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章 速度加快【求月

温存短暂,就仿若世间上一切号的事物一般。

下了船,来到万户中国,他就要以另外一番面貌对人了。

“社长……”

孙明跟在高桥身边,对路过的一切,进行简短的介绍。

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确做过功课,虽说不太好听的破锣嗓音,就算是有文坛圣手写的介绍词都不会好听到哪里去。

但向高桥介绍至少是够了。

回来的第一天,高桥接见了各部门的负责人,听他们汇报了工作进度、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了。

高桥虽然对于现在万户进行的项目,都少都有一些了解。

但是,大部分工作也只是了解而已。

虽比知道深了一层,但是却也没有深到可以指挥的那个层面。

外行指挥内行永远是个忌讳,高桥在听取汇报后,大多数都选择了相信负责人。

让他们依照着现有的路径继续走下去。

而极少数的项目,则会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就比如说对于制作新掌机至关重要的液晶屏技术。

“现在这种液晶屏能够大批量生产么?”

高桥指着文件上的“彩色液晶屏”

说道。

“社长,还不能……”

负责液晶屏研发的阮桔列举着这种添加了“红色”

的“彩色液晶屏”

为什么还不能大批量生产。

高桥曾经在大方向上给出过彩色液晶屏的目标。

而实现彩色效果的原理,则是通过红、蓝、绿三色的偏色光片来实现。

虽然将涂满三色的荧光片放到液晶面板前不是个太大的难题,但是控制相应颜色亮起的部分,确实很大的难题。

而想要解决这个难题,不光需要液晶部门自己的努力,还要要求集成电路部门的进步。

虽然,现在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不能一下子做出拥有三原色进而可以混合出“无数种”

颜色的彩色液晶屏。

那就先加入一个颜色来积累经验。

就像是黑白默片的时代,荧幕上突然出现了红色一样。

黑**晶屏加上可红色,也显得颇为扎眼。

只可惜,现在这种液晶屏还没有办法批量生产,还处于实验室状态。

“那我们现在能批量生产的最好的液晶屏是哪种?”

高桥问道。

“是这种。”

阮桔回答道,他将手指抵在他亲手画好的图册上。

等高桥的目光落在这块液晶屏的描述文字的时候,阮桔才继续道,“这块液晶屏代号wh-121,采用的是反射式点阵式液晶屏幕技术,拥有四阶灰度。

经过测试,在世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看清显示内容……”

高桥听着阮桔介绍的参数,与心目中的对手gameboy做比较。

发现从硬件参数上来说,wh-121与任天堂所采用的夏普液晶屏几乎完全相同。

这倒不是说万户的技术力已经追赶上了夏普,虽然万户的液晶技术源自夏普,但是想要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追上夏普,绝对不可能。

虽然万户的人才很多,追赶的速度很快。

但是夏普也不会坐以待毙,坐在那里等着万户啊。

只能说,任天堂采用的还是成熟(过时)的技术…… 如果以另一个世界线上gameboy的发售时间作为参考,gameboy的发布日期已经不远了,就在今年的四月末。

高桥如此着急的赶回中国分部也是这个原因。

不要以为现在看准掌机市场的只有万户和任天堂两家。

因为现在万户与世嘉的合作关系颇深,万户知道世嘉实际上掌机也在研发中。

而除此之外,像是nec曰本电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雅达利,都有着掌机计划。

虽然在高桥的计划里,不是非常渴求首发全新的掌机。

但是却也不能落后太多。

至少,要先将掌机的硬件规格定下来,方便在掌机继续完善的同时,组织人手开发掌机专用的游戏。

“嗯……准备一下这块屏幕的具体数据,两天之内就会确定尺寸。”

高桥说道。

“是。”

“帮我叫下下一位。”

高桥在阮桔起身离开的时候说道。

第二位进来的是负责处理芯片设计的刘建国,高桥早就将需求告诉他了。

他也不负期望,真的设计出了需要的芯片与型号,这款芯片采用的依旧是十微米制程,不过与8080不同,这款处理器所用的结构和指令集,都符合专利法,就算出口到国外,也完全没问题。

当然,除了中央处理器,还有两枚专门的推行处理器。

所采用的都是十微米,主频基本与现款红白机持平。

这倒不是说万户的工艺水平就这样了,新技术不是没有,但是用在大规模生产的掌机上,成本接受不了。

高桥对于这款万户全新的掌机,要求和俄罗斯方块机一样。

就是便宜!

便宜!

便宜!

而其它包括性能和制作游戏的便利性,都被高桥摆在了次要位置。

不过,尽管万户的处理器采用的并不是通用指令集。

但是,开发难度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只要与万户的开发套件一起使用,就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用。

而万户的开发套件,虽然明码标价,但是以后只要为万户的掌机制作游戏,就可以免费拿走一套。

如果需要多套开发,多套的费用也可以从之后的盈利中扣除。

有了高桥的坐镇,掌机的成型速度快乐许多。

原本一个又一个的单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很快就有了新机器的雏形。

开发的过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之前在《俄罗斯方块》掌机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将地上的坑全部趟过一遍了。

万事开头难,凡事的第一次尝试也难。

有了《俄罗斯方块》掌机的经验锻炼了队伍,等开发真正的可换卡带游戏掌机的时候,看起来反倒是容易了许多。

不过,虽然如此。

但这事实上却依旧是对万户各部门的一次考验。

别看一台掌机那么小,需要的技术可不少。

这次除了万户内部的多部门协作,也有许多国内的厂家参与。

虽然中国消息算是闭塞,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供应链震动,还是让任天堂知道了万户的大概进度。

他们推出掌机的速度又加快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