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27章 尔等臣民(2/2)

8倍,1940年的全国税收总额是535.

4亿中圆,中央财政总税收322.

6亿中圆,中央国有资产海内外投资收益(含四大国家信托公司沽售的国有资产股份收入)118.

53亿中圆,国债净增入(新售国债减去到期国债兑现总额)42.

75亿中圆,中央沽售国家持股17.

5亿中圆,中央政府总收入483.

88亿中圆。

同年,中央政府总开支也高达481.

3亿中圆,国防费用及军事开支132.

5亿中圆,占实际总开支的27.

53,教育经费总支出107.

4亿中圆,占实际总开支的22.

3,科研及科学机构总开支55.

7亿中圆。

在各项开支中,真正占据最多的就是教育经费和国防军费,教育开支是每一年都很固定的,而军费开支在和平时期,每年正常开支通常是在中央政府总收入的10,也就是45亿中圆左右。

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年为了弥补相对往年都多出的60-70亿军费开支,同时保证教育、科研、农业补贴、基建等其他正常事项的中央开支,中央政府被迫出售更多的国债,并且由四大国家资产信托公司出售中央政府所持有的企业股份和政府海内外固定资产。

三年下来,中央政府沽售了大量的海内外资产,总计套现215.

5亿中圆的现金,平均每年出售70亿中圆左右的资产以保持中央政府的财政平衡。

在第三次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央政府通过四大国家信托公司总计持有海外债权及国内外信托资产总额1370亿中圆,随着战争爆发导致的资产贬值和资产沽售减持,到了1941年的4月,中央政府的海外债权及海内外信托资产总额已经下降到985.

75亿中圆。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帝国中央政府依然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但是相对于1937年确实是大打折扣。

如果继续以这样的规模再打下去,打个七年八年,中央政府在过去三十年累积的巨额盈余资产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像英国那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绝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政府,一战、二战打完,那也是负债累累,靠美国的救济度日如年。

国之虽强,好战必亡。

此言非虚也。

当然,巨额的军费开支维持到今日,帝国在军事装备和整体水平上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以帝国陆军为例,战前,帝国陆军总计拥有1.

4万辆坦克,其中还有两千多辆是中苏战争时期留下的,仅能用于日常训练,今日,帝国陆军现役坦克总数17.

55万辆,增加了12.

5倍。

战前,帝国陆军拥有20万辆各型号的军用卡车,到了战后,这一数字扩大到了154万,而在陆军总员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纳粹德军的卡车数量才只有帝国的2/3,而帝国陆军的步兵装甲车、装甲侦察车、自行火炮的数量更是远多于德军,由此可见帝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

以帝国空军为例,战前,帝国空军仅有1700架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及巡逻机,到了1941年4月,帝国空军总计拥有3.

3万架,其中仅S-15/110系列大型运输机的产量就超过1万架,被称作帝国运输机之王,额定载重3.

5吨的运输能力堪称是空中火车。

帝国空军的王牌战机J3\4\5系列战机服役总量从战前的7500架,一直扩充到现阶段的3.

4万架,计算战损,其中J-3系列战机从服役至今总产量超过28754架,在现阶段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战斗机,紧随其次的是J-4系列战机,而J-402则是单一型号产量最多的战机。

(未完待续。

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