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094 万众瞩目(1/2)

第十九届圣丹斯电影节落下了帷幕,“上帝之城”

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上一次由非英语片称雄圣丹斯是在1999年,越南电影“恋恋三季”

成功问鼎,成为了圣丹斯历史上第一部非英语的得奖作品;仅仅四年之后,“上帝之城”

再创历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惊艳了帕克城,成为了圣丹斯十九年历史里第二部以非英语姿态问鼎大奖的作品。

刹那间,风云变幻。

不过,虽然圣丹斯电影节是独立电影的天堂,但称雄圣丹斯并不意味着主流市场的喜爱,过去三年时间里评审团大奖的得主都在主流市场遇冷,没有能够引起更多的瞩目。

在圣丹斯成立以来的十九年时间里,独立电影在美国的地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低俗小说”

的成功成为了影史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独立电影,“木兰花”

、“美国美人”

、“逃狱三王”

、“冰血暴”

的成功则改变了主流市场的电影属性构成。

但这些作品都比较特殊,不是成名已久的独立电影人制作的作品,就是由大制片厂旗下独立厂牌投资制作的作品,它们与圣丹斯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圣丹斯主打的不仅仅是独立电影,还有新人。

圣丹斯今年已经举办了十九届,但其中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94年的“疯狂店员”



“疯狂店员”

是无名小卒凯文-史密斯(kevin-s迷th)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是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但这部独立电影却成为了美国邪/典电影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与“低俗小说”

一起彻底改变了独立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地位。

“疯狂店员”

上映之后的票房收入是三百二十万美元,虽然比不上“血迷宫”

的三百八十万美元,但作品成本仅仅只有两万七千美元,回收利润完爆“血迷宫”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在录像带市场表现十分出色,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依旧大受欢迎。

目前为止,“血迷宫”

的票房成绩就是圣丹斯出品的所有作品之中票房最高的,“疯狂店员”

位列第二。

同样从圣丹斯走出来的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落水狗”

北美票房只有两百八十万,而史蒂文-索德伯格在圣丹斯横空出世的扬名之作“性、谎言和录像带”

北美票房则是两百四十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性、谎言和录像带”

是拿到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上映的,可惜票房依旧不如人意。

“圣丹斯”

对于观众来说,往往意味着小众、特别、怪异、邪/典,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阻止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原因。

但是,今年的情况却似乎有所变化,“上帝之城”

正在以黑马之姿引发一场宣传革命。

“上帝之城”

不仅在帕克城引发了讨论热潮,从观众到影评人都纷纷送上了赞誉声,这也为电影顺势夺取评审团大奖埋下了伏笔;同时还在网络上成为了热议焦点,哈维尔的博客成为了过去十一天时间里新闻媒体最热衷的话题,特别是许多观众都因为阅读了博客而选择亲自抵达帕克城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将互联网两侧的虚拟和现实连结在了一起,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课题。

博客的强大影响力甚至从普通民众传播到了传统权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

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此表示了关注,福克斯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和nbc电视台“周六夜现场”

也都对此展开了讨论。

许多观众都纷纷表示,他们对“上帝之城”

这部电影颇有兴趣,连带着对圣丹斯电影节的关注度也开始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一般来说,电影登陆电影节,就是希望借用电影节的影响力为自己做宣传;但这一次,事情却反过来了,“上帝之城”

在博客上的强大影响力反而为圣丹斯电影节赢得了更多关注。

如此现象也成功引发了无数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专家们的兴趣。

毕竟,互联网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当下,依旧是一个新鲜事物。

所以,“上帝之城”

进入电影市场之后的表现,暂时也无法预估——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新鲜事儿。

不少人都开始关注“上帝之城”

起来,从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士,到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士,再到其他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产生了一分好奇心。

如果“上帝之城”

的票房打破了圣丹斯的桎梏取得了成功,即使不是“女巫布莱尔”

那样惊天的巨大胜利,只要能够证明网络宣传渠道的使用可能性,那么对于整个传媒系统来说也是翻天覆地的革新。

悄然之间,“上帝之城”

携带着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威势,以强劲的姿态昂首挺胸地出现在了各大报刊杂志的娱乐版头条之上,赢得了难以置信的瞩目。

电影的上映档期都还没有确定,就已经收获了如此待遇,这对于“上帝之城”

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时间会给出一个答案。

派拉蒙影业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他们以一百八十万美元的买下了这部作品英语地区的发行版权,将会尽快安排电影与观众见面。

在这条公告发布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后,也就是“上帝之城”

夺得评审团大奖之后不到十八小时之后,派拉蒙影业再一次发布公告,电影在南美洲地区的发行版权也由他们买下,将会尽力推动电影在巴西和美国的同步上映。

两条公告再次引发了讨论热潮,一百八十万美元的交易是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当之无愧的标王,“上帝之城”

以傲然之姿再一次成为了议论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上帝之城”

的瞩目程度逐渐升温,电影导演兰斯洛特和女演员杰西卡-阿尔芭的绯闻也登上了不少八卦杂志的版面。

这对于圣丹斯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众所周知,登陆圣丹斯的都是独立电影,其中超过九成都是新人导演。

由于新人导演身上本来就没有太多爆点,而且也没有更多的过往成绩值得讨论,几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想象一下,媒体专门报道,“新人导演亨利-宾(henry-bean)问鼎2001年圣丹斯评审团大奖”

,这样的新闻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谁?”

所以,每一年媒体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获奖作品身上,聚焦作品本身的新闻,不要说绯闻了,就连关于新人导演的报道都屈指可数。

但是今年却出现了例外,杰西卡作为“末世**”

的女主角,在2001年时可以说是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电视剧迷的关注。

虽然目前为止依旧缺少大屏幕上的代表作,但至少是一个知道名字的美女演员,把她和导演放在一起,绯闻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

“美国周刊”

就如此调侃到,“看来这位才华横溢的新人导演还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唐璜。”

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落幕,当帕克城重新恢复平静,这一届圣丹斯却在悄然之间创造了无数记录,参加人次最高,观影人数最高,动员媒体最多,新闻数量最多,网络话题最多,影响最深……即使到数个月之后,人们还是在津津乐道这一届的圣丹斯,议论着参展的影片,议论着奖项的归属,议论着独立电影的未来。

这一切居然都是得益于一部“上帝之城”

,虽然如此说来着实太过不可思议,甚至是荒谬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正如罗伯特所说,兰斯荣幸地登上了圣丹斯舞台,但同样,能够拥有“上帝之城”

,这也是圣丹斯的荣耀。

从2003年之后,圣丹斯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月二十六日,圣丹斯落幕时,又有谁能够预料到未来十年的走向呢?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兰斯回到了后台,刹那间就成为了现场宠儿,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兰斯,试图亲自送上自己的祝福,场面很是热闹。

好不容易离开了现场,等回到下榻酒店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的事了。

“走,大家上楼,明天我们还要赶飞机呢。”

珀西招呼着眼前的孩子们,明天他们要先回去巴西,然后等“上帝之城”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