的,但是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些小号的真炉在动乱中得以幸免。

所以说,世人就以这些小号的炉子为蓝本制作仿品,久而久之,就让大家觉得宣德炉没有大炉了。”

“呃,也不是没有可能……”

俞飞白动摇了。

“飞白,你不要考虑什么型号。”

这个时候,钱老微笑道:“如果这是宣德炉,你会怎么鉴别真伪?”

“看铸造工艺、铜质、款识、色皮……”

俞飞白列举起来,然后不好意思道:“当然,我知道这样看,至于看得准不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没人笑话他,因为其他人也拿捏不准。

真品宣德炉是个迷,至今为止,世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器可供参考比对。

哪怕可以确定这个大炉就是宣德年间制作的,也未必就是大家认定中的宣德炉……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